浅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pdf
《浅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方法很多,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发现创新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其教学过程和实践中仍存在不少弊端和误区,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切实推进高中数学的创新教学。【关键词】高中数学 主体性 教学手段 创新题型 实践结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57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思维发展和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应该重视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素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创新能
2、力,但是在当前我国应试教育体制下,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甚至很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很低。因此在新课改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高中数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完善的创新教学案例和经验,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的时候难免-存在不少误区,我认为想要开展好创新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学生对自身的思维有客观的意识,能自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主体性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才会具有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创新教学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而是以自己为中心,穿新鞋走
3、老路,导致学生无法发展自己。由于高中课业压力大、课时紧,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确实很难,但是很多教师为了加快教学进度,就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根本不关注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在乎学生是以怎样的方式获取知识的,一味的进行知识点灌输,然后让学生做习题、讲习题、做笔记。这种压抑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充分的发展,此阶段的高中生渴望获得主体性的发展,而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呢?第一,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正确发挥自身监督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来主导这个课堂。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来为大家-讲解题型,例如当把圆和坐标轴结合起来的时候,单位
4、圆的半径为 1,那么在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的单位半径用 sin 和 cos 来表示该如何计算和推理,其实根据学生的现有数学水平,有不少学生能够自己思考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通过让学生互相合作和激发之后来发现解题步骤,而不是自己一口气告诉学生,数学学习成了知识的复制和机械地做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第二,教师要强调预习的作用,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来鼓励和督促学生自主预习,因为预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步入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预习式的自主学习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学生在自己预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锻炼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思考速度和方向,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高中数学 创新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