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应用探索旋转的性质教学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1-课题:信息技术应用 探索旋转的性质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理解旋转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基本技能 1、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2、能顺利地找到旋转角,应用相关的性质解决问题.思想方法 通过应用性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活动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旋转问题的技巧,学习逐步追究解题思路的方法.教学重点 探索并应用旋转的性质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相关的旋转性质解决问题.教学关键 利用相关的旋转性质,解决问题.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综合应用全等的对应边、角之间
2、的数量关系、勾股定理解决有关边、角的求解问题,但还不能顺利地与旋转的性质结合解决问题,属于初步应用阶段.教学流程安排 课前准备 学案卷、检测题、电脑课件(PPT、几何画板、多媒体交互平台),三角板、圆规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活动 1 明确要求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演示旋转的动画).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互动 探求新知 活动 2探索性质 探究旋转的性质:(1)对应点:(2)对应边:(3)对应角:增加对应边的夹角问题 但要强调这条性质不可以直接使用.活动 3典例分析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
3、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 90.(1)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点E 的对应点为点 E).师:讲解并演示准备工作.生:利用几何画板画一个ABC、旋转中心点O,定义旋转角.师:提出探索任务.生:借助线段、角的度量功能辅助猜测结论,改变旋转中心的位置,观察,验证,得出旋转的性质;将对问题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生:总结发现的结论.师:提出对应边的夹角问题,引导学生操作、猜想、分析、证明.生:几何画板作出一对对应边所在直线,借助度量功能验证猜想,个人分析、两人合作研究、进而讲解证明方法、总结并记录相关知识.师:示题 生:画图 师:提问画图方法及依据 生:口述不同的画法及理论依据;分析、计算、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画
4、板探索旋转的性质;同时加深对旋转的感性认识;借助多媒体交互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的无阻沟通.通过独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对应边的夹角与旋转角的关系;在聆听他人讲解的过程中,丰富自己,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初明确要求 探索性质 典例分析 自主练习 拓展练习 达标检测 目标展示 目标实施 目标达成 1-2-应用新知 加深理解(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 4,DE=1,则S四边形AECE=_,EE=_.活动 4自主练习:1.如图,将ABC 绕点 C 顺时 针 旋 转 50 得 到 ABC,若A=40,B=110.则BCA=_.2.如图,ABC 中,C=90,BC=3,AC=4,.将A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5、,当点C落在AB上时.则AA的长为_.3.如图,ABC 中,CAB=70,将ABC 绕点 A说理.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够利用相关的性质准确画出图形(2)学生能否顺利应用性质解释画法.(3)学生能否简单综合勾股定理进行准确的计算.师:提出思考的问题 生:分析,计算,几何画板讲解;师:出示问题 本次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典型例题及练习 1 中获得的经验顺利而准确地解决问题(2)明确个别有问题步感受综合应用性 质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尝试应用刚刚获得的旋转的性质解决问题.初步尝试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求线段长的问题.初步尝试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求角的问题.类似问题
6、的解决,检测学生的学会情况.逆时针旋转到ABC的位置,使得 CCAB,则BAB=_;4.如图,在 RtABC 中,ACB=90 ,A=30 ,BC=2,将ABC 绕点 C 顺时针旋转n 得到EDC,此时点 D 在 AB 边上,斜边 DE交AC于 点F,则n=_;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5.如图在 64 的方格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旋转中心是_.活动 5拓展练习:1.如 图,ABC中,ACB=90,将ABC 绕点 A顺时针旋转,若直线CC、BB交于点 D.的学生的障碍.(3)形成解决类似问题的策略.学生独立研究,分析求解的方法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师
7、:反馈后巩固所得的方法及解题经验.形成解题策略.简单应用旋转的性质寻找旋转中心.逆向考察学生的旋转性质.ABCACDCABE 1-3-求证:点 D 是 BB的中点;2.阅读下面材料: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 1,ABC 中,分别以AB、AC 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和等边ACE,连接 BE、CD.图 1 中是否存在与 CD相等的线段?若存在,请找出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小明通过反复探究发现,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证明BAE=DAC,则根据 SAS 即可证明ABED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从而将问题解决.请回答:(1)小明发现的与 CD 相等的线段是_;(2)证明小明发现的结
8、论.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如图 2,在 四 边 形 ABCD 中,ABC=105,ADC=45,AC、BD 为对角线,AC=AD,AB=3,BC=22,求线段 BD的长.生:应用学到的方法,主动尝试解决问题.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几个学生板书过程.教师关注学生能否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生:口述(1)的解题思路;生:在阅读材料的启发下,尝试旋转构图,作 拓展练习较难,考察学生是否能深入挖掘已知条件的隐含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考察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与先前所学的全等的构造、性质、判定的综合应用能力.学生亲身经历旋转的画图过程,感受旋转变换;难度进一步提升,相关线
9、段更加隐性,增加了探究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方法、技巧的理解及灵活应用。应用学到的方法、技巧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的方法、技巧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突破了教学的难点.通过拓展练习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 活动 6小结:(1)解题经验(2)学习习惯 出合适的辅助线,必要时合作探究.教师关注学生的研讨情况,适时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反观这节课的内容,在解题经验方面有哪些收获?学习习惯方面要注意什么?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养成“言必有理、落笔必有据”的意识。梳理学习内容,养成整理知识的习惯 随堂检测 活动 7随堂检测:学生自我检测,教师巡视观察.收集信息,为后续的辅导及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分层作业 A.教材 P63:5、9、10 B.学案拓展练习 3 教师示题,学生记录.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及时获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指导.板书设计 探索旋转的性质 拓展练习法 1:拓展练习法 2:图2ACDB图1 AEDABCCBDBBCAC 1-4-DBBCACDBBCA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