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筒结构办公楼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框筒结构办公楼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筒结构办公楼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 年 月 日*目 录 1 工程测量概况.1 2 编制依据.1 3 主要的测量工作.1 4 施测的基本原则.2 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2 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2 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3 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3 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5 7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引测.8 7.1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8 7.2 高程控制网的引测.8 8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放线.11 8.1 基础开挖施工的测量控制.11 8.2 梁、柱施工的测量控制.11 8.3 钢结构的测量控制.11 9 建筑物及边坡的沉降监测.13 10 施工测量管理.14 10.1 施工测量管理
2、体系.14 10.2 施工测量管理各部门职能及责任.14 10.3 测量精度控制.14*1 工程测量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同茂大道和秋城大道相交处西北侧,本工程场地为构造剥蚀浅丘沟谷地貌,原地形总体为西高东低,场地中间为东北-西南向缓沟。地面高程约 285313m,相对高差近 40m,根据地堪报告,拟建场地内地层层序较正常,无滑坡、断层、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土体总体稳定性较好。本工程可利用市测点有(0D0041,0D0042,IV1005)详见附页重庆市勘测院提供的控制成果表。0D0041 与另外两个市测点能通视。测量重难点是钢管柱在安装过程中,其标高、轴线、垂直度的控制
3、。2 编制依据 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如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有关资料。(2)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4)坐标系统:重庆市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5)本工程设计图纸。3 主要的测量工作 本工程的测量工作主要分为控制网测量、土建施工测量、钢结构施工测量、机电设备安装测量、装饰工程测量、结构施工期间的各种变形监测及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几个方面。*4 施测的基本原则 本建筑地上部分总高度 154.8m,属超高层建筑。我公司将通过采用科学的测
4、控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以及严格的复核校正手段,达到本工程的测量精度目标要求。建立两个等级测量控制网,以高级网控制低级网,局部测量控制网加密的手段,确保各级控制网的整体统一。地下部分施工测量采用“外控法”控制,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定位。地上施工测量采用“内控法”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将平面控制网整体同步传递,每隔 30 米左右基准点上移一次,高程用全站仪架设在激光控制点上垂直向上引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坚持:(1)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步,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以大线控制小线的原则。(2)严格审核测量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每一步数据都要经过计算和复算。(3)定位放线工作必须经自检、互检。(4)
5、测量方法要简洁有效。5 主要测量仪器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放线精度要求,主要测量仪器配备如下:序号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精度 备注 1 全站仪 SET230RK 1 5Km,精度(2+2ppmD)mm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楼层轴线测量等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苏光DSZ2 1 1.5mm 标高测量 3 激光垂准仪 DZJ2 1 1/20万 控制点的竖向传递 4 钢尺 50m 1 已检定 水平及竖向距离量测、验线 6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6.1 一级导线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开工前首先复测业主给的市测点(0D0041,0D0042,IV1005)办理书面交接手续。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
6、结合工程平面布置,在基坑周边加密控制点(K1、K2、K3、K4 要求达到通视条件好、点位稳固不受后期施工影响等条件)与市测点构成闭合导线网,通过导线测量及平差后形成一级导线控制网,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合格后使用。由于一级导线控制点位都设在基坑周边可能发生沉降变形,所以在施工阶段,要定期复测导线网。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市测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如下图所示:市测点及加密控制点位置示意图 6.2 地上部分二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 待施工至0.000m 后布置塔楼及裙楼施工测量内控点形成内控网并与一级导线控制网之间能够进行闭合校验及平差,形成统一的测量控制体系,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测
7、合格后使用。*本工程 1 号塔楼采用内控点形成二级控制网直接使用至结构封顶。在首层楼板浇筑时,在 1 号塔楼首层核心筒外四角楼面上分别布置 K5、K6、K7、K8四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一号塔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1#塔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 裙楼共设置 K9、K10、K11、K12 四个内控点(布点原则为避免与结构的梁冲突)形成裙楼的二级控制网,以满足裙楼的施工。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如下:*裙楼内控点布置示意图 首层内控点的做法:首层结构地面浇筑混凝土之前,利用一级导线网放出内控点的设计位置,埋设6mm200mm200mm 的 预埋铁件,待混凝土终凝稳定后精确测定点位并用钢画针刻
8、上十字标记。预埋铁件如下图所示:预埋铁件平面图 预埋铁件立面图 6.3 平面控制网的引测 6.3.1 地下室及基础施工直接利用一级导线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6.3.2 地上部分平面控制网的引测 引测方法 当混凝土结构施工至0.000m 后,在预埋铁件上放出设计控制点的正确位*置,并利用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内控点构成二级控制网供地上部分测量施工使用。之后各层使用激光铅垂仪直接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向上部楼层投测。为避免误差累计保证投点位置的精确,每隔 60m 左右对塔楼控制网进行上移,并用 GPS 复测。即在 15 层、28 层施工完成后,将下部的控制网转移至该层楼面,在其他楼层留设 200200mm
9、 的投测孔洞。测量时,架设铅直仪于控制点上,向作业楼层投测,在每一点铅直仪要旋转 0、90、180、270四个方向投点,绘出“十”字线,交点即为投测点,投测完成后,用全站仪检查各投测点之间的间距、对角线长度是否相等,全站仪应进行温度和气压改正;若间距、对角线、角度超限,则重新投测。所有投测点经全站仪联测无误后,作为各层的平面控制点。具体实施措施 1)制作激光接受靶 制作激光捕捉辅助工具提高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阶段引测误差积累。示意如下: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 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 旋转铅直仪,分别在 取四个激光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办公楼 工程 测量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