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学困生心理弱势的情感关怀.pdf





《论对学困生心理弱势的情感关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对学困生心理弱势的情感关怀.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对学困生心理弱势的情感关怀 学校是微型化的社会,学生之间学习存在着竞争,就会有成绩优劣之分;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各种精神负担,就会有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之分;在意志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又难免会有坚强与脆弱之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对众多的学生进行了分流与筛选,大浪淘沙般地冲刷与洗涤,教育好比是攥紧了沙子的手掌,可能攥得越紧,流失的沙子也就越多。由于学生自身素质这个内因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的这些外因的共同作用,教学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业不良学生。我们把这些学业上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为学困生。学困生由于有过多次的失败经历,对人对事往往缺乏自信,面对成绩优秀的同龄人,或表现得漠然、敌意,或产生
2、自卑与焦虑,他们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情感、行为问题或心理障碍。“学困生现象”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值得研究的一个群体。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学困生是如何发展成为“心理弱势学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的经验,排除智力、生理的因素,学困生是由于一次次的失败经验累积成挫折感、自卑感而外界又无法给予他适当的关注与疏导而导致的学习动机、行为、情趣、兴趣等的失调或缺失,从而最终形成了学习困难。学困生与优等生一样承受着繁重的课业负担与心理负担,他们除了要承受升学的巨大压力,老师的严厉要求,社会就业的严峻形势,家长望子成龙(凤)过高期望所带来的挫折感、无助感外,
3、还要承受家长粗暴指责,师长刻意忽视,同学们讽刺、挖苦的自卑感与屈辱感。在这样沉重的心理负荷面前,学困生很难保持心态平衡。学困生这种失衡的心态若得不到有效地调适与改善,很容易产生诸如消沉悲观、无聊厌烦、冷漠麻木等负面的情绪以及一些诸如敌视、攻击他人或封闭自己内心的心理偏差,成为“心理弱势学生”。当然,学困生心理弱势的形成原因,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既有学生本身意志、情感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影响,也有学校、家庭、社会一类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外界有意或无意、或隐有现、偶然性或习惯性做出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言行称之为“精神伤害”或“心理虐待”。在这两类因素中,我认为学困生的形成
4、更大的原因在于后者。外界对学困生的孤立与歧视,侮辱与贬低,忽视与冷漠,很容易使学困生形成三类心理障碍:自卑、焦虑、冷漠、逆反的情感障碍;偏执、攻击的人格障碍;脱离群体的交往障碍,这使学困生往往处于心理弱势。二、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学校教育对心理弱势学生的学业疏忽与情感漠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对象,而是让教育适应每一个受教育者。在一些学校的办学理念中,提到了“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等话语,但真正能把学困生教育与尖子生选拔“一碗水端平”的,比较少。对尖子生、特长生追时加点,因材施教,寄予厚望;对学困生,揭开“扶危济困”的面纱,仍
5、旧是一种任其自然的“放羊式”管理,只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义务,而没有切实负起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或教师因各种原因将这些学生排除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之外,对他们所提的要求是不影响老师上课,“不做坏掉整锅粥的老鼠屎”。教育对学困生“弱势群体”的遗忘,实际是公平原则的缺失。对他们的学业疏忽与情感漠视,使这些学生在求学的初始阶段就亲历了教育的不公,品尝了他最崇敬的人的歧视。若他们长大以后,以德报怨尚好,若他们形成了反抗、敌视的心理,我们又怎能肯定他们不会将这种歧视与不公带向社会、带向他人?教育对学困生“弱势群体”的遗忘,也是教师师德错位的表现。“心理弱势学生”最需要我们老师的关怀与帮助,但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困生 心理 弱势 情感 关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