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年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光合作用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6年全国卷生物高考试题(光合作用部分).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11 年全国新课标卷(9 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O2浓度为 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 C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物质是 _(C3化合物、C5化合物)(2)在 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将 CO浓度从%迅速降低到 0.03后,物质 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 CO2浓度为 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 C和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 的浓度将比B的_(低、高)。(4)CO2浓度为 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 CO2
2、浓度为 1%时的_(高、低),其原因_。【答案】(1)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 C3和 C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化合物的分子数是 C5化合物的倍 当 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5化合物积累 (3)高 ()低 CO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的 AT和H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识图能力的相关知识。(1)CO2浓度降低后,直接影响暗反应中 CO的固定,导致 C3化合物的量减少,确定物质 A 是3化合物,物质 B 是C5化合物。CO浓度为 1%时,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 C3和
3、C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 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 C化合物的倍;当 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 C化合物积累。CO2浓度为 0.003%时,C3和 C5化合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后,暗反应保持稳定,此时仍根据暗反应中 C2的固定的反应式确定,C3化合物的量应是 C化合物的量的 2 倍。C2浓度降低,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所需的光照强度降低,因为暗反应减弱,所需的 ATP 和H减少,光反应强度减弱。201全国理综(9 分)某研究小组测得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 C2的速率。吸收或释放 CO2的速率随时间变化趋
4、势的示意图如下(吸收或释放O的速率是指单位面积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O2的量)。-回答下列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图形B+C 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_,其中图形B的面积表示_。从图形 C可推测该植物存在另一个_的途径。O进出叶肉细胞都是通过_的方式进行的。()在上述实验中,若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则图形_(填“A”或“B”)的面积变小,图形_(填“”或“B”)的面积增大,原因是_。答案:(1)固定 CO总量 呼吸作用放出的 CO2量 释放 C2 自由扩散(2)B 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增强 解析:(1)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量等于从外界吸收的O2量与叶片释放的O量
5、之和。从图中可以看出,A 表示光照条件下吸收的 CO2总量,+C 表示该时间释放的O2总量;因此,+表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 CO2总量,遮光一段时间后只进行呼吸作用,CO的释放量一直为 B,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 C量为 B。刚停止光照时,该植物释放的 CO量比呼吸作用释放的 C2量多,该植物应存在另一个释放 CO2的途径。O2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提高温度、降低光照,呼吸速率增强,的面积增大,光合速率降低,A 的面积变小。29.14年全国卷新课标(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CO浓度
6、在 ab 之间时,曲线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 CO2 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 浓度大于时,曲线和 C 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在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3)当环境中 CO浓度小于 a 时,在图示的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 C2 量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 CO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 CO2 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答案:(1)由图可知,当二氧化碳浓度为 a 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 0.二氧化碳浓度在之间时,曲线 ABC 都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7、.(2)当二氧化碳浓度大于 c 时,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BC 曲线净光合速率不变,而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所以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当二氧化碳浓度小于 a 时,此时三条曲线的净光合速率均小于,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此在此区段内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4(图中研究的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共同作用的曲线,所以还要考虑光照强度 故答案为:;0)1(、B、C;)2(光强;(3)大于;(4)光强.1.14 年全国大纲卷(9 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右图表示了 对某种 C3 植物和某种4 植物 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大于 p 时,C3 植物和 C4 植物中
8、光能利用率高的是 植物。通常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有 的面积,补充 气体等。(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植物吸收的 C2 被固定后首先形成 化合物。(3)C3 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产生的T和 NAP,这两种物质在叶绿体内形成的部位是 。NADPH 的中文简称是 ,其在暗反应中作为 剂,用于糖类等有机物的形成。-2.15 年全国卷新课标(9 分)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B、D 四组实验。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O2 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 13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处理方法和
9、实验结果如下:A 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 6.5;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50%B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0。C 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m(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9%。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 13;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100%。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光照时间内,C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 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 ;C 组 和 组 的 实 验 结 果 可 表 明 光 合 作 用 中 有 些 反 应 不 需要 ,这些
10、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 。(2)A、B、C 三组处理相比,随着 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 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答案:(1)低于 D 组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比 C 组高 光照 基质(2)光照和黑暗次数(频率)TP 和还原 H 30年全国新课标卷 1(8 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2CO_),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1、,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2)b 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填“2CO浓度”或“2O浓度”)。(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 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光照强度;()CO浓度;()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解析:(1)甲组在 a 点条件下,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继续增加,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2)甲
12、组在 b 点条件下,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要增加光合作用强度,则需增加光合作用原料。而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O2是光合作用产物,故应该增加 CO2浓度。()个体的表现型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若乙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受遗传因素影响,则在甲组的光照条件下,乙组的子代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应与甲组不同。此与题干矛盾,排除遗传因素影响,故乙组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仅受环境因素影响,不可遗传。116年全国新课标卷2(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HC3
13、和B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试管编号 1 2 3 4 6 7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距日光灯的距离(c)20 遮光*00 80 0 4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c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14、引起的;若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答案】(8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2)黄色 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 CO2浓度高于 3 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 CO2量相等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 号试管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
15、下,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 C2量的综合反映;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 NaCO3可维持 CO2浓度的相对稳定,7 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50min 后,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 27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 号试管因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 C2,所以试管内 C2浓度最高,X 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3)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 1 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考点:本题考查光
16、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91年全国卷 3(分)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 A 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植株分为组,1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 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与中午2:3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 环 境 因 素 是 ,其 依 据是 ;并可推测,(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
17、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其原因是 。()小 麦 叶 片 气 孔 开 放 时,O2进 入 叶 肉 细 胞 的 过 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 ATP。【答案】(1)相对湿度 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增加 ()四 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 31左右,而第四组的 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3)不需要 不需要【解析】()根据本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小麦光合速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明显加快,但相对湿度相同时,小麦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由此可推知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并可推测,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比较实验组二、三、四可推知,小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 3左右,而第四组的 25还远低于最适温度,所以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四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率。(3)CO2是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叶肉细胞的,所以该过程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 A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