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1.5地球的圈层结构(讲)(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专题1.5地球的圈层结构(讲)(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专题 1.5 地球的圈层结构【核心突破】核心要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归纳总结】1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地震波的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不连续面:一是莫霍界面,在地面以下 33 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下,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一是古登堡界面,它在地下 2900 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2地球内部结构: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3.图解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地
2、壳的厚度不同,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6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方法技巧】1.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组成特点 2.地壳“厚薄”歌 大陆厚,海洋薄海陆差异;山地厚,平原薄地貌差异。海岭厚,海沟薄海底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3.数字法记忆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两种地震波,即纵波和横波。二:两个不连续面,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三: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三大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拓展探究】地震发生时人的感觉:震中地面上的人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
3、左右摇晃。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因为纵波传播的速度快于横波,故地面上的人感到先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又因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故水中的潜水员只是上下颠簸。【易错提醒】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地核不是固体古登堡界面以下,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下降,表明这里物质性质发生了变化,弹性减小,但只能说明外核是液体而不是固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核呈固体状态。【典题探究】【例 1】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A为地壳 B为岩石圈 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4、递减 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答案】(1)C(2)B 【变式精练】1.有关地震波的正确叙述是:A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B纵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完全消失 C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在莫霍面都明显减小 D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纵波比横波先到达地面【解析】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介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横波传到古登堡面完全消失,纵波波速有显著减少。纵波和横波传到莫霍面都明显增加而不是减小。由于纵波传播速
5、度比横波传播速度快,故先从震源传播到地面。【答案】D 2.读地球内部的结构图,回答(1)(3)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和 B 是_,A 和 BC 是_,D 是_,CDE 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 F 是_。(3)地震波在经过 F 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答案】(1)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核心要点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归纳总结】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地
6、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一般把 20003000 千米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人类发射的许多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在此范围内。大气的成分如下表所示:成分 作用 干洁空气 氧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氧和氮是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 氮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二氧化碳 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 植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水汽 固、液、气三相的相互转变产生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 2.水圈 概念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了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即水圈 构成 空间分布 按照各种水体的空间分布,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
7、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陆地水主要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质 淡水 淡水仅占 3%,其中又有 23 储藏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的冰川中,大气层中也有一小部分水,基本上以水汽形态存在 咸水 意义 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表面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和自然景观类型;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水溶解岩石、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为满足生物需要创造了前提;地理环境发展变化的动力:水循环不仅调节气候,交换大气,而且几乎伴随着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了地球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3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圈是
8、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其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图所示:【活动提示】(P23活动)水是如何循环运动的?山地是如何形成的?生物物质是如何循环的?风是如何产生的?地震及火山喷发巨大的能量来自哪里?等等。【方法技巧】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圏层和外部圈层,其关系图如下:【典题探究】【例 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圈层 A、B、C 分别是()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
9、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B 圈层是一个()A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D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3)A 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只有 A 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 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 300 多米 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 A B C D 【答案】(1)D (2)B (3)D【变式精练】3.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答案】B 4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本题通过冰岛火山喷发这一新闻事件考查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首先在大气圈中迁移,然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而后进入岩石圈,由此可确定正确选项为 A。【答案】A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