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地产设计类规范题库(安装适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原地产设计类规范题库(安装适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原地产设计类规范题库(安装适用).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原地产设计类规范题库(安装适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328 一级负荷应由()个电源供电。332 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的措施。361 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线缆及敷设方式等措施,减少线路感抗以提高用户的自然功率因数。当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措施后仍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422 配变电所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层。配变电所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时,应根据环境要求加设()、去湿设备或空气调节设备。4411 当 10(6)kV 的开关设备选用真空断路器时,应设有()保护电器。463 屋内配电装置距顶板的距离不宜小于()m,当有梁时,距梁底不
2、宜小于()m。622 应急电源 EPS 的蓄电池初装容量应保证备用时间不小于()。832 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的金属导管,应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的钢导管。明敷或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导管宜采用管壁厚度不小于()的电线管。846 对于暗敷于建筑物、构筑物内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其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外护层厚度不应小于()。8512 金属线槽布线的直线段长度超过 30m 时,宜设置();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宜设置补偿装置。-8716 电缆支架采用钢制材料时,应采取()防腐。8.725 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地段应穿导管保护,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倍。8104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
3、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宜为()。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8107 电缆总截面积与托盘内横断面积的比值,电力电缆不应大于();控制电缆不应大于()。8.11.2 封闭式母线水平敷设时,底边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811.7 当封闭式母线直线敷设长度超过()m 时,每 5060m 宜设置膨胀节。8.127 竖井内高压、低压和应急电源的电气线路之间应保持不小于()m 的距离或采取隔离措施,并且高压线路应设有明显标志。941.1 一级负荷的客梯,应由引自()独立电源的专用回路供电;采用单电源供电的客梯,应具有()功能。942 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供电容量,应按
4、其()用电负荷确定,向多台电梯供电,应计入()系数。948 客梯的轿厢内宜设有与安防控制室及机房的直通电话;消防电梯应设置与()的直通电话。-949.2 与电梯相关的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可靠接地;电梯的金属构件,应采取()联结;当轿厢接地线利用电缆芯线时,电缆芯线不得少于两根,并应采用铜芯导体,每根芯线截面不得小于()mm2。1081.12 住宅内()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座不宜同一回路。1117 在防雷装置与其他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应采取()联结。-(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4.2.2 3 当屋内设有等电位连接
5、的接地干线时,其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处。4.3.5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4.3.7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到()或共用接地装置上;建筑物内防雷电感应的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处。4.5.42从配电箱引出的配电线路应穿钢管。钢管的一端应与配电箱和()线相连;另一端应与用电设备外壳、保护罩相连,并应就近与屋顶防雷装置相连。当钢管因连接设备而中间断开时应设()。5.2.9除利用混凝土构件钢筋或在混凝土内专设钢材作接闪器外,钢质接闪器应
6、()。5.3.3 引下线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5.3.5 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以及幕墙的金属立柱宜作为(),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贯通。5.3.6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5.4.7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5.3.2 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直接控制装置。5.5.1 未设置火灾应急广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装置。5.6.3.2 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
7、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m。5.6.3.3 特级保护对象的各避难层应每隔()m 设置一个消防专用电话分机或电话塞孔。5.7.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mm2 5.7.5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相连接。8.1.6 在宽度小于 3m 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8.1.7 探测器
8、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8.1.8 探测器周围()m 内,不应有遮挡物。8.3.1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9.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 CRT 显示器、消防通信设备等的电源,宜由()装置供电。-(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1、562 阳台栏杆设计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m,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2、625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方向开启。3、641.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m 时必须设置电梯;3、6 9 6 直通住宅单元的地下楼、电梯间入口处应设置
9、()级防火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为地下车库进行()。4、7 3 1 卧室、起居室(厅)内噪声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 昼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 A 声级不应大于()dB;2 夜间卧室内的等效连续 A 声级不应大于()dB;3 起居室(厅)的等效连续 A 声级不应大于()dB。5、822 入户管的供水压力不应大于()MPa。6、8213 排水通气管的出口,设置在上人屋面、住户平台上时,应高出屋面或平台地面()m;当周围 400m 之内有门窗时,应高出门窗上口()m。7、853 无外窗的暗卫生间,应设置()的机械通风设施或预留机械通风设置条件。-8、874 套内安装在()m 及以下的插座均应采用安全型插
10、座。9、875 共用部位应设置人工照明,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和节能控制措施。当应急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必须采取()的措施。10、8.7.2.2 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敷设方式配线,套内的电气管线应采用穿管暗敷设方式配线。导线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mm2,分支回路截面不应小于()mm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 年版)1、4.1.2.9 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和独立的通风系统。采用燃气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次/h;采用燃油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次/
11、h,事故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次/h。2、4.1.12.2 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3、4.3.1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m 或总长度超过()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高层建筑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距离不宜超过 80m。4、3.4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m,消防车道上空()m 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12、5、5.1.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一类建筑允许最大建筑面积()m2,地下室为 1000 m2,二类建筑允许最大建筑面积 1500 m2。-6、5.1.2 高层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m2;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2000m2。7、5.1.3 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时,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大于()m2,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增加()倍。8、5.1.6 设置排烟设施的走
13、道、净高不超过()m 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m 的梁划分防烟分区。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m2,且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9、5.2.2 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m;当水平间距小于()m 时,应设置固定乙级防火门、窗。10、5.3.2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h 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级防火门。11、5.4.1 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甲级应为()h;乙级应为()h;丙级应为()h。-12、5.4.4 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地 设计 规范 题库 安装 适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