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2月19日《桃花源记》导学案.pdf





《八年级语文2月19日《桃花源记》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2月19日《桃花源记》导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 2 月 19 日学案 课题:桃花源记第一课时 主备人:王大伟【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学习重点、难点】准确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一、预习点兵。1、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 ,字 ,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 ,别号 。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 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 诗人,其诗
2、自然质朴,意味隽永。我们学过的他的作品有 。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 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2、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豁然()俨然()阡陌()垂髫()便要还家()刘子骥()诣()二、重点词语解释(1)注释:落英:穷:异:缤纷:仿佛若有光:阡陌交通:黄发:垂髫:具言:叹惋:便扶向路:扶:向:诣:遂:规:寻:问津:津:(2)通假字:便要还家,要:(3)古今异义:绝境 古义:今义 交通 古义:今义:鲜美 古义:今义:妻子 古义:今义:无论 古义:今义:不足 古义:今义:俨然 古义:今义:穷 古义:今义:间隔 古义:今义:(4)一词多义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寻向所志:寻病终:便舍船:屋舍俨然:(5)成语 世外桃源:怡然自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三、翻译句子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桃花源记 年级 语文 19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