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1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pdf





《备战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1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专题19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1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一般直接独立设题,而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采用的是将其放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考查形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都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考查重点。综观近年考情,该考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考查特点:1从考查方式看,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查,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要求判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考查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如 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 14
2、 题.(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查。如北京卷和重庆卷都采用过此种考查方式。(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查,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如 2017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课标全国卷均采用了此种考查方式。2从考查内容方面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涉及五个考查点: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等现象.其中,前三种是重中之重。3从文言实词的根本来源看,高考考查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课本中出现过,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相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系,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考向一 一词多义 1下列加点的词语
3、,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编纂,编写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担忧,忧虑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确实,的确 D数罟不入洿池 数:很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D 项,数(c):形容词,密,与“疏相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来歙传 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2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以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
4、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不足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欲前刺嚣,嚣起入,部勒兵,将杀歙,歙徐杖节就车而去。嚣愈怒,王元劝嚣杀歙.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不违,及往来游说,皆可案覆,西州士大夫皆信重之,多为其言,
5、故得免而东归。八年春,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遵道病还,分遣精兵随歙,合二千馀人,伐山开道,从番须、回中径至略阳,斩嚣守将金梁,因保其城.嚣大惊,乃悉兵数万人围略阳,斩山筑堤,激水灌城。歙与将士固死坚守,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嚣尽锐攻之,自春至秋,其士卒疲弊。帝乃大发关东兵,自将上陇,嚣众溃走,围解.明年,攻拔落门,隗嚣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属县皆降.初王莽世,羌虏多背叛,而隗嚣招怀其酋豪,遂得为用。及嚣亡后,五溪、先零诸种数为寇掠,皆营堑自守,州郡不能讨.歙乃大修攻具,率盖延、刘尚及太中大夫马援等进击羌于金城,大破之,斩首虏数千人,获牛羊万馀头,谷数十万斛。又击破襄武贼傅栗卿等。十一年,蜀人
6、大惧,使刺客刺歙,未殊,驰召盖延.延见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视。歙叱延曰:“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邪!延收泪强起,受所诫。歙自书表,投笔抽刃而绝。帝闻大惊,使太中大夫赠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谥曰节侯。(选自后汉书,有删改)【注】更始:更始帝刘玄。冘豫:同“犹豫”。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帝然之 然:认为正确 B矢尽,乃发屋断木以为兵 发:拆掉,毁坏 C使刺客刺歙,未殊 殊:死 D延见歙,因伏悲哀 伏:隐藏 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3
7、【答案】D 名师点睛 多义性,是古代汉语中实词的一大特性,但具体到特定的句子中,任凭其词义再多,却只能取其一。辨析一词多义,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1语境检验法。一个词语有再多的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它也只能有一个义项,所以对该词语所处语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多个义项逐个代入句子,在实际语境中检验每个义项是否符合上下文的意思,逻辑上是否讲得通,意义上能否做到前后连贯、上下贯通。如第 2 题中的“发”“殊”都是根据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确定其意思的。2语法检验法。古代汉语同样符合一定的语法规范,因此,在特定的位置上一个词语的词性就应该是固定的.我们就可以运用这样的规律来判定词语的词
8、性,从而对词语的义项做出准确的辨析与选择。比如一个词语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当它处在宾语前时,就应该是动词,就只能选择它作为动词时的那个义项。3相似比较法。将多义词所在的句子与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类似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通过回忆与对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应该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样我们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考向二 通假字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D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通假字。A 项,“冯”通“凭”,乘。B 项,“蚤通“早”。D 项
9、,“唱”通“倡”,倡导。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4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论衡幸偶篇 王 充 凡人操行,有贤有愚,及遭祸福,有幸有不幸;举事有是有非,及触赏罚,有偶有不偶。并时遭兵,隐者不中;同日被霜,蔽者不伤.中伤未必恶,隐蔽未必善。隐蔽幸,中伤不幸。俱欲纳忠,或赏或罚;并欲有益,或信或疑。赏而信者未必真,罚而疑者未必伪,赏信者偶,罚疑不偶也。孔子门徒七十有余,颜回蚤夭.孔子曰:“不幸短命死矣!”短命称不幸,则知长命者幸也,短命者不幸也。服圣贤之道,讲仁义之业,宜蒙福佑。伯牛有疾,亦复颜回之类,俱不幸也.蝼蚁行于地,
10、人举足而涉之。足所履,蝼蚁荏笮死;足所不蹈,全活不伤。火燔野草,车轹所致,火所不燔,俗或喜之,名曰幸草。夫足所不蹈,火所不及,未必善也,举火行有适然也.由是以论,痈疽之发,亦一实也。气结阏积,聚为痈。溃为疽创,流血出脓,岂痈疽所发,身之善穴哉?营卫之行,遇不通也。蜘蛛结网,蜚虫过之,或脱或获;猎者张罗,百兽群扰,或得或失。渔者罾江河之鱼,或存或亡.或奸盗大辟而不知,或罚赎小罪而发觉:灾气加人,亦此类也。不幸遭触而死,幸者免脱而生,不幸者,不侥幸也。孔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则夫顺道而触者,为不幸矣。立岩墙之下,为坏所压;蹈坼岸之上,为崩所坠,轻遇无端,故为不幸.鲁城门久朽欲顿,孔子过
11、之,趋而疾行。左右曰:“久矣.”孔子曰:“恶其久也.”孔子戒慎已甚,如过遭坏,可谓不幸也.故孔子曰:“君子有不幸而无有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又曰:“君子处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佞幸之徒,闳孺、籍孺之辈,无德薄才,以色称媚,不宜爱而受庞,不当亲而得附,非道理之宜。故太史公为之作传,邪人反道而受恩宠,与此同科,故合其名谓之佞幸。无德受恩,无过遇祸,同一实也.俱禀元气,或独为人,或为禽兽。并为人,或贵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封侯,贱至奴仆。非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原文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日被霜,蔽者不伤 被:遭受 B颜回蚤夭
12、蚤:通“早”,早早地 C孔子过之,趋而疾行 趋:趋向 D无德薄才,以色称媚 薄:少 【答案】C 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5 技巧点拨 正确解释通假字的前提是能准确找出通假字,那么怎样才能又准又快地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呢?1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在翻译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能是通假字,这个时候,就要朝着它的形似字或者同音字的方向去思考,这样就能找出该通假字的本字,从而做出正确的解释。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当一个文言实词就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
13、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配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该通假字的本字的词性可能与前后成分的搭配非常得当。如第2 题 B 项中的“蚤”解释为“跳蚤”时不可用来修饰动词“夭”,只有它的同音字“早”才能修饰“夭”,表示“夭”的时间.考向三 词类活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秋七月己丑,帝亲总六军十馀万,次河桥.高欢引军东度。丙午,帝率南阳王宝炬、清河王亶、广阳王湛、斛斯椿以五千骑宿于瀍西杨王别舍,沙门都维那惠臻负玺持千牛刀以从.有牛百头,尽杀以食军士。众知帝将出,其夜亡者过半。清河、广阳二王亦逃归。略阳公宇文泰遣都督骆超、李贤和各领数百骑赴。骆超先至。戊申,贤和会帝于崤中。己酉,高
14、欢入洛,遣娄昭及河南尹元子思领左右侍官追帝,请回驾。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帝鞭马长骛至湖城,饥渴甚,有王思村人以麦饭壶浆献帝,帝甘之,复一村十年.是岁二月,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群鼠浮河向邺。梁武跣而下殿,以禳星变,及闻帝之西,惭曰:“虏亦应天乎?”帝至稠桑,潼关大都督毛洪宾迎献食。八月,宇文泰遣大都督赵贵、梁御甲骑二千来赴,乃奉迎。帝过河谓御曰:“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帝及左右皆流涕。宇文泰迎帝于东阳,帝劳之,将士皆呼万岁。遂入长安,以雍州公廨为宫,大赦。甲寅,高欢推司徒、清河王亶为大司马,承制总万机,居尚书省。欢追车驾至潼关.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15、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6 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台薛长瑜,又克华州.(选自北史,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杀以食军士 食:吃 B帝鞭马长骛至湖城 鞭:用鞭子抽打 C帝甘之,复一村十年 甘:感到甜美 D荧惑入南斗,众星北流 北:向北【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四个加点实词皆有活用现象。A 项,根据上文的内容,杀了牛,吃的当然是牛,而不可能是现代汉语理解的“食(吃)军士,显然“食”是“让(军士)吃”的意思,故此处为动词的使动用法.该项解释不正确。B 项中“骛”字,让我们想到“好高骛(追求
16、)远,这个“骛”就是“追”的意思.这马怎么样才会跑,才会追呢?只有“用鞭子抽打”马时,马才会跑。故此处“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C 项,根据上文可知,皇帝是在饥渴时吃了东西,所以会觉得食物甘甜。因此,这个“甘是“感觉甜美”的意思.“甘”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D 项,上文讲荧惑星进入南斗星座,下文讲众星“向北”移动.“众星北流”中,“流”是动词,做谓词,“北是方位名词,在谓语前,做状语,译为“向北。(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水东流而朕西上,若得重谒洛阳庙,是卿等功也。【答案】这黄河水向东流而我却向西而上,如果能再次拜谒洛阳的太庙,这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啊。东”“向西.“是卿等功也,从句
17、式特点来说,是一个判断句式。可译为“这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啊”。需要注意的是,此句中的“是是“这”的意思,而“也字在这里表判断.名师点睛 备考时,我们要懂得现代汉语语法,从而快速掌握词类活用: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即(定语)+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记住每个句子成分一般由什么词来充当: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例如上述第(1)题 D 项中的“众星北流,主语是“众星,由名词充当,没有活用。“流,动词做谓语,没有活用。但是“北”是方位名词,却做了“流”的状语,这就与现代
18、汉语的一般用法相悖了。故应该在“北”前加一个“向”字,翻译成“向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7 北”,即名词做状语.2掌握现代汉语的搭配规律。(1)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上述第(1)题 B 项,“帝鞭马长骛至湖城”中,“帝鞭马实际上是个短句,少了一个谓语,所以“鞭应该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抽打”。这就符合了“句中一定要有谓语”的原则。(2)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如上述第(2)题中,有“此水东流”句,其中“东”字是方位名词,位于谓语“流之前,做“流”的状语,所以译为“向东”.这就符合了“名词放在谓语前做状语”的原则.(3)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
19、(有时是介词结构做补语)。我们以前在课文中学过的“刑于寡妻”中,“刑是名词,是“榜样的意思,但是由于后面接了一个由“于”引导的介词结构,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榜样”,这就符合了“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的原则。考向四 古今异义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今义:(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古义:今义:(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古义:今义:【答案】(1)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2)古义:古代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文人学者。文雅。斯,这;文,文章。指这
20、篇文章.今义:文化或文人.文雅.(3)古义:太子的侍从官.今义:给马洗身。(4)古义:指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要试着把考查的词语拆分成两个词语,拆分之后还是解释不通的,就要考虑词义的范围发生了变化。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刘珙传 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8 刘珙字共父。生有奇质,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迁吏部员外郎,
21、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且曰:“再缴则累张公。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数十州骚然。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北茶盗数千人入境,疆吏以告,珙曰:“此非必死之寇,缓之则散而求生,急之则聚而致死。”揭榜谕以自新,声言兵且至,令属州县具数千人食,盗果散去,其存者无几。珙乃遣兵,戒曰:“来毋亟战
22、,去毋穷追,不去者击之耳.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尽擒以归,诛首恶数十,馀隶军籍。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秋苗米十六万六千斛。禁止上流税米遏籴,得商人米三百万斛。贷诸司钱合三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数十万人,无一人捐瘠流徙者。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既又手书诀栻与朱熹,其言皆以未能为国报雪雠耻为恨。薨,年五十七,谥忠肃。珙居家孝,丧继母卓氏,年已逾五十,尽哀致毁,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喜受尽
23、言,事有小失,下吏言之立改。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选自宋史,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兼权中书舍人 权:暂代官职 B存中命乃寝 寝:搁置 C张栻学问醇正 醇正:浓厚纯正 D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祠:祭祀【答案】C(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备战 2018 高考语文 考点一遍过 专题 19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含解析)9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答案】况且让我们中原地区的疲乏百姓,被远方蛮夷的野兽困扰,难道是仁义圣明的(君主)做的事吗!【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4、其中涉及古今异义词的翻译.考生在将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该句中的“中国”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古义为“中原地区”;“于”表示被动关系;“岂哉”是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名师点睛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很多考生会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来解释,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句子意思的把握,甚至影响对全文内容的理解。要想避免这一误区,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学%1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当我们在古代汉语中看到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时,通常要警惕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2依据时代气息做出判断。有些古今异义词按现代意义解释后,明显与作品所属时代的特征不相吻合。例如第
25、2 题(2)中的“中国”在现代汉语中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作品所属时代根本就没有这一概念。3如果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词语解释,要注意看一看该词是否与其所处的语境相契合,如果它的词义与整个语境是相忤的,那么要看其是不是古今异义词。考向五 偏义复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百里傒亡秦走宛,楚鄙人执之。缪公闻百里傒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傒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许与之。当是时,百里傒年已七十馀。缪公释其囚,与语国事。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缪公曰:“虞君不用子,故亡,非子罪也。”固问,语三日,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曰五羖大夫。百里傒让曰:“臣不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高考 语文 考点 专题 19 理解 常见 文言 实词 文中 含义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