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分数乘法的意义 2.分数乘法的计算 3.利用分数乘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主要变化与具体编排(一)主要变化 1进一
2、步厘清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二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只是在表述方式上有所区别。例如,如果脱离情境,在抽象的层面上讨论“53”,它既可以表示 5 个 3 相加,用“倍”的语言来描述就是“3 的 5 倍”;也可以表示 3 个 5 相加,同样可以说成“5 的 3 倍”。类似地,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讨论“3”,它既可以表示 3 个相加,即“的 3 倍”;也可以表示“3 的”。从表面上看,“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一种全新的表述,但实际上,它只是省略了“3 的倍”中的“倍”字,把“一个数的几倍”扩展到“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从另一个角度看,“3 的”和“个 3”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例
3、如,一根绳子长 3 m,“它的长多少米”和“根绳子长多少米”说的是一个意思。因此,不管是整数乘法还是分数乘法,其意义都可以归结为“几个几”,只不过,这里的两个“几”都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根据这样的思路,教材编排了三道例题来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例 1,让学生计算 3 个 m 是多少,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转化成连加进行计算。例 2,是例 3 的铺垫,让学生根据整数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单位量数量=总量”列出“1 桶水12L,桶是多少升”的算式是 12,然后结合直观图和分数的意义,发现 12在这儿表示的就是 12L 的,进而得出“一个数乘几分之几可以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把“桶水”变成“1 桶水的”,实现了从“量”到“率”的有效转换。有了例 2 的基础,例 3 中求“公顷的”,算式列成就“有据可依”了。这样编排,有几个好处。一是在单元之始就把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都呈现出来,使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二是编排 逻辑更加清晰,先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如何列式”,再解决“如何计算”。三是突破了过去教材中到“问题解决”部分才去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限制,大大拓宽了本单元其他内容的素材选择范围。例如,既可以出现“蜂鸟的飞行速度是千米/分,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题材(分数是一种具体量,带单位),也可
5、以出现“一头鲸长 28 m,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这个人身高是多少米”的练习题(分数是一种“率”,不带单位)。2增加分、小数相乘的内容。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会遇到许多分、小数相乘的情况,例如,解决“按 1:5 的比配制一杯 1.2 L 的稀释液,需要多少升浓缩液”的问题时,需要计算形如 1.2的算式。如果学生不会直接约分,计算的繁琐程度和出错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教材新编了例 5,让学生分别计算 2.1和 2.4,让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能直接约分的尽量直接约分。教学时,要使学生通过 2.4=240.1=0.1=0.6的推导过程理解“为什么能直接约分”的原理。3调整了用分数乘法解
6、决实际问题的类型。如前所述,学生已经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中解决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数量关系的掌握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至关重要。此次修订增加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这一类问题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延续,已知量和所求的量之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一个“中间量”搭建起二者之间的“桥梁”。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需要学生把复杂的问题化归为基本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抓住这一基本数量关系中的几个关键要素:单位“1”是谁?所求的量是谁?二者之间是几分之几的关系?尤其要注意单位“1”与几分之几之间的对应关系。对于“求比一个数
7、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后的教材减轻了例题的份量,在例题中只出现不同量的情况(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对于同一量的情况(嗓音降低),则放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巩固掌握。4把“倒数”的内容移至“分数除法”单元。倒数是联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纽带。在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时,要用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这一结论,因此,把“倒数”安排在“分数除法”单元,更能体现出学习倒数的必要性。(二)具体编排 1.例 1。直接利用整数乘法的意义来引入分数乘法,使学生理解几个相同分数相加和几个相同整数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并通过将分数乘法转化为分数加法来探究分数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乘法 人教版 小学 数学 六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 分数 乘法 教材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