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北师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人类的食物 第一节 人类的食物 食物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产生络合物,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试剂(2,6-二氯酚靛酚纳)和维生素 C 溶液产生化合物,呈褪色反应。维生素 C 也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食物中的六大营养成分:水、无机盐(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有机物)。三大产热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 人体所需主要营养成分 成分 含量 作用 主要来源 水 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溶解和运输养分 无机盐 4%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详见“主要无机盐”。糖类 0.5%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
2、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人体所消耗能量(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物质运输等)的 70%都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谷类、薯类 蛋白质 18%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为人体提供少量能量。每天约有 3%的蛋白质参与新陈代谢。(蛋白质由 20 种氨基酸构成,人体内只能合成一部分。)肉鱼奶蛋豆 脂肪 15%储备的能源物质,保温和保护(注:体内多余的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肉、芝麻、植物油 维生素(Vitamin)1.5%不是细胞的原料和能源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有机物。(详见“维生素”)食物中获得 主要无机盐 无机盐种类 主要生
3、理功能 食物来源 缺乏时的症状 含钙无机盐 骨骼和牙齿的成分,直接影响身高外 奶类、绿色蔬菜、豆类、虾皮等 儿童缺钙容易患佝偻症,成年人缺钙容易患骨质疏松 含磷无机盐 构成骨骼和牙齿,磷酸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 肉鱼奶豆蛋等 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疼 含铁无机盐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部分。(铁元素催化促进-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血液、肝脏、肉鱼奶豆蛋等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含碘无机盐 甲状腺素总要成分,促进生物氧化 海带、紫菜、虾、加碘盐等 地方性甲状腺肿,婴幼儿呆小症 含锌无机盐 加速人体内部和外部伤口的愈合,防止味觉丧失,有助于生长发育和使思维敏捷 鱼肉蛋等
4、生长发育不足、味觉障碍 主要维生素 种类 主要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 缺乏时的症状 脂 溶 性 VA 促进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动物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等 皮肤粗糙、脱头夜盲症、干眼症 VD 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发育 动物的肝脏、鱼肝油、蛋类(儿童)佝偻病、(成年人)骨质疏松症 VE 与性器官的成熟及胚胎发育有关,与肌肉细胞营养有关,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特别是婴儿型)有关,抗氧化 植物油、莴苣 人类尚未发现典型缺乏症,临床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等 VK 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II、VII、IX、X有关 肝、菠菜等,肠道细菌可合成 偶见于新生儿和胆管阻塞症,表现为凝血
5、时间延长等 水 溶 性 VB1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稻、麦等谷类食物种皮、豆类、肉等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产迟缓、脚气病、神经炎 VC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血管的正常作用,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抵抗力。新鲜水果、蔬菜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VB2 与能量的产生直接有关,促进生长发育和细胞的再生,增进视力 猪肝、紫菜、绿色蔬菜、鸡肝、酵母、蛋等 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皮炎、角膜炎等 VB6 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酵母、蛋黄、肝、谷类(白米)、蔬菜、肉等,肠道细菌可合成 人类尚未发现典型的缺乏症 VB12 保持健康的神经系统,用
6、于红细胞的形成 肾脏、猪肉、鸡类等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热量价:1 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的热量。1 克蛋白质和糖都释放 17.15 千焦热量,而脂肪释放 38.91 千焦热量。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内的 7-脱氧胆固醇转化为 VD。鱼肝油中富含 VA和 VD.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管: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具有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等功能。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分泌(大部分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促进消化管中食物的分解。消化: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消化管内被水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糖尿试纸用于检测糖
7、尿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则试纸发生颜色变化。唾液淀粉酶只有在与人的口腔温度 37 摄氏度相同时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效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它的催化能力。人体内消化分为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食物中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食物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吸收的部位: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卫生素,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口腔:牙齿切断、撕裂、磨碎食物,舌搅拌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三大唾液腺:腮腺位于两耳之前,颔下腺位于下颔两侧,舌下腺位于口腔底部,均各
8、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口腔。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够消化淀粉,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成人每天分泌的唾液大约为 1-1.5L。唾液可以湿润和溶解食物,以易于吞咽,并引发味觉,还可保护和清洁口腔,杀菌。鼻咽部感染时,各唾液腺都可能被感染,其中腮腺是腮腺炎病毒的主要侵犯目标。腮腺炎表现是腮腺的发炎与肿大,且伴有发烧及吞咽时的剧痛。咽:位于鼻腔与口腔的后方,是饮食和呼吸的共同通道,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与喉咽三部分。食管:呈管状,长约 25cm,靠蠕动,将食团推入胃中。胃:囊状,能容纳 1-2L 食物,食物停留时间长(4-5h),胃壁肌肉发达。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胃壁上有胃腺
9、(微小腺体)分泌胃液,胃液中有蛋白酶,蛋白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多肽(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胃液分泌过少出现消化不良,过多会出现反酸、胃痛等现象。(胃液中有盐酸)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将食物推入大肠。肠壁上有肠腺,分泌肠液,小肠内有胆管和胰管(胰,第二大消化腺)的开口。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液中的酶使食物中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小肠的结构特点(利于吸收营养物质):1.长度长(约 5-6米)2.内表面积大(内表面积约 200 平方米)3.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肝脏
10、:人体最大的腺体,位于腹腔上方偏左,成人肝脏重约 1.5kg。它分泌的胆汁汇集于胆囊中储存,食物进入小肠时,胆囊收缩,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十二指肠)。胆汁不含消化酶。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分泌的胰液(多种酶)经胰管注入小肠(十二指肠)。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除。乳化作用: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使本来不能混合到一起的两种液体能够混到一起的现象称为乳化现象。(胆汁能乳化脂肪成为脂肪微滴)纤维素:糖类,无甜味,细胞壁主要成分,人体不能消化纤维素,但食草动物含有纤维素酶可消化纤维素。第三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营养评价 正常体质指数:体重(Kg)/身
11、高(m)=18.5-25 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能量)比例:3:4:3 均衡膳食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三低一高:低盐、低糖、低脂、高纤维。平衡膳食宝塔 食物种类 摄入量(g)摄入百分比 谷类食物 300-500 35-40 蔬菜 400-500 30-35 水果 100-200 鱼肉蛋等动物性食物 125-200(鱼虾类 50,畜禽类 50-100,蛋类25-50)18-20 奶类、豆类食物 奶类 100,豆制品 50 2-4 油脂类食物 25 2 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
12、菌性食物中毒。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包括有毒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真菌中毒。真菌中毒包括两种情况:由于吃了含有毒素的毒菌而引起的中毒和由于吃了被毒菌产生的毒素污染过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一节 血液 人体内细胞的正常生活需要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并排除代谢废物。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依赖于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是指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柠檬酸钠,一种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血 液 特征 作用 其他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55%)大量水(91-92%)、蛋白质(7%)、葡萄糖(0.1%)、脂类
13、、无机盐(0.9%)、代谢废物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血清:指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分离出的淡黄色透明液体或指纤维蛋白已被除去的血浆。血细胞(深红色)(45%)红细胞 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平均直径为 7 微米。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成年男子含量为 120-160g/L,成年女子为 110-150g/L;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男 5.01012个/L 女 4.21012个/L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做贫血。症状: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白细胞 有细胞核,常分
14、叶,有些白细胞能做变形运动。体积最大。白细胞可以穿出毛细血管壁,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细菌。吞噬细菌后白细胞死亡。数量一般为(4-10)109个/L。白细胞由红骨髓和淋巴器官产生。血小板 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无细胞核。止血:聚集在伤口处,堵住血管。凝血:成年人数量为(1-3)1011个/L。寿命约10d。RBC-红细胞,WBC-白细胞,Hb-血红蛋白,PLT-血小板。血液的作用:运输氧和而氧化碳、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防御保护,调节体温。血小板中的纤维蛋白原呈网状凝结血细胞。二氧化碳在小肠毛细血管中增多,氧气在小肠毛细血管中低,营养在小肠毛细血管中高。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壁都很薄
15、,所以,血浆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中的成分也可以回到血浆中。组织液中的成分也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淋巴再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中。血量、输血和血型 成年人的血量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7%8%左右,一个 60 公斤体重的人,约有血液 4500 毫升。一次失血超过 12001500毫升(30%),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 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 400 毫升(10%),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的成年人每次可以献血 200300(5%)毫升。A、B、AB、O 四种
16、血型组成 ABO 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凝聚原 血清凝聚素 A 型 A 抗 B B 型 B 抗 A AB 型 A、B 无 O 型 无 抗 A、抗 B 献血者血红细胞 受血者血清 O 型 A 型 B 型 AB 型 O 型-A 型+-+-B 型+-AB 型+-“+”表示有凝集反应,“-”表示无凝集反应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系统的组成器官心脏和血管决定血液按照一定方向不停地流动。血液流动的隧道血管 血管分布在全身各处,是血液运输的管道。血管可以分为三类: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概念 分布 特点和血流速度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多分布在身体深处
17、。但在体表的个别部位也能摸到,如桡动脉。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有些与动脉伴行,分布在身体深部,有些位置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有些管腔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毛细血管 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管腔内径小,只能允许细胞(红细胞)单行通过。动脉出血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压迫伤口止血法。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及血液循环途径 血液流动的动力来自心脏。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心房收缩,心室舒张,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心室收
18、缩,心房舒张,动脉瓣开放,房室瓣关闭。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此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心脏在跳动过程中,心室和心房可以同时舒张,但不能同时收缩。血液循环的途径:左心室 主动脉 全省动脉 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体循环)(始)(止)右心房 肺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动脉 右心室(肺循环)(止)(始)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成年人心率一般在 60-100 次/分,低于 60 次/分则为心动过缓,高于 100 次/分则为心动过快。运动员比非运动员低。平均心率为 75 次/分。每搏输出血量: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正常人在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血量约为 70mL。每分输出
19、量(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展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当心动周期为 0.8s 时,心房收缩期为 0.1s,舒张期为0.7s;心室收缩期为 0.3s,舒张期为 0.5s.心房:心室:黑格代表收缩期,空格代表舒张期,每个代表0.1s 心音:收缩 0.12s-0.14s,舒张 0.08s-0.10s 肺循环的意义: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运来营养物质和氧,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血压和脉搏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测量肱动脉。表示方式为:收缩压/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舒张压:心室舒
20、张时,动脉血压所达到的最低数值。血安静时压正常值 成人 90-130/60-90(mmHg)或 12.0-17.3/8.0-12.0(kPa)青少年(11-13 岁)100-110/65-70(mmHg)或 13.3-14.6/8.6-9.3(kPa)1 mmHg0.133 kPa,1 kPa7.519 mmHg 高血压: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经常超过 18.7kPa或舒张压经常超过 12kPa。低血压: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经常低于 12.0kPa 或舒张压经常低于 6.7kPa。血压过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易使血管破裂;过低则使血流缓慢,血液运输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器官组织的正常活动。
21、血液由血压高的地方由向血压低的地方流动。脉搏:由于左心室间断性地向主动脉射血,从而使动脉血管壁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动脉壁向离心方向传播。脉搏的数值与心率相同。第十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第一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 食物中储存能量 热价: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热价。热价分为物理热价和生物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其次是脂肪,脂肪还是储备的能源物质。三大有机物的热价:糖类17 kJ/g(相当于 4 kcal);蛋白质23 kJ/g(相当于 5 kcal)(在人体氧化是为 17 kJ/g);脂肪38 kJ/g(相当于
22、9 kcal)。人类生命活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能。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燃烧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项目 燃 烧 呼吸作用 相 同 点 氧化过程 氧化过程 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一般是二氧化碳和水 需要氧气 一般需要氧气 不 同 点 一个步骤完成 一连串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任何地方都可进行 只在细胞内进行 不需要酶的参与 需要多种酶(大部分为蛋白质)的催化 反应迅速、剧烈 反应缓慢、缓和 储存的能量瞬间释放
23、储存的能量逐步释放 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 能量以热和高能化合物形式释放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组织细胞。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能够维持相对体温的相对平衡。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和肝脏。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脂肪是备用的贮能物质,一班贮存于皮下等处。第二节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完成的。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 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点,鼻孔与外界相同,内有鼻腔,鼻腔内表面有鼻粘膜。鼻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粘液腺,粘液腺可以分泌粘液。鼻腔上部黏膜
24、内还有接受刺激的嗅觉细胞。用鼻呼吸可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气体大都以回旋式的形式接触嗅觉细胞,做短促而频繁的呼吸运动有助于分辨气体。咽和喉 咽是气体和食物的通道。喉位于咽的后下方,由软骨(咽部的最大软骨是甲状软骨)和声带(两片)(男性的声带长而宽,所以声音粗而低;女性的声带短而窄,所以声音细而高)组成。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的出入处。有时感冒会引起咽部发炎,此时应多喝白开水(不可过热),少吃有刺激性的食品,少喝酒,不抽烟等。气管 气管壁由 C 形软骨支撑,管壁上有粘液腺。管壁内有纤毛。纤毛摆动将粘液推向喉。气管后面的软骨缺口处由肌肉相连与食管相接触。气管和支气管感染时不及时治疗,
25、易引起肺炎。树形分支: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管是几个肺泡囊的共同通道。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叫肺泡膈。肺泡膈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泡吞噬细胞。肺泡之间有小孔,气体可交换;在肺被感染时,微生物也可以经过这些小孔在肺内扩散。肺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个,中间包着心脏。新鲜的肺是粉红色的(经常吸烟的人的肺呈灰黑色),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肺泡组成。肺泡位于最细的细支气管末端。人体的肺泡总数越 3 亿个,总面积有 100m2。肺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肺有较好的回缩能力,有利于排出肺内气体,使更多的新鲜气体进入肺泡中。患哮喘病的人,
26、弹性纤维失去原有弹性。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肺通气:人体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肺泡内的气体。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就是呼吸,即肺通气。肺通气由胸廓和膈的运动引起的。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及肋间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顶。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了呼气和吸气,这就是呼吸运动。呼吸肌:主要有肋间肌和膈肌。深呼吸时,除了肋间肌和膈肌之外,还有胸大肌、腹部肌肉、背部肌肉等的参与。肺的换气 气体扩散:气体可以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动。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进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肺活量:一次呼吸运动中肺的最大通气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肺总容积肺活量+余气量 余气量:尽力呼
27、气后肺内残留的气体量。补呼气量:平静呼气后,再尽力呼气所呼出的气体量。潮气量:平静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的量。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气体量。此外,每次呼吸所吸入的气体并不能全部进入肺泡,其中的一部分停留在鼻腔等处,约为 150mL。肺活量反映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大通气量,它是衡量肺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志。组织气体交换 组织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细胞之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氧气在人体内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排泄的途径 呼吸系统 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排出。皮肤 一部分水和少量无机盐、尿素
28、等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泌尿系统 绝大部分水、无机盐以及尿素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排泄的意义: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尿素是一种含氮的代谢废物,糖类和脂肪由碳、氢、氧构成,代谢终产物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不含尿素。蛋白质主要由碳、氢、氧、氮构成,代谢终产物中有二氧化碳、水及尿素。第二节 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 是泌尿系统主要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位于腹腔后壁、脊椎的两侧,左右各一个,左肾稍高于右肾。外形像蚕豆,前后略扁,表面光滑,呈红褐色。肾脏的凹陷处叫肾门,与之有肾动脉、肾静
29、脉和输尿管相连。宏观:从肾脏的纵剖面看,可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周围颜色较深的是皮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皮质内侧是颜色较深的髓质。中央的空腔是肾盂。微观:每个肾脏由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体。肾小球 肾小球是一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成出球小动脉。肾小球分布在皮质内。肾小囊 囊壁很薄,内侧紧贴在肾小球表面,两层壁之间的空腔叫做肾小囊腔,向下与肾小管相连通。原尿形成的场所。原尿与血液的区别在于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如果检测到有,可能是患有糖尿病。(
30、肾小囊是肾小管盲端向内凹陷形成的)肾小管 既细又长,主要分布在肾髓质中,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它是由出球小动脉的分支形成的,另一端又汇集成小静脉,最后形成肾静脉。尿液是在肾小管末端(集合管)开始形成的。青霉素等药物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排泄作用排出体外的。输尿管 输送尿液。由平滑肌等组成的管道。膀胱 暂时贮存尿液。囊状结构,位于盘腔中。尿道 尿液由此排出体外。膀胱下端出口处周围有环形的平滑肌(括约肌)。一个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 150L,每天排出的尿液一般约为 1.5L。一个成人一昼夜至少排尿 500mL,才能将体内代谢废物排出。排尿若少于 500mL,会造成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危害身体
31、健康。血液透析装置被称为“人工肾”。透析膜在功能上相当于肾小球。第三节 皮肤与汗液分泌 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在体表,与外界直接接触。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皮肤下面是皮下组织,皮肤上有毛发、汗腺、皮脂腺、指(趾)甲等附属物。表皮 位于皮肤表层,由上皮组织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无血管、无神经。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易侵入,可防止水分过分散失。角质层以下是生发层,可分裂产生新细胞。生发层中有黑色素细胞。真皮 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从而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使皮肤具有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附属物
32、毛发 由角质化的细胞构成,分为毛干(露出皮肤)和毛根两部分。皮根周围包绕上皮和结缔组织称为毛囊。毛发和皮肤表面成一定角度。在真皮内,有一斜行的平滑肌称竖毛肌,竖毛肌收缩使毛发竖立。皮脂腺 多数位于毛囊与竖毛肌之间,是泡状腺,分泌皮脂。皮脂经很短的导管排入毛囊或皮肤表面。皮脂具有滋润皮肤和毛发的功能。汗腺 人体中有 230 万个汗腺,分布在全身各处。可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分泌汗液,含代谢废物。分泌部位于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内,由盘曲成团的细管构成,周围有毛细血管。导管细长,开有位于皮肤表面。最大的汗腺是分布在腋下的大汗腺。指(趾)甲 由多层排列紧密的角质化上皮细胞组成,露在外面的部分叫做甲体,埋在
33、皮内的部分叫做甲根,指甲下方的皮肤为甲床,甲根的深部上皮细胞分裂旺盛,为指甲的生长点。做皮衣、皮鞋所用的是动物的真皮。由于真皮中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所以很耐用。皮肤的功能(1)保护功能(角质层、黑色素、真皮的柔韧性和弹性)(2)分泌和排泄(皮脂腺、汗腺)(3)调节体温(血管的扩张、汗腺的分泌)(4)感受外界刺激(神经末梢)(5)具有再生能力(生发层)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人体内的调节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其中神经系统的调节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也叫做神经细胞。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
34、一个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一定方向传到冲动。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呈树枝状,数量较多,有利于收集信息和将信息传至胞体。轴突比较长,往往只有一条,可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肉、腺体或其他神经元。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并以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这种能传到的生物电变化叫神经冲动。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中枢部分的胞体构成灰质(色泽灰暗),神经纤维构成白质(色泽白亮)。脊髓的灰质在内,白质在外;大脑的白质在内,灰质在外。周围部分的胞体构成神经节,神经纤维构成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神 经 系 统 中枢 神经 系统
35、脑 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和脑干(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12 对分布于头、颅以及胸腔内 脊神经 31 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皮肤、肌肉中 神经纤维: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神经:神经纤维集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来控制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
36、的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反射弧是反射的基本结构。每个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元、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组成。感受器 主要是指感受神经末梢,也叫传入神经末梢。人的真皮中富含感受神经末梢。传入神经元 将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 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神经中枢中有中间神经元(又叫联络神经元),在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间起联络作用。也有反射弧中无中间神经元,只是借传入神经元轴突末端与传出神经元树突或胞体来联系,“膝反射”就是这种“两神经元反射”。脊髓内的中枢属于低级中枢。传出神经元 将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传出
37、神经末梢)和它结合的肌肉、腺体合在一起构成的,接受来自传出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后产生的反应。排尿反射中膀胱既是感受器,也是效应器。唾液分泌反射也是由反射弧完成的。传入神经元的胞体在传入神经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在神经中枢中。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比较项目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生来就建立的先天性反射 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神经中枢 脑干和脊髓 大脑皮层 刺激 感受器的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 反射弧 永久的、固定的 暂时的、易变的 适应性 适应范围小,只使用与不变的环境 适应范围广,可以适应多变的环境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叫非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的刺激叫条件刺激。
38、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人脑由 1000 多亿个神经元和大量的支持细胞所组成。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叫大脑皮层,其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表面积。大脑皮层大约有 140 亿个神经元细胞,总表面积达 2200 平方厘米,一层厚度约为 2-3mm。可以接受上行传到冲动和发出下行传导冲动。它的生理活动叫做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躯体运动中枢和躯体感觉中枢分别管理对侧肢体的随意运动和感觉。语言中枢使人对具体信号抽象出的语言、文字建立条件反射。语言中枢分为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运动性语言中枢(书写中枢
39、)、视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第二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眼的结构和功能(1).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神经大脑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产生视觉。从物体进入眼内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这种看不清远处物体的眼,叫做近视眼。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远视眼多因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物像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眼可通过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假性近视是由于睫状肌长时间收缩,晶状体曲度过大,导致近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真性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造成。)(2).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 外耳道鼓
40、膜(振动)听小骨耳蜗(感受声波的刺激)听觉神经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产生听觉。注意: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要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或双手捂耳并闭嘴以免震破鼓膜 晕船或晕车主要是由于前庭和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引起的。耳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位于耳蜗 患咽炎后容易引起中耳炎,是因为病菌容易经咽鼓管直接进入中耳(3)嗅觉:嗅黏膜上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嗅细胞受到某些挥发性物质刺激产生冲动由嗅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耳引起嗅觉。嗅觉具有适应性。(4)味觉: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味蕾主要分布在舌的背面,其分辩的味道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 2、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廓:收集
41、声波 外耳 外耳道 鼓膜(1)、耳的基本结构 中耳 听小骨 传递声波 鼓室 半规管 内耳 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前 庭 耳蜗:可以感受声波的刺激 内耳兼有感受声波的刺激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第三节 激素调节 外分泌腺:腺体有导管,分泌物通过导管排出(唾液腺、胃腺、胰腺、肠腺、肝脏、汗腺);内分泌腺:腺体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毛细血管(甲状腺、胰岛、垂体、胸腺、肾上腺、性腺)。既有外分泌部又有内分泌部的是胰腺,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内分泌系统: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有:垂体(生长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肾上腺(肾上腺激素)、胰岛(位于
42、胰腺中,分泌胰岛素)、性腺(卵巢-雌性激素、睾丸-雄性激素)。幼年生长激素过少:侏儒症,过多:巨人症,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幼年过少:呆小症。缺碘患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过少:糖尿病。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还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名称 腺体 作 用 过 少 过 多 生长激素 垂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食物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
43、低血糖浓度 糖尿病,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低血糖 第十三章 健康的生活 一、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及拒绝吸烟、酗酒、吸毒等 A、药用和急救(1)、概述用药安全的常识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药物可以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简称为 OTC,适于消费者容易自
44、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药品规格、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以确保用药安全。我们应该了解急救的相关知识,当遇到人体呼吸、心跳停止,出血等情况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120”急救电话(2)人工呼吸(3)胸外心脏挤压 第二节 预防传染病 1)、概念: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能够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三个基本环节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45、。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主要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传染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传染源:“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消灭病畜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消灭传播媒介 保护易感者:预防接种、加强锻炼 传染病类型 常 见 传 染 病 寄生部位 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肺结核、SARS、猩红热 呼吸道粘膜和肺 空气和飞沫传播 消化道传染病 细菌性痢疾、甲性肝炎、蛔虫病 消化道和附属器官 饮水和食物传播 血液传染病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 血
46、液和淋巴 节肢动物传播 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淋病、沙眼、破伤风、血吸虫病 皮 肤和体表粘膜 靠接触传播(4)、理解免疫的概念,知道人体免疫三道防线 人类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的,具有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消除异物的功能;第二道防线是由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组成的,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的功能,这两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的方法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做先天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由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脾脏、淋巴结三种)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的,这种免疫方法作用特点是人体后天具备、针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这种免疫
47、的方法叫做特异性免疫,又叫做后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共同特点:都是排除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5)、理解计划免疫及意义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肿瘤细胞等异物)叫抗原。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它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主要功能:清除体内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意义: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把它接种到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48、提高人体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这种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叫做计划免疫。(规定对 12 岁以下的儿童进行“四苗”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已纳入计划免疫),注射疫苗目的是注射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6)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心血管疾病及预防:至少有三个因素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多运动、合理膳食、不抽烟、经常检查并在必要时调节血液,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第十四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 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土地利用对生物圈的影响*为什么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黏土烧砖?烧制黏土砖不但毁损耕地、污
49、染环境、浪费能源,而且黏土实心砖的保温性能也差。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替代大量的实心黏土砖,具有保护耕地、节约能源、利用废渣、治理环境、改善建筑功能等重大社会效益。(2)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核心作用,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森林被破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不仅造成森林资源的匮乏,还破坏了动物的栖息地,使许多动物濒临灭绝,更会使全球性的气候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及频繁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等。(3)环境污染对生物圈的影响*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生物圈的稳定,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2、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生物圈保护的中心目标,在于保持各种生态环境的健康,维持人类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1)保护生物圈刻不容缓(2)人类能够保护好生物圈(3)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举例说明地球为人类和各种生物提供的空间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耕地面积有限、淡水资源有限、物种资源有限、能源储备有限。注:本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