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部生产管理办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注塑部生产管理办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塑部生产管理办法.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注塑部生产管理办法 4.1 模具领用及保养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领用和保养规范,减少模具品质异常,促进注塑有序生产。2、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所有模具的管理。3、定义(无)4、职责 4.1 注塑班长:负责模具的领用、退库、生产中模具的保养和模具品质评估与记录。4.2 注塑主管:负责模具领用手续的审核及决定模具是否需修理。4.3 模具保养员:负责模具的整理、检查、库存保养及产前准备及出入库记录。5、工作程序 5.1 产前模具准备 5.1.1 透明料件模具 对于透明料件的生产,生管员应于注塑前 48H 通知模具保养员清洗相关模具。模具清洗时,模具保养员先将模具模架结构和顶针结构拆除清洗,再将简易
2、镶块或型腔拆除清洗。清洗后检查模腔是否有划伤、锈斑等异常,检查顶针、弹簧是否生锈或断裂(生锈针用细纱纸打磨干净),再用干净棉花再次擦干,最后组装好模具等待领用。对已清冼的透明料件模具,保养员在 2 天(48H)内如未接到班长的的模具领用单,应及时喷上防锈油,保养好后上架存放。5.1.2 有色料件模具 对于有色料件的生产,班长应在产前 4H 前开出“模具领用单”并在模具领用单上注明生产时间。模具保养员应及时将模具领出并打开型腔用模具清洗剂将模具缝隙面清洗干净,待生产。5.1.3 其它模具 对于其它模具的生产,班长应于产前 1H 开出“模具领用单”并在模具领用单上注明生产时间。模具保养员应及时将模
3、具找出,检查无误后,待生产。5.2 模具领用 5.2.1 班长根据换模指令填写好领模单,(领模单应含模具编号、名称、订单数量、使用材料、班别、领用日期、机台号、生产时间等内容),并呈主管审核。5.2.2 主管依据换模通知单和生产计划进行领用确认。批准后,班长将模具领用单交于模具保养员处,并做好领模记录,模具保养员按领模单进行模具的放行。5.2.3 模具发出后保养员必须详细做好台帐记录。记录包括模具领用时间、产品名称、模具编号、机型、材料穴数、模具状况、出库原因、领用人、生产数量等内容。5.3 模具归还 5.3.1 生产完毕,班长填写好模具生产记录单,(记录单应包括机型、编号、名称、生产时间、生
4、产数量、未完成数量、是否修模、生产状况、异常状况等内容),并呈主管审核。5.3.2 主管依据生产状况,决定是否需修模,并签名确认。然后,班长将相关模具送回模具保养员,并将审核好的模具生产记录单和封样尾板(三模)交于模具保养员,同时做好还模记录。5.3.3 保养员依模具生产记录单,确认是否修模,如修模,应及时知会工艺组组长,并将生产记录单和打白点尾板交于组长处理,再将模具送到工模部修模组修模;如不需修模,按规定保养好模具后上架存放。并做好台帐记录,记录上应含机型、编号、名称、材料、穴数、日期、生产产量、修模状况等内容。5.4 模具保养 5.4.1 生产中模具保养 5.4.1.1 在生产中的模具技
5、术员上班后应用布条对模具分型面进行擦拭,清除料屑油污等杂质,并在导套、滑块导轨及滑块磨擦面上涂上薄薄一层黄油。5.4.1.2 检查模具弹簧是否有断裂及顶针板有否回不到位等情况,若有回不到位则需及时进行处理。5.4.1.3 对于有司筒针之模具需将顶针板顶至允许最大值,并在顶针板后打上顶针油,避免司筒针烧死。5.4.1.4 对于接冰水之模具,检查水嘴处有无渗水,水管有无冒水珠等现象,若有则需及时拧紧及在模具表面涂一层黄油或在水管上包扎上布条等措施,避免将水滴在模具上,导致模具生锈。5.4.1.5 对于计划换模之机台应于换模前十五分钟关闭冰水,以防生锈,下模前应先清理型腔并打上防锈油,将模具锁紧再进
6、行拆水管作业。5.4.2 下模后模具保养 5.4.2.1 用气枪将各水道吹干净,以免水道生锈。5.4.2.2 检查模具各水嘴是否全部拆除,并且分类管理。5.4.2.3 检查模具弹簧是否松动或断裂(若有及时更换)。5.4.2.4 用顶针油将各模具顶针加油,避免顶针卡死。5.4.2.5 模具顶针或模架生锈模具须将顶针拆除加油装上使之润滑,并将模具架生锈部位用油石磨擦干净。5.4.2.6 检查模具型腔有无喷防锈剂,将各缝隙面内杂物、剩胶清理干净。5.4.2.7 检查模具型腔是否生锈、划伤、碰伤等现象。5.4.3 库存模具保养 库存未生产模具每半年保养一遍。保养员保养时先将模具从架上吊下并拆开,将缝隙
7、面防锈剂擦干净,检查模面有无异常后再喷上新防锈油,检查顶针是否松动,再加上顶针油。保养完毕装好模具上架存放。待报废和长期未生产模具,应将模腔和顶针部位涂上黄油保养。5.5 模具的整理 5.5.1 保养员将各模具分类上架,并标示注明。除生产待换模具和保养模外,所有模具都放在栈板上或模架上。模架上的模具必须侧面摆放整齐。5.5.2 为便于识别,模具统一刷上油漆并写上模具编号和料件名称及模架序号。保养员要随时保持模架和模房的干净整洁。5.6 台账记录 6.6.1 模具保养员每二个月或半年必须将未生产的模具重新擦干后上防锈油和顶针油,再次保养。6.6.2 发模生产时必须有模具领用单,并由领模人做好领模
8、记录。6.6.3 回收模具必须有模具生产记录单,并由送还人做好还模记录。6.6.4 模具保养员必须详细做好模具台账,以便日后查核。6、相关文件 6.1注塑过程控制程序 6.2设备保养规范 7、应用表单 7.1 模具保养记录卡 7.2 模具领用单 7.3 模具生产记录单 7.4 模具接收(发放)记录单 4.2 上下模操作规范 1、目的 为了使注塑生产更加顺畅,提高部门工作时效性。2、适用范围:适用于成型课的生产时上下模的操作。3、定义:(无)4.职责:4.1 部门主管负责各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完成 5、工作程序 5.1 由于生产数量已达到所需生产数或由于有临时急单,仓库库存过多造成积压而将机台生产产
9、品更换。5.2 上模前查核所要生产产品的几个要点 5.2.1 工令单上所到产品的数量、颜色、材料等。5.2.2 样品单上所到产品的数量、颜色、材料性质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2.3 联络单(必须经生管主管签字方有效)上所列产品试产和数量、颜色、材料等。5.2.4 对照“物料清单”了解所要生产产品的材料,是否与以上几个要点相同。5.2.5 模具的领用:参照模具领用及保养规范。5.3 上模 5.3.1 注塑机开电源、开运水、开温控电源。5.3.2 选定原料加入料斗。5.3.3 检查模具尺寸是否能够安装在该注塑机内调整。5.3.4 检查模具的顶孔是否与注塑机顶杆相吻合。5.3.5 检查上模具
10、所需求的工具是否齐全。5.3.6 模具配上吊模环配合吊机使用。5.3.7 测量模具厚度启动马达进行调模。5.3.8 将模具小心放入注塑机内取消高压进行操作。5.3.9 固定好模具检查安全杆位置接好模具运水。5.3.10 启动电机调整适当的锁模力。5.3.11 检查顶针顶出装置是正常,不正常则下模维修。5.3.12 检查模具滑快是否可以正常复位。5.3.13 检查模具上的限位装置是否牢固。5.4 下模 5.4.1 下模前按停机步骤进行操作,并要求作业员留下最后三模产品作为尾板。停机步骤:先关料筒(冷水须在停机前至少15 分钟关闭),接着生产到最后一模注塑 不饱为止(如接下去生产使用同种材料可免除
11、该动作),然后退射台。5.4.2 拆冷却水。5.4.3 清擦模具分型面,并打上防锈剂。5.4.4 用低压锁模合拢模具,并关闭机台马达,上吊环并用葫芦吊住。5.4.5 关闭注塑机整个电源清理机位及机身。5.4.6 换下的模具连“模具生产记录单”及尾板送模具管理员,并由下模人做好台帐。6、相关文件 6.1模具领用及保养规范 7、应用表单(无)4.3 部品包装方式操作规范 1、目的 确保注塑部生产的产品按公司要求进行包装。2、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各生产环节的物料包装方式的操作。3、定义(无)4、职责(无)5、工作程序 5.1 镜片类 5.1.1 主镜片需将产品按模号顺序装入吸塑盘,并标示好模号顺序
12、,十盘为一叠,用捆扎绳捆好。5.1.2 目镜、物镜需以 200*10/叠、110*10/叠的数量包装。5.1.3 在镜片满盘后需在上面铺一层拷贝纸及珍珠棉。5.2 注塑类 5.2.1 大料件:5.2.1.1 前盖、主体、球壳类需按实际纸箱大小装箱,并每层加纸板。5.2.1.2 后盖用回收料生产根据品质要求,容易划伤需用塑料袋(2 个/袋)进行装袋,再装入纸箱后加层纸板外,其余均用实际纸箱大小装箱。5.2.1.3 110 外壳需用大周转箱装箱,每层加纸板、格板。(VF991 中壳、N991FR 主体、VF-98主体用大周转箱装)。5.2.1.4 轴芯类:KD 小轴芯用大周转箱或纸箱装箱,箱满后需
13、盖一层纸板防尘。其它用较好纸箱,两側要封手抓位。5.2.2 小料件 5.2.2.1 I95 叶片、巴士车顶、塑料暗盒、N991 系列快门滑块、SL 系列前盖帽、VF991 上弦板等易变形料件需用小周转箱进行装箱。5.2.2.2 其余不易变形料件用塑料袋装,规格31*48CM。5.2.2.3 最小料件如棘爪用凹凸袋装,规格 1000/袋。5.2.3 透明件 5.2.3.1 透明前盖以正面朝上的方式放置,在产品上面铺珍珠棉,每层用纸板隔开。5.2.3.2 透明后盖用塑料袋进行包装,并装入纸箱,纸箱内加垫纸板。5.2.3.3 透明片用小周转箱装,每层铺拷贝纸、珍珠棉。5.2.3.4 车窗类:用塑料袋
14、包装,1PCS/袋放于周转箱。5.3 喷印类 5.3.1 PP 袋:100PCS/扎装入大周转箱。5.3.2 公仔:用吸塑盘包装,71PCS/盘。5.3.3 巴士、支架:均用大周转箱装,每层加纸板,产品平铺于纸板上。5.3.4 喷漆后的所有前、后盖均平铺排放,并在其每层上面盖上珍珠棉、拷贝纸类防尘。两侧手抓位须封住。5.3.5 化纤袋:用大周转箱 180PCS/箱,分理处层中间加隔纸板。5.3.6 TC-P03 外壳:用大周转箱装,每层加纸板,纸板上下均需垫珍珠棉。5.3.7 球壳类:需在每层料件上加盖珍珠棉、拷贝纸防尘。5.3.8 其余喷印料以 PQC 确认包装方式进行包装。备注:所有喷印料
15、件需烘干,经 PQC 确认后方可装箱入库。6、相关文件(无)7、应用表单(无)4.4 物料数量管控规范 1、目的 确保注塑部生产作业的数量按订单要求准确完成。2、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各生产环节的物料数量的控制和管理。3、定义(无)4、职责 4.1 物料员:对各机台作业员所称产品进行抽验,确保入库数量准确。5、工作程序 5.1 样品袋的数量 5.1.1 根据产品大小:一般情况按 1000PCS/袋进行包装,较大的产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5.1.2 由班组中间接人员按装箱标准称好样品袋,并签上称样人名字,交给作业员。5.2 机台作业员计数及装箱 5.2.1 机台上的物料装箱标准视具体情况而定:小料
16、件一般用小袋子装,大料件用纸箱装,容易变形的用周转箱装,透明的料件需用拷贝纸珍珠棉隔开。5.2.2 镜片需放在相应规格的吸塑盘中,吸塑盘用拷贝纸珍珠棉隔开。5.2.3 天平平衡的调整:指针在“0”位置上才能进行计量。5.2.4 样品放天平左盘,待称品放右盘。5.2.5 称量时天平须保持稳定,天平摆动时不准,指针能稳定在“0”时方为称量完成。5.2.6 放好标签卡置机台待料箱内。5.3 班组物料员每天对各机台作业员所称产品进行抽验,及时发现差错并加以纠正。5.4 各班班长不定时进行数量抽检,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法。5.5 成型课物料员每天对两个班所生产料件进行抽查,若发现短少或超标马上知
17、会当班长,并通知该机作业员返工,并提出处理意见。5.6 对作业员宣导:破损薄膜袋不可再使用,以防产品由破洞处遗漏,若及时发现可用胶带进行封堵。6、相关文件(无)7、应用表单(无)4.5 部门人员培训作业规范 培训要求 培训实施 培训考评 建档作业 1、目的 为了促进注塑部人员的培训工作,使本部门在职人员适应其职业及公司发展的需要。2、适用范围 适用于注塑部门人员技能和素养的培训。3、定义(无)4、职责 4.1 注塑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年度培训需求的调查与确定 4.2 由部门主管负责对本部各级人员培训编订与落实 4.3 总室负责年度培训计划审批提供计划实施支持 5、工作程序 5.1 培训要求
18、 部门主管人员根据部门状况,拟定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含产品知识、ISO9000 知识、部门工作手册以及操作设备、相关管理知识)并负责培训需要的确立和申请,通常有岗前培训、上岗后作业培训等。5.2 培训实施 5.2.1 主管人员依据培训的目的,结合人员的实际状况决定选择性地进行培训或全员培训。5.2.2 新进人员的培训 5.2.2.1 新进员工由部门进行人事制度培训,由品保部进行品质观念的培训。5.2.2.2 转到部门的员工由部门进行部门制度的培训,对于新进后勤(指品管 PQC、班长、技工)人员 12 周,须每天填写一份实习报告交给直接主管。5.2.2.3 分到班组的由班长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内容
19、为:注塑机操作规程(安全问题)、注塑成型基本原理、通用塑胶材料简介、注塑成型不良原因及改善方法,并以书面考试方式进行考核。5.2.3 转岗根据不同的班组安排 17 天,但必须了解转岗后工作内容及方法,由主管人员根据状况进行判定或延长培训。5.2.4 在职培训则依具体情况而定,含 注塑部工作手册,ISO9000 知识等相关管理知识(必须填写“教育训练签到表”,同时复印一份给人事)。5.3 培训考评 5.3.1 一般作业层每月各班组进行统一培训一次,经考核、技术员、班长、PQC 主管评价合格,才能正式成为注塑成型的机台操作人员,并将培训及评价记录存档于人事课,建立培训档案,登录于“检验、特殊工序合
20、格人员名录”。5.3.2 品管人员进行注塑等相关知识培训后,对受训人员进行统一考核,并每年进行 12 次资格证考核,合格后发给上岗证 5.4 建档作业 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依据,上岗证、考核成绩等须交给人事作建档。6、相关文件 6.1在职培训控制程序 7、应用表单 7.1 培训教育签到表 4.6 部门人力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更有效合理的进行人员安排,规范订单生产,确保部门人力稳定,确定班组人数投入状况,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 注塑部各班组.3、定义(无)4、职责 4.1 各班长负责周人员异动表填写。4.2 生管员负责注塑部门人力分析评估。4.3 部门文员负责部门内部调配人员明
21、细上报人事存档。5、工作内容 5.1 各班班长每周填写“周人员异动表”。5.2 生管员每月根据订单对机台负荷及注塑部门人力进行分析,评估人力状况。5.2.1 一般人员加班负荷控制在每周 1020H1 人次。5.2.2 每周加班负荷超过 30H 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则必须考虑调整人员,一般考虑先调整生产不紧张的班组的人员进行补充,不足部分填写“增员报告”经部门主管签核后,呈总室批示,批准后知会人事课补入员工。5.2.3 如果订单不饱和的情况下,必须控制人员的加班,必要时安排部分人员调休。5.2.4 临时性插单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人力资源。5.3 部门文员每月上交“部门内部调配人员明细”给人事存档。
22、5.4 上班的时候班长必须填写各班人员的考勤,以便部门主管了解人员的出勤状况。5.5 请假按公司相关手续办理。6、相关文件(无)7、应用表单 7.1 周人员异动表 7.2 机台负荷分析 7.3 增员报告 7.4 部门内部调配人员明细 4.7 注塑部人员考核办法 1、目的 为了部门绩效保持稳步上升,规范各阶层管理人员工作方向,确保各项任务的执行力度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正常运作,特制定本办法。2、适用范围 注塑部各班组 3、定义(无)4、职责 4.1 分管主管负责注塑主管每月定性考核评定;4.2 注塑主管负责班长、每月定性考核评定;4.3 分管主管负责定量考核的制定;4.4 注塑主管负责定量考核的
23、落实;4.5 文员负责定量考核的统计。5、工作内容 5.1 注塑成型作业员考核标准 为了提升部门整体绩效,加强各班组人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现根据公司绩效考核大纲制定以下办法:5.1.1 受评分对象:注塑部所有操作员。5.1.2 评分原则:5.1.2.1 各工序有单独标准工时的,按个人生产效率对应评分。5.1.2.2 混合工序指二人以上同机操作的按整体效率得分。5.1.2.3 月底 100%按考核计算。5.1.3 作业员的考核从生产效率、品质达成率、配合度、出勤等四个方面进行考核 5.1.3.1 生产效率包括机台效率和机台异常时削毛刺效率,其计算公式为:机台效率+削毛刺效率/2=生产效率,对于操
24、作难度系数高,经多次努力无法改善,生产效率低于 85%可加 20 分,其余按标准进行;5.1.3.2 品质达成率占 30 分,根据作业员当天的品质情况,返工一次扣 15 分,返工两次扣30 分;5.1.3.3 配合度与“5S”方面占 25 分;配合度分别从工作纪律、配合班长工作安排及机台周边卫生考核;5.1.3.4 出勤占 5 分:根据作业员当日出勤情况得分,上满 8H 得 2 分,上满 12H 得 5 分。未出勤则为 0 分;5.1.4 绩效考核表上交时间 每天班长根据报表效率及其它考核事项填写统计当日总得分并公布,每周一 10:00 点前上交办公室,由总室审核,月底上交办公室由文员统计总得
25、分计算奖金。若有未按标准 评分及未按时上交者将提报处理。5.1.5 生产效率对分表 生 产 效 率 对 分 表 生产效率 80%以下 81%82%83%84%85%86%87%88%89%得分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生产效率 90%91%92%93%94%95%96%97%98%99%得分 25 27 29 31 33 35 38 41 43 45 生产效率 100%101%102%103%103%以上 得分 48 50 53 55 70 5.2 注塑部加料员绩效考核内容 5.2.1 每天是否有按时正常上下班;5.2.2 每次加料的时效性;5.2.3 每次加料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注塑 生产管理 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