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雨水口工程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道雨水口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雨水口工程施工方案.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河道雨水口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河道雨水口工程施工方案.1 3.1.1 雨水口土方开挖.2 3.1.2 钢筋砼雨水管道铺设.2 b.管基施工.2 3.1.3 浆砌石护底、挡墙.3 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4 3.1.4 钢筋砼方涵.7 3.1.5 挡墙后背回填土.9 2 3.1.1 雨水口土方开挖 先由测量人员洒出开挖上口及底口线,并向挖掘机司机详细交底。采用挖掘机开挖及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进行施工,同时配备 2 名测量人员进行边线及高程测量,随挖随测,确保基础处于原土状态。充分考虑开挖回填土方平衡,挖出的土方部分现场存放,以备回填利用,距离河道边不小于 5m,且堆土高度不大于 1.5 米。
2、现场暂存土方采用绿网覆盖,或即时洒水保持湿润,杜绝扬尘。沟槽边靠近施工道路一侧增设围挡进行防护,并加红色警示灯,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对于超挖的部位,采用原土进行回填,机械碾压,并严格控制压实度。施工前建立临时防、排水系统,开挖区在施工中保持一定的利水坡度,杜绝凹凸与积水现象。在距现有构筑物较近处进行开挖时,施工措施必须保证其现有构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并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施工时如遇文物立即停止施工,及时向文物部门汇报,积极配合文物部门的工作。3.1.2 钢筋砼雨水管道铺设 a.钢筋砼管材要求 用于预制管的水泥应采用标号不低于 42.5 号的,抗渗性、抗腐蚀性较好的优质低碱水泥。上述水泥应符
3、合 GB 175-2007 或其他有关水泥的国家标准。预制管的制造、试验、检验、运输和现场堆放应符合 GB/T 11836-2009 标准的要求。橡胶圈贮存、运输要求:贮存环境温度宜为-530,湿度不应大于 80%,存放位置不宜长期受强紫外线光源照射,离热源距离不得小于 1m;橡胶圈不得与溶剂、易挥发物、油脂等放在一起;应远离臭氧浓度高的环境;贮存、运输中不得长期挤压。b.管基施工 砂基础:回填砂料应选用天然级配砂石,其最大粒径25mm,或中砂、粗砂,回填前先请监理检验。在沟槽底部每隔 10m 左右钉一只高程桩,以控制挖土面、回填面,砂基回填前请监理复核高程桩的标高。采用机械及人工下料,人工进
4、行回填平整,并用平板夯进行夯实。混凝土基础:部分管道采用混凝土基础,按照设计图集要求厚度,在沟槽底部钉高程桩,以控制混凝土浇筑面高程。沟槽开挖过程中,槽底两侧各预留约 50cm 宽肥槽。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两侧采用国标钢模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由于采用承插口管,基础高度浇筑至管头底高度即可,剩余部位在后期浇筑上部管座混凝土时一同浇筑。c.管道入槽 管材检验合格后,运至沟边,按设计排管,经核对管径、管节位置无误后方可下管。下管采取 25t 汽车吊下管。吊车下管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熟悉机械吊装安 3 全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在吊装过程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移
5、动,将管材分别下入槽内。绑管材找好重心,使起吊平稳,管材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稳,下落低速轻放。管材下沟时,以逆流方向铺设,承插连接时,承口朝向水流来的方向。d.管道安装 砂基础材料密实后,且基础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管节的安装。安装程序:清理清理管膛、管口清理胶圈上胶圈初步对口找正顶撞接口检查中线、高程用探尺检查胶圈位置锁管 撞管:吊车下管的同时,由人工配合进行接口撞管连接,撞管时管端垫一根2525cm 木方,防止管件损坏。吊车下管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吊装有关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承插口管线撞管安装须从下游开始,撞击大头处安管。支架安管:不方便撞管
6、施工时,采用支架安管,首先将第一节管节由吊车吊入槽内,用为安管专门加工的钢支架辅助安装。钢支架上下挂两个吊链,将管节缓缓吊起,通过高程线和中心桩及起始位置线,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固定。其后的管节以第一节管节为基础,结合吊链拉入法进行。将钢支架挪至预要安装的管的位置处,将管节缓慢升起,同时,在已安装稳固的管材上拴住钢丝绳和吊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吊链,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经撞口后拉入承口处。在安装的过程中随时校正胶圈的位置和状况。管材的位置和高程都达到设计要求后,随之固定,依次进行后面的管节的安装。安装管节,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管身和承口外壁与砂基均匀接触。管节与检查井接
7、触处采用水泥砂浆填缝,水泥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规定,水泥砂浆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填满,并捣实,表面抹平。如下图:3.1.3 浆砌石护底、挡墙 a.石料 钢支架混凝土管材对口示意图 4 1)一般石料遵守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 7.1.1 条和第 7.1.2条的规定;2)石料(包括毛石、块石、粗料石)应遵守砌石坝设计规范第 3.1.1条的规定。砌石材质坚实新鲜,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 50MPa,容重不小于 2.2g/cm,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外形规格如下:块石砌体: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块厚
8、不应小于 15cm。规格小于要求的块石(又称片石),可以用于塞缝,但其用量不得超过该处砌体重量的 10%。料石砌体: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为细料石、半细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四种。料石各面加工要求应符合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b.胶凝材料 1)胶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2)拌制胶凝材料,全部采用商品厂家供应的商品砂浆或预拌砂浆,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砾石为3%;水、外加剂为1%。3)胶凝材料拌和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随
9、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4)胶凝材料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 23min。一般不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5)胶凝材料应随拌随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应通过试验确定,或参照下表选用。在运输或贮存中发生离析、析水的砂浆,砌筑前应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胶凝材料不得使用。胶凝材料的允许间歇时间 砌筑时气温()允许间歇时间(min)普通硅酸盐水泥 2030 90 1020 135 510 195 c.浆砌石护底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进行放样,由测量人员在每分缝处定一高程桩,为浆砌石砌筑提供高程及位置依据。砌筑时纵横挂线,每 35m 一道,横向
10、挂平直线每砌一层移动一次,按线砌筑。所用石块应坚实,至少有一个平整面,尽量选用大些的石块,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铺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外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必要时应设置拉结石,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不得 5 有空缝。砂浆稠度应为 3050mm,当气温变化时,应适当调整。在铺砌灰浆之前,石料应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灰缝厚度一般为 20mm35mm,较大空隙应采用碎石填塞 砌筑基础的第一皮石块应座浆,且将大面向下。毛石基础扩大部分,若做成阶梯形,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 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应错缝搭接。砌
11、体应分皮卧砌,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砌体的灰缝厚度应为 2035mm,砂浆应饱满,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不得先摆碎石块后填砂浆或干填碎石块的施工方法,石块间不应相互接触。砌体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砌筑时外露面块石间留有 2-3cm 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 2cm 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刮平,不另勾缝
12、。勾缝采用 M10 水泥砂浆,可在砌筑完成一片后,整体进行勾缝处理,勾缝为平缝。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在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护坡要在下部齿墙砌筑完成后进行砌筑。在砌筑断缝板处,砌体要砌成直墙,以保证断缝板顺直美观。砂浆要随拌随用,已经初凝的砂浆做废料处理,不得应用。砌筑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平整: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石块高差应小于 2030mm。稳定:石块安置必须自身稳定,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
13、击,使其平稳。密实:严禁石块直接接触,座浆及竖缝砂浆填塞应饱满密实,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错缝: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必要时,可每隔一定距离,立置丁石。养护: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 12h 应及时养护,经常保持外露面的湿润。养护时间:水泥砂浆砌体一般为 14 天,混凝土砌体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 21 天。d.浆砌石挡墙(1)浆砌石基础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进行放样,按要求设置伸缩缝,采用 2cm 厚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分隔,由测量人员在每分缝处定一高程桩,为浆砌石砌筑提供高程及位置依据。砌筑时纵横
14、挂线,每 35m 一道,横向挂平直线每砌一层移动一次,按线砌筑。所用石块应坚实,至少有一个平整面,尽量选用大些的石块,表面如有泥土、6 水锈,应清洗干净。采用坐浆法砌筑,砌体分层砌筑,基础分两层砌筑完成,对于较大块石可一次码放成型。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砌筑时外露面块石间留有 2-3cm 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 2cm 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刮平,不另勾缝。勾缝采用 M10 水泥砂浆,可在砌筑完成一片后,整体进行勾缝处理,
15、勾缝为平缝。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在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砂浆要随拌随用,已经初凝的砂浆做废料处理,不得应用。(2)浆砌石墙体 在基础验收及结合面处理检验合格后再施工。砌筑前放样立标,拉线砌筑。块石料中部厚度不应小于 200mm;每砌 34 皮为一个分层高度,每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缝厚度不得大于 40mm,两个分层高度间的错缝不得小于 80mm。料石挡墙应采用同皮内丁顺相间的砌筑形式,当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道 雨水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