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宋代武举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制度设计理念探析.docx
《2023年宋代武举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制度设计理念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宋代武举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制度设计理念探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宋代武举制度发展演变及其制度设计理念探析周宝砚我国古代官僚体系“文武分途”,科举制度也同样存在文举和武举之分。相对于文举来说,武举制度形成较晚,从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创设,到宋代才形成较为周密完备的制度。由于宋代推行“崇文抑武”的治理理念,武举制度几经废立,可谓“命途多舛”,且难以真正达到选拔名将的目的,被后世诟病甚多。尽管如此,宋代武举制度在提高武人文化水平、促进兵学发展以及维护统治秩序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混乱局面,但自始至终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宋代疆域的周边,存在辽、西夏、金、大理等少数民族政权,且宋与辽、西夏、金等均发生过或
2、大或小的战争。在疆域北线,北宋与辽长期对峙,因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予辽,中原可依赖的长城防御体系被打破,失去了众多军事战略要地,这使得宋朝北部防线面临无险可守的境地。在西北线,西夏占据交通要道河西走廊,并多次对北宋发动战争,双方在140 余年的断续交战中虽各有胜负,但在一些大型会战中,以宋军惨败居多。兴起于东北的金更是给北宋当头一击,终导致其灭亡。南宋建立后,疆域进一步向南收缩,只能以长江天险作为主要防御线。金不断发动旨在消灭南宋的战争,南宋军事压力剧增。随着金势力逐渐衰退,蒙古势力又在北方草原兴起并不断南下,南宋地缘危机进一步加剧。此外,在西南、岭南等地,宋也面临着少数民族起兵作乱的
3、威胁。因此,如何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始终是宋代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持续的外患面前,选拔出安邦定国之才是宋统治者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在选拔将领问题上,时人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要在勇武之人中选拔,一种是在“有材武、知兵法”的士人中选拔。从宋初开始,对勇武之士的不定期荐举考拔一直存在,重点是对武艺的考核。但宋统治者对既具有儒家政治理念又具备谋略的儒将的渴望一直存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命两制、馆阁详定武举、武选人入官资序故事,既而未尝行也。”1虽然开设武举未能实行,但这一时期对武人考核的重点已改为“策论”。至宋仁宗初年,国家一直处于“澶渊之盟”之后的相对和平时期,但承平日久,
4、武备松弛。宋仁宗天圣三年(1025),范仲淹在奏上时务书中提出复设武举的主张,他指出:“今天下休兵余二十载,昔之战者,今已老矣,今之少者,未知战事。”2天圣七年(1029),武举正式恢复,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亲试武举十二人,先阅其骑射而试之,以策为去留,弓马为高下”3。这是宋代武举正式开科的标志。但由于宋代统治者对武人长期存在着猜忌和偏见,武举则随着国家外部安全威胁的轻重缓急而时存时废,往往在边境用兵、将帅乏人时恢复武举,而在边境稳定时废弃。武举设立二十年后至皇祐元年(1049),因宋夏议和,武举被废。有识之士对此十分痛心,嘉祐三年(1058),苏洵上书仁宗建议恢复武举:“宜因贡士之
5、岁,使两制各得举其所闻,有司试其可者,而陛下亲策之。”4287他认为只有恢复武举才能得到真正的将帅之才。但这一建议在当时并没有被采纳,直到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才复置武举,并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如何授官等作了新的规定。武举在“靖康之难”后,短暂中断。南宋初年兵荒马乱,武举断续进行。直到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由于宋金完成和议,国家恢复安定,武举也才恢复三年一次。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武举开最后一科。至此,武举在宋代存在了230 年左右。武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宋代相较于前朝而言,无论是武举的考试形式、内容还是为武举储备人才进行的武学方面,都有可圈可
6、点之处,为后世武举制度提供了样板。(一)进一步严格考试程序:“四级考”正式确立宋代武举制度与唐代相比,在考试程序方面已经较为严格规范。唐代武举仿照文举,每年举行一次。考试程序分为两级,先由地方州、县组织地方性考试,再由兵部组织省试。宋代考试程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学术界主要有“三级说”和“四级说”两种观点。“三级说”认为,宋代武举考试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四级说”认为,宋代武举考试分为比试(引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级。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在于“比试”或“引试”用语的多义性,从文献记载中武举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解试前有资格考试,合格方能参加解试,因此武举考试应为四级,解试前的比试(引试)
7、改称“资格试”比较妥当。5纵观两宋,北宋时期武举规模较小,南宋时期武举参与人数持续增加,才有了常态设置“资格试”的必要,“资格试”在乾道五年(1169)后较为常见。“资格试”在京城一般由兵部委官看详,而在诸路则“听于本路安抚司”64555,目的是通过验视参考人员的人材、行止、弓马、策论等,对参考人员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每次考试录取人数在100 至110 人左右。解试由兵部负责主持,六月底在兵部报名,八月考试。录取名额无明确规定,由兵部经解试后发放。武学设立后,解试名额大多由武学生占据,遇到朝廷推恩天下时,武学生也能够以各种恩例得以免除解试。解试合格,即可参加省试。省试通常也被称为兵部试,时间在
8、解试后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地点在北宋时一般于军营内进行,南宋时一般在皇宫大殿前进行。省试的录取名额一般不超过30 人,南宋时省试录取人数经常在20 到40 之间浮动。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级别的考试。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亲试武举人,标志着武举殿试制度化的开始。殿试时间一般在三月至五月,地点先在崇政殿,后移于集英殿。殿试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至嘉祐二年(1057),参加殿试者均不会落第,只是皇帝在考生成绩基础上,凭自身好恶决定御榜而已。总之,从考试程序来看,宋代武举已趋于制度化、正规化,历经从地方到中央的层层筛选,也显示出统治者对武举选才的重视。(二)进一步丰富考试内容:武艺与程
9、文考并行唐代武举考试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考察武艺技能,包括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等项; 二是考察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包括负重、材貌、言语等项。对考生的军事理论与军事谋略方面的素养并无要求。宋代武举为了选拔出懂谋略的将帅之才,在武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文的考察,考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武艺和程文两项,而身材、言语等基本素质被列入推荐条件,不再列入考试范围。武艺考察的是考生骑马射箭等实战技艺,包括弓步射、马步射、弩踏、刀枪器械。武艺考查的难度较唐代降低很多,如唐代的步射不仅要看射箭的规范,而且要看命中率。而宋代考生只要将弓完全拉满,再将箭射出,即算合格,至于是否中靶则无关紧要。在降低武艺要求的同时,对文的重
10、视尤为凸显。程文考试考察考生对历代著名兵法的掌握和理解,或者考察其谋略能力,考试内容分墨义和策论两部分。墨义是指释义兵法,用自己的理解或引述前人的观点阐述兵法大义,分两次考试,每次考题为十道; 策论是指针对某一经史书籍中所涉兵事或者某一时政论述自己的看法,论述文字不超过700 字。宋初时策论题目仅有一道,后增为两道。殿试考试内容以策论为主,弓马武艺为辅。而对于考试录取标准及等次,则采取“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的基本原则。 宋代对武举考试评定准则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军事中“文”的方面即谋略的重视,而对武艺、勇气等与战场杀敌直接相关的才能并不看重,这种做法为后世所仿效,直至明清,武举考试中都
11、保留了策论相关内容。但这一做法使得宋代武举录取的绝大多数是研习兵法、精通文墨的读书人,兵学儒学化倾向严重。从实际统兵的角度而言,策论也只是无用的“纸上谈兵”,既无法使统治者得到将帅之才,也无法提高军队实际战斗力。反观宋代名将皆非武举出身,狄青、岳飞、韩世忠等均起自布衣、建功行伍,宗泽、张浚出自文举。所以苏洵批评武举的策论考试是“皆记录章句,区区无用之学”4287。(三)进一步完善配套举措:武学为武举储备人才武举考试最主要的配套举措就是开办武学,因为武举考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可供选择的生源。为了吸引更多考生参加武举,并提升武举应试者的素质,宋廷于仁宗庆历三年(1043)五月设立武学。但由于儒家保
12、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及鲜有人愿意入学的现实,武学在设立短短93 天后即被废去。神宗即位后,重视富国强军的改革,重建武学之议又被提出。鉴于仁宗时期因仓促兴学而导致的失败,神宗君臣对武学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规划后,于熙宁五年(1072)在武成王庙正式复建武学。有意就读的学生先考试弓马,合格者才得以入学就读。其后,武学正式纳入宋代的官学体系,成为国家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这也使得兵学研究有了专门机构和人才,开启了兵学研究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宋徽宗统治时期,随着国家安全形势愈加严峻,兴学之风大盛,州县一级皆设置武学。南宋初年,由于战乱,武学废弛。但宋高宗考虑到“国家设武选,所系非轻。今诸将子弟皆耻习弓马,求
13、换文资。数年之后,将无人习武矣,岂可不劝诱之”62224,因此下令在临安府设置武学。但由于秦桧当政,主和派当道,武学只是虚有其名。直到秦桧死后,武学才于绍兴二十六年(1156)真正恢复运行。此后,武学入学者愈多。乾道年间,武学因申请入学的人数太多而不得不举行考试进行筛选。同时,有意报考武举者也越来越多,武举录取名额也随着参考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从就读资格看,能进入武学的一般有两类人:一是三班使臣,二是文武百官子弟或由朝中重臣举荐的平民子弟。北宋时期,具有初定入学资格的人一般先要经过弓马武艺考察后才能入学,但由重臣举荐的人可免试入学。南宋时期,所有人都必须经过入学考试后方能入武学; 从办学规模看,
14、武学办学规模总体较小。北宋武学学制三年,分外、内、上三舍,共约200 人,其中约100 人为外舍生、约70 人为内舍生、约30 人为上舍生。南宋时武学总人数被限制在100 人以内,其中外舍生不超过70 人、内舍生不超过20 人、上舍生不超过10 人; 从学习内容看,武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和诸家兵法,练习弓矢骑射。武学教官被称为教授,一般由军中资深将领或文武百官中精通兵法的人担任。武学教育偏重兵法谋略,导致武学生大多只是专注于精读和研讨兵书,实际作战能力不强。但武学的设立,客观上提高了武人的文化水平,也为武举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生源。 宋代以儒立国,追求文治,但军事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紧张
15、的边防形势使得军事斗争和军事准备成为宋代君臣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要解决边防安全就不得不依靠军事人才。宋代文人是通过“读书科举”的方式成为官员的,这是他们熟悉的套路,他们深信通过文举能选拔出人才,通过武举也一样可以做到,但是文官集团此举并非要建立起强大的国防,而是只要能够抵御外敌入侵即可,消极防御战略占据主导地位。再加上,宋统治者从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中也早对武将有深深的担忧,太祖、太宗朝之后,“崇文抑武”的治理理念不断强化,武举之路不仅没有达到强兵之目的,反而与战争的要求渐行渐远。(一)宋代武举制度体现了文官对武将的理想与期待宋代文官主导的武举充分体现了文官对武将的期待。他们认为武举既然要选拔武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宋代 武举 制度 发展 演变 及其 设计 理念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