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制造业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全文完整).docx





《2023年中国制造业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全文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国制造业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全文完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国制造业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全文完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制造业存问题及发展对策(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当前,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竞争力不断提高。但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以较低层次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低价格、 低成本优势进入国际市场的制造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为此, 结合中国国际分工地位, 在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同时, 要使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过渡到劳动资本密集型、 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附加值高的形态, 要以信息技术为
2、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并加快传统非劳动密集型重工业的改造和升级。 一、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 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逐年上升, 其增长速度远超过 GDP 增长率。有资料显示, 中国现在已有 100 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 囊括了家电制造业、 通信设备、纺织、 医药、 机械设备、 化工等十多个行业。其中, 收录放机、 电话机、 扬声器、磁头等占世界总产量的 40%以上, 出口量为世界之最; 计算机主板、 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 显示器、 打印机、 程控交换机、 印刷电路板、 高频同轴电缆、 圆柱式镉镍蓄电池
3、、 电冰箱、 洗衣机、 家用空调机和彩管等产量也名列前茅。中国生产的彩电和空调设备已各占世界总产量的 1/3。原油、 发电量、 化肥、 化学纤维、棉布、 糖等产品产量也名列前茅。以钢产量为例, 到 2023 年 5 月底, 中国钢铁产量近 2. 2 亿吨, 几乎是美国、 英国和法国之和。 2、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通过国际贸易, 中国逐步融入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在这一过程当中, 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不断上升。通过 20 多年的努力,中国正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发展为制成品大国, 逐步告别资源密集型分工地位, 在国际分工中
4、地位有了提高。 3、 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从出口产品的结构分析, 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通过多年的发展, 中国产品逐步改变价低质次的形象, 树立优质低价的形象。二、 中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发展制造业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长期以来, 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参与国际分工, 从而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当的优势。这也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产业迁移中将中、 低档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到中国的重要原因。但是中国劳动力要素的优势面临较大的局限性。 (1) 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
5、势。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一样, 具有同样的低成本优势, 也成为国际市场上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最终消费品的供给者, 供给过剩成为普遍现象。而这类产品的收入弹性呈递减趋势, 因而低成本、 低价格是国际竞争获胜的法宝。但是, 要素价格偏低会降低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商品价格偏低会导致出口国贸易条件恶化,从而可能出现悲惨增长 。中国是贸易大国, 外贸依存度高, 进出口变化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很大, 很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2) 发展纯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难以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难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从产业发展、 产业升级的角度看, 中国要优化产业结构, 成为制造业大国, 仅靠劳
6、动密集型产业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很难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 至多只能是产业链末端的加工基地。中国制造业还处在加工组装阶段,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不过是中国加工组装, 中国只不过扮演着非技术和创新类组装加工中心的角色。中国制造业无论是在企业规模、 技术水平上, 还是在国际市场份额、 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上, 都与世界制造中心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 大力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与层次乃当务之急。 2、 以较低层次的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现阶段, 中国更应该发挥我国建立在劳动力丰裕基础上的比较优势,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可否认, 中国凭
7、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参与国际分工,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贸易出口总额来看, 中国无疑是贸易大国,但是,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 纺织品、 服装、 一般机电产品(包括彩电、 冰箱、空调)、 鞋类、 玩具、 塑料制品等 7 类产品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超过70%, 而日用品、 食品、 服装等产品的消费往往满足恩格尔法则, 市场空间有限。对于后一类产品的生产国来说, 在长期中能获得的收益是非常有限的。同时, 跨国公司子公司出口所占中国总出口比重正不断上升。在中美贸易中, 美国无疑是逆差大国, 但从利润与经济福利角度分析, 结果可能是另一种景象。 (1)美出口的多为高科技及垄断性产品, 利润丰厚
8、。(2)美跨国公司采取本土化战略, 通过内部贸易、 转移价格, 在东道国获取巨额利润, 而让中国承担巨额顺差的恶名。(3)中国在美国缺乏销售网络, 被美国销售方赚取利润。(4)中国所谓的加工与装配贸易 , 附加值水平低, 从利润方面考虑, 绝大部分归美国所有。美国贸易逆差中跨国公司母公司从子公司的进口部分, 其所获得的资本回报并不完全由中国所获得。(5)中国花费高昂代价获取的美元又以购买美国债券的方式重新回流到美国, 相当于给予美国的贴息贷款, 而且面临美元贬值风险。3、快速增长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 面临的壁垒越来越多, 也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当前广泛出现的中国威胁论 实际上是中国国际分工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制造业 问题 发展 对策 全文 完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