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下期地理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八年级下期地理课时练习试卷带答案和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选择题 下列叙述不属于黄土高原的地貌有()A.黄土坡 B.黄土塬 C.黄土峁 D.黄土梁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故本题选 A。选择题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A.地势平坦 B.雪山连绵 C.千沟万壑 D.地势崎岖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势崎岖-云贵高原;千沟万壑-黄土高原;地势平坦-内蒙古高原;雪山连绵-青藏高原根据题意,故选 C 选择题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
2、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故选B。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黄土土质疏松 D.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答案】B【解析】造成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由于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量的开采,导致植被破坏十分严重,土质疏松和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于自然原因,故选。选择题 有关黄土高原叙述错误的是()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B.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C.黄土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D.地表破碎,千沟万壑【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
3、区,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地表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历史上,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状态,经济发展缓慢,工业也很落后,当地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小麦和杂粮。选择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B.C.D.【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
4、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选择题(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图中空格处最适宜填写的内容是()A.粮食产量减少 B.粮食产量增加 C.人口减少 D.人口增加【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知,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紧张,主要是人口的增加,导致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为了增加粮食和更多的燃料,所以才去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这样导致生态恶化。选择题 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下题。目前,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土层 1 厘米,其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要快100400倍。据
5、研究,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厘米的土层,需要120400年。在黄土高原平均每年流失的 16 亿吨泥沙中,含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黄土高原大片耕地已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生产能力不断下降。【1】下列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A.过度垦殖 B.过度放牧 C.修路、采矿 D.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耕地质量下降 B.泥沙下泄,使长江含沙量剧增 C.大量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造成了巨大困难 D.使得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答案】【1】D【2】B【解析】【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既
6、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易溶于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2】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地表土壤,破坏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道,使得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给防洪和河道整治造成了困难,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选择题“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
7、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第三阶梯上 B.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C.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 D.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答案】A【解析】关于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这里是位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严重;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故选 A。填空题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 堆积区,它的地貌景观有_、_、_ 等【答案】黄土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解析】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结构疏松,裂隙
8、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填空题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答案】风成说【解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填空题 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_,_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具有_ 的特点。【答案】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窑洞 冬暖夏凉【解析】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
9、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景观;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解答题“千年难见黄河清”,但黄河真的变清了!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 1:黄河流域每年都会生产 16 亿吨泥沙。其中有 12 亿吨在入海口处沉积,平均每年填海造陆 31.3 平方千米。剩下 4 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一方面塑造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使黄河沿途土壤、动植物等形成了一套与泥沙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也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地上悬河”,决口泛滥隐患巨大。另外,高含沙量也一直影响着黄河流域人类生产、生活用水质量。资料 2:据 2017 年 11 月的
10、媒体报道称:黄河变清已成为现实。调查人员从呼和浩特河口镇到郑州桃花峪一路下来,发现 1200 多公里的黄河中游,近期已变成了一河的清水;直到河南开封,黄河才呈浅黄色。(1)黄河 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中游地区 问题严重。近 20年来,我国致力于在(地形区)采取 措施,成效显著。(2)专家指出,近期黄河变清,是生态治理、气候变化、水利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气候条件可能是上游降水(增加/减少),导致河流水量(增加/减少),使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减弱。由于黄河变清,注入 海的泥沙量也随之减少。(3)目前人们对于黄河变清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争论。你认为黄河变清的影响是利是弊?请简单说明
11、理由。【答案】(1)下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植树种草等)(2)减少 减少 渤(3)理由与观点因果逻辑正确,答出至少一项,合理即可。【解析】(1)黄河下游出现“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近 20 年来,我国致力于在黄土高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成效显著。(2)黄河变清,从气候条件看是上游降水减少,导致河流水量减少,使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减弱,由于黄河变清,注入渤海的泥沙也随之减少。(3)黄河变清导致河流流量减少,这样势必会造成沿河流域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紧张。解答题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12、20102030 年)规划大纲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整合生态治理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A 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 地形区的分界线(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_ 等地区的荒漠、戈壁(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至少写两条)_(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关于下列解决措施叙述可行的是 _(多选题)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
13、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答案】华北平厡 蒙古 造林种草,退耕还牧还林等 A,B,C,D【解析】黄土高原的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是我国第三大高原,黄土高原地区根据黄土的直立性,开挖了冬暖夏凉的居所窑洞,窑洞就成了黄土高原上传统的民居。由于人为的乱砍乱伐,过度垦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重中之重。(1)A 太行山脉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地形区的分界线。(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中亚、蒙古等地区的荒漠、戈壁。(3)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一方面采取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4)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的措施有: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