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创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写出健全的、活泼的、代表人性、人民性的”作品,是宗白华苦苦追寻的艺术理想与美学目标。他认为:“人类最高的幸福在于时时创造更高的新人格。”而养成健全人格必需的途径是哲理研究、自然中活动、社会中活动。哲理研究即读书,有精深的学识,把别人的思想重复一遍,其流弊是渐渐把“自动研究”“自动思想”的能力消灭了
2、。宗白华提倡读书,更提倡“向大自然的大书中读那一切真理的符号”,他认为“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认为艺术家对宇宙要有虔诚的“爱”与“敬”。社会中活动主要与时代、民族、人性相关联。宗白华说,文学是时代的背景,是民族的表征,是一切社会活动留在纸上的影子。他提倡“用深刻的艺术手段,写世界人生的真相”。以宗白华的理念观照当下文学现场的青年写作与自然文学,可以发现此中特别的价值。宗白华在致(少年中国编辑诸君书中对青年写作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说:“我们鼓吹青年,先要自己可以作青年的模范,具科学研究的眼光,抱真诚高洁的心胸,怀独立不屈的意志,然后做出鼓吹的文字,才可以感动人。”他同时还从青
3、年本体出发,谈青年的人格涵养。他在新诗略谈中指出,要想写出好诗真诗,创作者要有人格的涵养,“养成优美的情绪、高尚的思想、精深的学识”。他认为那些极少阐发学理的文章,只能够轰动一些浅学少年的志趣,做酒余茶后的消遣品,于青年的学识见解毫无增益,并且还趾高气扬地自命为新思潮,实际上是个人主义的新思潮,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这两个角度,或者说,从提倡者的人格涵养角度,从青年作家的人格和学识角度,重新辨识青年写作的深与浅、真与伪,也许能推动青年写作的经典化进程。自然文学是当下的一个前沿话题。自然与不自然的尺度、作家叙述的立场、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尚待厘清的问题。宗白华的自然观比较明确,他在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
4、中说:“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放在和物的对话、对物的热爱中,而非对物的工具论中。他说,“我们小己在空间时间中是自然的一部分,自不能说是自然的创造者”,是以庄严敬爱自然为基础的。他不否认“人化的自然”,人类所接触的山水环境本是人类加工的结果,喜爱山水就是喜爱人类自己的成就。由宗白华的“自然观”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自然文学可作“兴”体的文学,即由客观物象引起主观情感的抒发,使物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用审美的笔触描摹自然万物的表情与风情,表达对自然生态世界的深情”;自然文学可以区分“传统人类中心论”与“现代人类中心论”,后
5、者包含着人类如何与人工的自然共存共生问题,也包含着科学技术时代如何构建一个新的生态体系的问题。宗白华在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中说:“一个人的面目中,藏蕴着一个人过去的生命史和一个时代文化的潮流。”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作家的作品里,也蕴藏着一个作家的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审美理想,这些都是活泼的生活表现与精神的实化。(摘编自周红莉宗白华:写出活泼的人民性作品)材料二:谈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创作者走出书斋、片场,走到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以真听、真看、真感受的方式了解生活、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百态。“随物赋形”,首先要将“物”了然于心才能“尽物之态”,这就需要创作者深入所反映的生活
6、中去,走进笔下人物的内心,才能充分地了解在此情境下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把旁观角度转化为亲历视角,将生活的纹理生动细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读懂生活不仅需要感性的认识,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引导。所以,有时需要主创与相关专家、业内人士、人物原型进行深度互动,甚至直接介入创作实践。如医疗题材剧脑海深处创作过程中邀请全国顶尖的医学专家担任顾问,以“刷漆式创作”一层层抽丝剥茧地检查剧情,不放过一个细节,尽最大可能保证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案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我们这十年中心之所向单元的主创团队则融入浙江建德的乡村建设中去,不仅从田间地头找人物、找故事,更与地方政府合作策划“稻香节”,实现了剧内外联动。在现实题材创作中
7、,仅仅靠有目的的体验积累还不够,要下笔如有神还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阅历,通过艺术积累和长期的文化底蕴积淀才能创作出从现实中来又不拘泥于现实、令观众熟悉又陌生的审美意象。编剧龙平平在践行“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理念进行历史题材创作时常常以文学经典三国演义为参照。“从董卓乱政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国统一的历史脉络是历史真实,但在历史过程的具体叙述中,又加了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千里走单骑等虚构内容,后者加深了读者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理解。具体到架构觉醒年代这段历史,我坚持“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脉络不变,并在那一年北方大旱、灾民遍野,寒冬腊月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的真实时代背景下,设计陈独秀从北京到上海路
8、上看到民不聊生的状况,激发出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情节。”面对纷繁复杂的素材,创作者将历史与真实辩证地统一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事件中,激发观众与主人公们一起观察思考,透过表象看到本质,使党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脉络在剧中清晰可见,又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呼应。这种创作功力是经过长期阅读、思考、学习、感受才能具备的。总而言之,要创作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佳作,需要创作者既有深入生活的定力、发现生活的能力,更要有开拓生活的魄力和挖掘生活的阅历。这就需要创作者不满足于浅尝辄止地观察和体验生活,更需要通过多元的形式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才能创作出形具神生之作。(摘编自王婧深扎创作才能发掘现实之本)1下列对材料相
9、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哲理研究,并在自然和社会中活动,可以养成健全的人格,写出健全的、活泼的作品。B.宗白华认为要想写出感动人的作品,必须具备科学研究的眼光、真诚高洁的心胸和独立不屈的意志。C.宗白华的自然观认为,人们对待自然应该以庄严敬爱为基础,而不是仅把自然看作有用之物。D.自然文学都是“兴”体的文学,能由客观物象引起主观情感的抒发,使物象成为思想感情的象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创作者要想充分了解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变旁观角度为亲历视角,生动细致地展现生活,必须走进笔下人物的内心。B.只要创作者与相关专家、业内人士、人物原型进行深度互
10、动,就能保证作品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案例的真实性和科学性。C.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理念,既能保证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又能加深读者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理解。D.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并通过多元的形式深刻地感悟生活、理解生活,有助于创作者创作出形具神生的作品。3下列选项,没有运用材料一中所说的“兴”的艺术手法的一项是(3分)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如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11、9题。坑道里的冲锋号(节选)西元拉锯战持续着,不断有打残了的连队进入坑道。一天夜里,王大心接过电话,沉思了许久。他从记事本末页撕下半张纸,写了三五句话,又认认真真地盖上了红章子。他把小美叫到跟前说,这里有张任务条,你用布包好,揣在胸前。凌晨一时,你下山去,到五圣山一带找以下这么几个单位,有炮兵观察所,有一五五榴弹炮营,有师供给处找到他们之后,你要告诉他们咱们坑道口的坐标。你重复一遍。王大心说,最后,你还要把这张任务条交给师政委,记住,必须亲手交给他才行!小美点点头。王大心又道,还有件事你也记在心里,我的老家是河北涿鹿,在山里,我的娘还好好地活着呢!小美像只黑色的小鸟飞翔在黑色的夜里。他幸运地毫
12、发无损地穿过了封锁线。待花掉整整三天时间找到了全部单位以后,小美才发现,他在后方方圆上百里的山区中兜了个老大的圈子。更令他惊讶的是,每个单位看过任务条之后,都会认真地把他打量一番,然后问,你是不是要去找咱师政委呀?据我们所知,他应该在在第五天,小美才在一个矿洞里找到了师政委。师政委很有些困惑,不知这个从高地上下来的孩子兵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看后,他站起来,盯着小美。师政委问,条子上的内容你看过吗?小美摇摇头道,指导员没准我看。师政委坐下来,从记事本上裁下窄窄一条,写下一行字,递给小美。他说,现在,师医院非常缺人手,我派你去那里帮忙。小美用颤抖的声音说,我要回高地去。师政委不容置疑地答道,我们的
13、伤员太多,每救活一个,就等于少牺牲一个。你拿好条子,去医院报到吧!师医院设于高地通向后方的山谷里。那段日子,有很多支连队从这里经过上高地,也有很多支伤亡过大的连队被替换下来。每当听到众多脚板踏在积雪上的声音时,小美就会跑出矿洞去看看第二年夏天,停战了。师政委把小美叫了过去。他将王大心写的那张任务条递给小美,道,留个纪念吧!小美接过纸条,道了谢,转身要走。师政委问,不想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吗?小美愣-住了。师政委来到他身边,抓起他的手念道:政委同志:我是一三四团九连指导员王大心。九连两上高地,至今战士已经牺牲两茬。我还活着,实属意外。不过,只要上级要求我们打下去,我们就会绝不动摇地打下去。站在你眼前
14、的孩子叫小美,没爹没娘,同样也两上高地。我请求把他留在后方。这是我最后一个请求。小美抢回纸条,向五三七点七高地跑去。一路上,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像纸片一样轻,简直可以迎风飞起。高地上拉起了红蓝相间的警戒带,那边有美国兵在巡逻。他们的炮弹堆积如山,黄灿灿的,没人管,也不往高地下面运。战友们正在清理战场,高地上到处是滚滚浓烟。小美来到那个垮塌的坑道口,十几个其他连队的战士已经挖了两天,还没有挖通。有人打算放弃,小美声嘶力竭地吼叫道,这里面埋着的可都是誓死保卫高地的战友啊!他们放弃过吗!挖通之后,小美拿着手电筒第一个跳了进去。坑道里依旧气味骇人,满地是碎石和土块,硌得膝盖和手掌生疼。两侧倒着战友的遗体。
15、小美一个个端详过去,但从面容上已绝无分辨的可能。有一个较大的石屋子,小美爬进去,墙上挂着两面红旗,当中摆着一张弹药箱垒成的台子,上面放着电话机、马蹄钟、煤气灯,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角落里整齐地码着一排挎包。小美一只一只摸过去,其中一只装着厚厚一沓血写的请战书,挎包带上挂了支军号。小美背上挎包,向更深处爬去。他心里头认为已经找到了王大心,而无须再找了。这里又潮又滑,几步远处堆着牺牲战友的遗体。小美熄灭手电筒,置身于彻底的黑暗里。他把后背轻轻靠在战友们身上,闭上眼,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小美摸索着解下那支落满灰尘的军号,放在唇边。他知道自己不会吹,便只是嘴唇微微动着,在心里哼着冲锋号的调子。他觉得
16、,即使没有声音,死去的战友也一定听得见。周围突然有了微光,小美发现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身前身后头上头下遍布着日月星辰。宇宙深处传来凝重的声音,可细细听去,却又什么也听不见。但与这声音相比,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是多么的渺小啊!宇宙在缓缓地转动,星辰像大海波浪尖上的闪光,抖动着,划出旷世的弧形轨迹。小美坚信那些星辰就是在天上的战友。他凝视着他们,看着他们升起,落下,升起,落下,升起,落下(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王大心交代小美先到炮兵观察所等单位送坐标,从后文看,这并不是王大心的真实意图。B.“像纸片一样轻,简直可以迎风飞起”体现了小美知
17、道小纸条秘密后奔向连队所在高地时内心的急迫。C.之所以小美认为已找到了王大心的遗体,是因为王大心的遗体已经和战友的遗体混在一起,无法分辨了。D.指导员王大心带领连队坚持坑道作战,他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给了年轻新兵,彰显出人性的绚烂光辉。7关于文中王大心写的那张任务条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揭秘了小美兜了个大圈子才找到师政委的悬念。B.体现了革命队伍中对年轻新兵的关爱。C.使小说叙述产生波澜性,更具可读性。D.表明了王大心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8请简要分析小美这一人物形象。(6分)9小说最后一段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
18、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
19、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或上言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读言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仆,衣无锦绣,公私富给。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
20、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B.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C.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
21、既失国臣岂能独全D.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做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B.弑,杀、杀死,古代专指臣下杀死君主,是专用词汇,不能用于普通百姓。C.“若纵之不已”与“沛公已出”(鸿门宴)两句中的“已”字含义不同。D.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有人告发魏征,太宗派温彦博调查却查无实据,温彦博认为魏征不避嫌疑,应予责备;魏征认为君臣要竭诚相待,
22、上下一心。B.太宗长相英伟刚毅,大臣们朝见时都手足失措,因此太宗在有人奏事时,总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还拿隋朝的事来劝朝臣畅所欲言。C.有人向太宗进言主张秦王府原来的士兵都应授予军职,让他们担任皇帝的警卫,太宗则认为只要是贤良之士都应亲近、任用。D.在谈论有人剖开身体来收藏美珠时,太宗认为官吏受贿、帝王穷奢极欲与此相同,魏征则拿孔子的话及夏桀和商纣的行为加以印证。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4分)(2)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4分)14魏征认为忠臣与良臣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23、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蝶恋花曹贞吉五月黄云全覆地。打麦场中,咿轧声齐起。野老讴歌天籁耳,那能略辨宫商字?屋角槐阴耽美睡,梦到华胥,蝴蝶翩翩矣。客至夕阳留薄醉,冷淘饦博穷家计。注华胥:列子中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其国无帅长,其民无嗜欲,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冷淘:食物名,今凉粉之类。饪傅:汤饼,面疙瘩之类的食物。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的首句极言麦子颜色之鲜,生长之好,面积之广,颗粒之重。B.上阕写野老虽然只略辨宫商,但词人认为其歌声远超“天籁”之音。C.词的下阕前三句运用典故,写美好梦境;后两句又将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创新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