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策略.doc





《安全管理论文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论文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设环保策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材料由网络搜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材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平安治理论文江西省环境特点与公路建立环保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和诸多环境阻碍要素的预测与分析,结合公路建立环保现状和存在征询题,讨论在公路建立工可、设计、施工、验收、后评估各环节环境保护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公路建立 环境保护 对策 一、引言 公路建立日益遭到各级政府和民众的注重,为了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开展,各等级的公路建立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伴随公路建立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是依法治国,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如何按照各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
2、特点,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公路建立的环境保护征询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之试图从分析江西省的环境特点、遵照预防为主方针,讨论公路建立全过程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二、环境情况和评价 (一)自然环境情况 l、地形、地貌 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唐代属江南西道管辖,得名“江西”。又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地处东经113o35至118o29,北纬24o29至30o50之间。面积166947km2,南北长约650km,东西宽约500 km。 江西省境东、南、西三面环山,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峰峦重迭,山势峻拔,其中东南边的武夷山脉中的黄岗山高2157米,是江西最顶峰。中南部间有丘陵、盆
3、地;北部地面开阔,地势平坦,河湖交织。全省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宛如盆地。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大小河流2400余条,总长18400km,汇流于鄱阳湖然后注人长江。全省中山占总面积13.73%、中低山占13.49%、低山占8.84%、丘陵占42.14%、岗地占13.14%、平原(含水域)占8.66%。 2、地质 江西地层发育齐全,自中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出露。 3、地震 江西东邻西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属华南地震区的一部分,自公元304年开始,已有1600多年的地震记录史,有记录的破坏性地震有19次,震级在6级以下,1987年8月2日发生在寻乌县的M3=5.5级地震,是1
4、949年以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4、气候特征 江西气候属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型,阳光充足,雨量充分,气候平和。 太阳辐射:年总辐射量96.9114.5千卡/平方厘米。 日照:日照时数为14732078小时。 气温:年平均气温16.219.7,北部极限最低气温-12.4,中部最高气温40,最高记录达44.9。 风力:全年平均风速为1.03.8m/s,鄱阳湖边星子县最大风速34m/s,大部分地区风向为偏北风。 雨量:一般为14001900mm,周边山地为高值区,其中心区可达2000mm,中部盆地及湖滨为1400mm左右。最大降雨期为46月,最大24小时降雨多年平均值在赣东北高值区在100140m
5、m间,庐山 155.2mm为最大。 5、水文特征:江西是一个根本完好的鄱阳湖水系流域,全省不属鄱阳湖水系流域仅占全省面积的6%。地表水约为250亿立方米,地下水约为8.8亿立方米。河流及城市地表水质量根本在级标准内。 鄱阳湖水位受五大河系和长江水交互阻碍,汛期时间较长,一般为48月间,洪水均由暴雨径流构成。 (二)生态环境现状 1、植被概况 江西森本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可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混交林、复绿阔叶林、竹林、暖性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山顶矮林7个根本类型,有木本植物2000多种,主要树种有:樟、楠、檫、檀、柏、杉、马尾松、毛竹、油菜、油桐等。草地占土地总面积26.6%。
6、 2、野生植物资源 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其中:精油植物品种较多,主要有马尾松、深山含笑、樟树等13种,油脂植物达400余种,淀粉植物有6个属,63种;纤维植物有数百种之多;药材植物1500种左右;高等植物有5000余种;全省分布有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0余种(含部分引种栽培的)如桫楞(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 Hook.)Tryon、金钱松 Pseudolarix amabilis kaempfzevi hindl Gord、银杏Ginkgo biloba L.等。 3、野生动物资源 有列为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69种,其中兽类20种,鸟类45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1种
7、、鱼类1种。动物主要分布在周边山区。4、土地利用和农业消费 江西以红壤(64.8%)、水稻土(14.8%)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同时有开发运营的多宜性,全省土地面积为25000万亩,其中耕地16%,园地1%、林地46%、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5%、交通用地约2.5%、水域10%、未利用土地21%。水田约占耕地的69%,以种水稻为主,旱地占21%,作物为小麦、薯类、棉花、花生、芝麻、黄红麻、甘蔗等为主,城郊旱地以种植蔬菜为主。由于江西雨水多,暴雨时强度大,造成土壤溅蚀、冲蚀、加上四季温差大的阻碍,秋季干旱少雨日照,易使植被枯萎,表土裸露,造成水土流失比较严峻。 5、自然保护区 1981年省政府批准建立
8、井岗山、官山、武夷山、九连山、桃红岭和庐山六个省级名山,1983年国务院批准鄱阳湖留鸟保护区,1988年林业部批准建立婺源灵岩洞森林公园和景德镇枫树山森林公园,之后还建立了一批保护自然地带及生态系统、生物物种,自然景观、资源治理、山地水源的保护区。 (三)社会环境现状 1、人口及分布 江西现有人口约 4000万人,万人以上居民地114处,平均人口密度239人/平方公里,最密区人口密度超过600人/平方公里。劳动人口绝大部分在农村,小部分在城市。城镇居民地232个有231个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域。农村居民地绝大多数是中小型村庄,其分布方式多为分散式。 2、经济构造及人民生活质量 农业是江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管理 论文 江西省 环境 特点 公路建设 环保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