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文档某区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文档某区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材料由网络搜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材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平安治理文档某区2004年平安消费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平安消费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按照2004年全国平安消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我区今年平安消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开展观,全面落实平安消费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消费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平安消费许可证条例,坚持“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根本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抓好大检查,完善制度,积极探究建立平安消费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全区平安消费情况的进一步好转。平安消费的总体目的是: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给
2、我区的各项平安事故操纵指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一般伤亡事故比上年下降5%,保持我区平安消费情势平稳,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立。一、充分认识平安消费工作的重要性,依法履行各级政府公共平安治理的职能(一)充分认识平安消费工作的重要性。平安消费是直截了当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搞好平安消费工作,实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表达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好平安消费工作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开展的重要内容,是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履行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根本任务。为此,去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平安消费工作先后72次批示,两年内先后出台了平安消费法
3、、平安消费违法行为处分方法、国务院302号令等一大批平安法律法规。今年一开场,国务院专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消费工作的决定和平安消费许可证条例。各镇政府,各办事处,区直各部门的领导,特别是单位一把手一定要把平安消费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真正从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开展观,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的高度,树立开展经济平安先行思想,坚决克服要政绩而无视平安的不良行为。充分认识加强平安消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本身的责任,努力做到“为官一任,平安一方”。(二)依法履行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平安,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要对平安消费负起
4、责任。各单位一把手为各单位平安消费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截了当责任人,其他领导分管工作内的平安消费工作责任,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领导,亲切配合,齐抓共管,落实平安消费责任,健全制度,及时处理平安消费工作中存在的征询题,不推诿、不扯皮,扎实做好平安消费工作,真正把区政府关于平安消费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调查研究。今年内,各镇、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平安消费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至少要写出一篇平安消费调研文章,并在今年10月份报区安委办,作为对各平安消费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考核内容。二、建立平安消费操纵指标体系,落实平安消费责任制(一)建立平安消费操纵指标。
5、按照国务院决定的要求,区政府及各镇、办事处、主管局要把平安消费纳入本单位经济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和计划中,制订平安消费中长期开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今年我区的平安消费工作操纵目的为:1.各类平安事故死亡人数与2003年相比至少下降3,根本上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严峻平安事故,不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平安事故。亿元GDP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工矿企业10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比2003年下降。2.非煤矿区和建筑施工平安事故死亡人数与2003年相比要明显下降,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严峻平安事故。3.工矿商贸企业平安事故的死亡人数操纵目的:惠城区5人。这些操纵指标将分解落实到各镇政府、
6、各办事处,对平安消费情况实行定量操纵和考核。与此同时,区平安消费监视治理部门将通过政府公告、简报等方式,每季度公布一次各单位平安消费指标完成情况。(二)进一步落实平安消费责任制。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平安消费责任制的落实,层层建立平安消费责任制,签订平安消费责任书。今年3月底前,区政府将和各镇、办事处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平安消费责任书,各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同下属单位签订平安消费责任书(各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分管平安消费工作的副职及分管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平安消费负领导责任是否签订责任书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同时,在今年4月底前,各镇、办事处还要与辖区内50人以上的
7、个体、私营企业签订平安消费责任书;分管平安消费工作各企事业单位要分别与门市、车间、班组签订平安消费责任书,明确责任人;各村(居)委会内均要明确一名平安消费负责人。(三)完善平安消费责任制考核方法。各级政府要建立领导干部平安消费责任制,并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坚决实行平安消费“一票否决制”。对凡发生严峻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均不能评为先进,同时还要依法追查其相关责任。我区将按照省政府立即修正的各级政府平安消费责任制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法,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今年内,区政府将对陈江、水口、马安、沥林、潼侨、潼湖、横沥、芦洲等镇进展平安消费第一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的平安责任制考核。(四)建
8、立平安消费责任监视机制。1.区安委办、区安监局作为平安消费综合监视治理部门要做好全区的平安消费监视检查工作,加强全区平安消费工作监视检查,及时觉察和处理征询题,对不能处理的征询题要及时上报区政府。2.区监察局要按照监察法做好对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责任的监察。3.区委、区政府督查办按照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对平安消费工作的严峻征询题和严峻隐患进展督查、督办工作。4.邀请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等单位人员作为区平安消费督查员对区各项平安消费工作进展催促检查。5.制订标准性文件,建立平安消费奖惩制度,构成强有力的鼓舞约束机制。三、接着加大力度抓好平安消费根底性工作(一)做好平安消费规划和计划。随
9、着我区行政区域的调整和经济开展,许多消费运营单位的平安消费档案都未能及时上报备案。3月底前,我区将再次开展一次全区企事业单位摸底调查,进一步完善我区的平安消费档案,同时结合我区实际,实在制订好区政府平安消费规划和年度计划。各镇政府、办事处和职能部门也要调查明晰辖区内平安消费情况,制订好平安消费规划和2004年度的平安消费详细计划及措施,今年年度计划要在3月底前报区安委办。(二)抓好各平安消费治理机构建立和人员装备工作。消费运营单位要按照平安消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平安消费治理机构和装备专职(或兼职)平安消费治理人员。今年内,非煤矿山、建筑行业,危险化学品消费运营、民爆企业和烟花爆竹运营
10、单位必须全部装备平安治理机构和专职人员治理平安,装备率要到达100%。300人以上的单位要依法建立平安治理机构和专职人员,50人以上的单位要有专(兼)职平安消费治理人员,装备率要到达70%。同时要保证平安消费的必要投入,不断改善平安消费条件,此项工作要在今年8月份完成。(三)进一步健全平安消费八项根本制度1.进一步抓好平安消费汇报、分析制度。各镇、办事处和有关单位及1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每月均要召开一次平安消费工作汇报会,每季召开一次平安消费工作分析会,汇报和通报上月及上季平安消费工作情势,部署下一阶段平安消费工作,做到月有汇报、季有分析、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汇报会和分析会必须由单位主要领
11、导或分管领导主持,并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下发至有关单位执行并存入平安消费档案。2.进一步落实平安消费档案治理制度。目前,我区各镇、办事处及大部分超过300人以上的单位都建立了平安消费档案,但仍不够完善。今年,各镇、办事处、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及300人以上的消费运营单位均要按要求完善专门的平安消费档案,设立专门、标准的平安消费档案室(柜)。各镇、办事处、职能部门在上半年完成,300人以上消费运营单位在年度内完成60%。 3.完善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平安消费事故演练制度。各镇政府、办事处和区直各职能部门及100人以上的单位,特别是公共聚拢场所和使用工人较多的单位均要建立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并按照实际
12、情况加以完善。同时每年至少要举行1-3次平安消费事故应急演练,并将演练情况记录归档。4.建立平安消费许可制度。平安消费必须从源头抓起,将关口前移,一是把好招商引资关。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但凡存在严峻平安隐患,污染环境、损害工人身体健康的行业和工程,都不再引进;已引进的要逐步消除。二是落实平安消费许可制度。但凡法律、法规规定需要前置审批的行业,先由有关部门严格把好审批关,从严做好前置审批,凡不符合平安消费要求者均不予审批。已进入市场的消费运营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善平安许可,加强监管。5.建立和完善平安信息制度。一是接着实行月报制度。各镇、办事处及有关主管部门要指定一名统计人员,每月按时向区安委办
13、、区安监局汇报一次平安消费综合情况,遇有重特大事故要及时报告,每月月报要有主要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签字。二是要加快平安消费信息网络建立。区平安信息平台已在2003年4月份和市平安信息平台联网。要求各镇、办事处及各职能部门在今年内建立平安消费信息网,并与区平安消费信息网联网。6.建立企业建立工程“三同时”制度。从今年开场,但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平安设备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消费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对未通过“三同时”审查的建立工程,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手续,企业不准开工投产。7.建立企业负责人平安资历制度。按照决定和广东省平安消费条例精神,消费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通过考核获
14、得广东省消费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平安资历证,实行企业负责人平安资历制度。今年内,全区300人以上的消费运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考核率要到达60%。8.进一步完善高危行业的平安评价和评估制度。从2003年起,国家开场施行了对高危行业企业进展平安评价和评估制度。今年将接着贯彻落实并加以完善。凡从事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及道路交通运输和旅游等八个行业的消费运营单位均要进展平安评价和评估,否则不准进入市场或进展消费运营。四、逐步推行国务院关于平安消费工作的新政策(一)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产业构造。逐步淘汰技术落后、浪费资源和环境污染严峻的工艺技术、装备及不
15、具备平安消费条件的企业。严格操纵危险性大的行业和企业,对不符合平安消费条件的企业要关、停、并、转。(二)逐步开展平安质量标准化活动。从今年开场,我区大型企业均要开展平安质量标准化活动,力争在3-5年内,我区工矿、商贸、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中型企业普遍开展平安质量标准化活动。促使企业消费流程的各环节、各岗位,消费运营活动和行为,符合平安消费有关法律法规和平安消费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标准化和标准化。(三)逐步建立企业提取平安费用制度。为保证平安消费所需资金投入,构成企业平安消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要逐步建立对高危行业消费企业提取平安费用制度。企业平安费用的提取,将按照我区和行业的特点,分别确定提取标准
16、,由企业自行提取,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平安消费。(四)逐步建立企业平安消费风险抵押金制度。为强化消费运营单位的平安消费责任,按照国家、省市平安消费监视治理部门研究制定的方案并结合实际,依法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从事消费运营活动的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平安消费风险抵押金,企业消费运营期间发生消费平安事故的,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气后处理所需资金。(五)强化政府和企业对平安消费的投入。加强平安消费根底设备建立和支撑体系建立,加大对企业平安消费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六)依法加大消费运营单位对伤亡事故的经济赔偿。消费运营单位必须认真执行工伤保险制度,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及时为
17、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同时,按照平安消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向遭到消费平安事故损害的员工或家属支付赔偿金。进一步提高企业消费平安事故伤亡赔偿标准,建立企业负责人自觉保障平安投入,努力减少事故的机制。五、接着深化平安消费专项整治,着力处理事故多发行业和领域的突出征询题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今年我区将开展8项平安消费专项整治工作。(一)深化非煤矿山平安专项整治。由区安监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接着开展非煤矿山行业平安消费专项整治,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技术落后和不具备根本平安消费条件的非煤矿山,防止非法开采和已经关闭的矿山“死灰复燃”。(二)深化危险品专项整治。由区安监局牵头,其他
18、部门配合,接着抓好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加强危险化学品消费、储存、运营单位和工程建立工程“三同时”审批等环节的监视治理。(三)民爆物品和烟花爆竹运营的专项整治。由区公安分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加强烟花爆竹运营和民爆物品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和取缔“私炮”等违法行为。(四)深化建筑施工企业平安专项整治。由区建立局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认真开展建筑施工平安专项整治。区安监局和区开展计划局要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工程“三同时”制度,催促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人员教育,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五)深化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平安专项整治。由区消防大队牵头,其他部门配合,重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平安疏散通道和平安出口,完善消
19、防设备。(六)电力隐患平安专项整治。由区安委会牵头,区各职能部门配合,开展电力隐患平安专项整治。(七)配合市职能部门,深化职业危害专项整治。重点整治宝石厂、鞋厂、家私厂、电池厂、塑胶厂、油漆厂(车间)等职业危害比拟严峻的作业场所。(八)配合市职能部门搞好渡口渡船、道路交通平安等专项整治。教育、文化等部门也要从各自实际出发,针对去年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平安隐患,采取实在有效措施,接着深化开展平安消费整治。六、实在抓好平安消费大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今年,按照国家、省、市精神,我区将接着组织35次大的平安消费大检查及督查工作,同时强化日常巡查工作。在各类检查中,依法强化平安消费监视治理。(一)加大行政执法
20、力度,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区各职能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化消费运营现场,依法查处消费运营单位平安消费违法行为。今年开场,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惩处违犯平安消费法的重点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平安消费法执法情况监察,做好执法监视、执法统计和执法分析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二)努力实现平安检查工作的“三个创新”。一是制度创新。建立平安消费巡查制度。各镇、办事处及主管部门要建立平安消费巡查制度,落实领导分工、分片包干和专人巡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内消费运营单位进展平安巡查,各镇、办事处安监人员每月到所辖企业、个体私营企业至少巡查1-2次,并把巡查工作记录在案。二是方式创新。按照重点行业企业平安消费情况评估
21、结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平安消费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平安检查方案并组织施行。加强企业平安消费工作分类指导,对评估结果好的,总结提高;催促一般企业按照标准改良完善;责令差的企业限期整改;依法关闭不合格企业。评估结果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对评估结果好的企业,通常不进展平安抽查;对一般的企业,进展不定期的抽查;对差的企业进展经常性的巡查,催促企业整改,进一步标准企业平安消费行为。对检查中觉察的隐患进展建档,并追踪落实整改;对措施得不到落实的要追查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三是组织创新。可考虑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平安消费专家参加平安检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平安检查工作。(三)及时处理群众举报
22、的案件。区政府及各镇、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均要设置平安消费举报和举报信箱。及时处理举报案件。凡不及时处理并发惹事故的,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七、大力抓好平安消费宣传和培训工作(一)加强平安消费宣传教育和言论引导工作。把平安消费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规划,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安消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平安消费工作的严峻举措,宣传平安消费工作先进典型的经历;对严峻无视平安消费,存在严峻平安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曝光;加强平安文化建立,强化全民平安认识,大力宣传教育,营建“关爱生命、关注平安”的言论气氛。(二)积极开展以“平安消费月”为载体的全社会平安消费宣传教育活动。1.全区开展一
23、次平安消费知识竞赛活动;2.各镇、办事处树立2块以上平安消费广告牌,在每个工业区内设置2块平安消费广告牌,此项工作要求在今年6月底完成。3.按照实际情况组织座谈会、现场会等;4.组织宣传车或采取宣传画方式在全区内展开巡回展览、宣传。(三)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抓好平安治理人员的培训。1.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厂长、经理的平安治理培训,提高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平安认识;2.对区、镇、办事处和主管局平安负责人进展全面的平安治理培训;3.抓好特种人员的培训;4.大力推进平安主任的培训教育。八、加强平安监管队伍的建立各镇、办事处、各主管局要装备专职平安人员,实在保障人员落实、加大投入。尚没有设立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的单位要在3月底前按规定设立好,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经费、交通通讯等监察工具的落实,保证平安监管工作的顺利进展。同时,各级安监人员要加强法规、政策学习,加强业务学习,在适当时机要参加省、市专门业务培训,加强行政执法操作训练,提高行政执法才能。加强安监队伍廉政建立。在涉及平安消费事项审批、发牌、发证、平安评价、评估和行政执法方面建立健全一整套工作制度和机制,防止出现腐败行为。逐步将我区安监队伍建立成一支习惯市场经济开展需要,具有“政治坚决、业务通晓、作风过硬”的平安消费监视治理队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