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会“教育动向”参考总结》.doc





《《2022两会“教育动向”参考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两会“教育动向”参考总结》.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两会“教育动向”总结2020两会“教育动向”总结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规划出了202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报告划出了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互联网+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等几个关键词。小关带你一起看具体有哪些内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20年工作时,总理指出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在谈到2020年工作时,总理这样说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两会重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
2、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1.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
3、标准,加快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改革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扎实做
4、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2.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只要符合安全标准、收费合理、家长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5、。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谈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在谈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持续抓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在谈到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时指出,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今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1万亿元今年财力虽然很紧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继续保持在4%以上,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安排超过1万亿元。我们要切实把宝贵的资金用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代表话两会陈宝生部长:加强幼师培养提升教育获得感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20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普惠性幼儿园不足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事业,学前教育近年来受到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孩子能否入读优质幼儿园,直接影响着家长的教育获得感。增加优质学前教育供给,不仅有赖于硬件投入,更与幼教师资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民进中央:避免教育类广告过度投放民进中央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类广告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广告监督管理部门中,组建专门的教育
7、类广告管理机构,由熟悉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在广告发布前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严禁任何形式的虚假宣传;应负责引导当地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对教育类广告的投放密度和投放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教育类广告过度投放的现象。民进中央:振兴乡村教育要大幅度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环境民进中央向大会提交了题为振兴乡村教育要抓住三个关键的发言。指出乡村教育需要特色化、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才能在未来更高水平的城乡教育格局中站稳脚跟。一是扎根乡土,塑造乡村教育特色,重新设定乡村教育的发展目标。二是积极发展适合乡村的“互联网+教育”,提供优质的、数字化、网络化教育资源和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三是统
8、筹资源,集中力量,大幅度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环境。民进中央: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园欺凌处理办法民进中央指出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校园欺凌处理办法,教育与惩戒并行。加强对欺凌的不同类型、发生区域、典型危害、监管重点、处理方式、处置流程、权力边界、心理辅导、治理目标与政策标准等的多学科研究,提供处理不同欺凌事件的标准模式。制定欺凌治理的相关法规,或在相关的法律中增加欺凌治理条款,为依法治校提供依据。推进工读学校制度改革,将接受工读教育由自愿改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郭卫民:严厉打击学术不端、制假售假等不良现象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郭卫民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
9、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就社会上普遍关注的学术不端、制假售假等不良现象,向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提问。郭卫民表示,我国已经建成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中央部门、省区市和市场机构信息披露和信息公示的互联互通。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周洪宇:“教育领域应实施“三个清单”管理”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建议,着力推进政府转变教育行政职能,大力削减教育行政审批事项,认真实施“三个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教育领域简政放权。黄细花:建议无条件为非婚生育孩子上户口人大代表黄细花近日呼吁,废除歧视非婚
10、生育的政策,保障非婚生孩子的合法权益,包括无条件为其上户口。如今,有较多女性不想或不能结婚,而又希望有孩子,不得不未婚生子。但目前中国限制未婚女性使用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一些地方仍对非婚生育行为征收社会抚养费,这实质是要求生育必须以结婚为前提,即剥夺了非婚者的生育权。苏华:建议尽快落实职教高考制度全国政协委员苏华表示,应尽快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增加设置面向中职生的“职教高考”,实施“因材施考”,最后做到“择材录取”,逐步建立起复合型、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苏华建议,设置职业教育高考,实行“30%文化素质+70%职业技能”考核方式,形成两类教育、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两会“教育动向”参考总结 2022 两会 教育 动向 参考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