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
《2022年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工作计划基于“卓越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摘要:论述了“卓越计划”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盐城工学院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探索,以体现“卓越计划”创新性、实践性的宗旨。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作者简介:韩香云(1974-),女,河北易县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天明(1982-),男,江苏射阳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苏盐城224051)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20)14-0125-02在
2、“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从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探讨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明确的工程意识、较高的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存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涵盖了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1该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基本理论与实践性紧密结合、法律法规(含环境标准)及
3、规范等更新较快等特点。由于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繁多、师资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及教学方法欠佳等原因,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二、与“卓越计划”相适应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盐城工学院2020年在环境工程专业实施“卓越班”的招生和培养,集中优势资源,注重实践环节培养。通过这项计划,旨在培养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能适应21世纪环境工程发展的需要,获得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和管理等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研究能力、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环境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工程设计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公司就业的比例逐年升高
4、。因此,该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需做以下相关改革和探索。1.顺应形势,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为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学院教师及时总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与时俱进,积极编写教材。课程组集体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内容丰富,结合国家颁布或修订的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导则等。2.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群教学资源体系根据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际情况,我校整合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的有关资料和资源,整合教学方面相应的资源,形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群教学资源体系。23.建立课程
5、组制度,打造教学团队培养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技术人才,需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为此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主要做以下几点工作:(1)对该课程成立专门的课程组,成员以中青年相结合,合理搭配,分工协作。在学院开展“一帮一”活动,对近两年引进的新进教师都指定一位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旨在通过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及业务要求。(2)课程组整合资源,教师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与工程施工方面的实践与科研工作,促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积累
6、环评及工程施工经验,并掌握新标准、新规范及施工领域新动向,做到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而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撑。(3)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环评工程师和环保工程师考试,现有课程组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取得注册环评工程师资格,4名教师取得环保工程师资格。(4)积极聘请相关单位的专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4.优选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启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等,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基于 卓越 计划 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 教学改革 探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