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读苏东坡传有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警察读苏东坡传有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警察读苏东坡传有感 警察读苏东坡传有感苏东坡,本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东坡先生”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词、散文、书、画等方面获得了特别高的成就。欧阳修曾如此评价青年时的苏东坡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无人再议论老夫。”他的话果然应验,苏东坡死后的十年之久,无人再议论欧阳修,大家都讨论苏东坡,即便当时他的著作在遭朝廷禁阅,也有人冒险背地偷读。“东坡先生”文章纵横恣肆,诗词题材宽阔,清新豪放,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同是
2、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有“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佳誉。苏东坡传分为四部分阐述其一生: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和流放岁月。“东坡先生”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制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从诗词中,就能够体会到他为人乐观爽朗,洒脱坦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去对待人类间的悲欢离合与自然现象中的月圆月缺;在江城子中缠绵悱恻,深情告白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考虑,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3、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杭州通判,在逆境中坦然自假设,寄愁绪于湖光山色,为本人解脱苦闷,表现出淡然旷达和随意而安的人生态度;“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即便暮年,照旧壮心不已,直抒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在他的诗词中还能看到与弟弟辙俩人之间深沉的手足之情。在人生顺逆荣枯过程中,兄弟二人忧伤时互相慰藉,患难时互相扶持,时时互赠诗文以表思念之情。辙为人处事平复机敏,稳健实际,轼意气风发,倔强任性,经常向兄长忠言相劝,兄长颇为受益。轼对辙而言,不仅为兄为同学,更是良师。
4、他写过一首诗:“我少知子由,天姿和且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辙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上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那么兄,诲我那么师。”而父苏洵深沉严肃,对事对人从不通融假借,正好将二子随时勒抑,不得奋鬣奔驰。在如此的家庭气氛中,三人经常吟诗作对,互相学习,其乐融融!这份真诚的父子兄弟情也成为了“东坡先生”日后仕途失意时强大的精神支柱。东坡先生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逆境中越挫越勇!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令人仰慕。其一生轻松愉悦,壮志凌云,才气纵横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奔驰,制服四野八荒之势。但也颇为坎坷,也许他的才华令上天嫉妒,因此给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苦挫折,使他
5、一次又一次登上艺术的巅峰,终成时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细细品来,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砺他的意志,丰富他的人生,激荡他的思想,更加凸显他品性高尚与人性的光芒!东坡先生是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他的数次流放让他更加接近平民的生活,体会一般百姓的悲欢离合。他所处的时代接近北宋灭亡,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图本人利益、沉溺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的人。东坡先生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孤身一人,难以与庞大的政治团体抗衡。但这并不代表他会丧失为百姓效劳的信念,他不断向朝廷上书,恳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并放粮救济因洪涝造成的饥饿。他心胸天下苍生,为官一方,令后人仰慕倾佩。他是诗人,是散文家,是画家,是书法家,是美食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佛教徒东坡先生是个说不尽也道不明的人。回读此篇,自恨读书尚少,孤陋寡闻,未能将满腹崇敬之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未能将对东坡先生的喜爱仰慕之情写于文中。这本苏东坡传仅是认识东坡先生的开场,来日方长,我会更多地接触东坡先生的诗文,继承他的思想,像他那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观豁达,在公安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考验洒脱淡然,在顺境中顺其自然。总而言之,得之坦然,矢之淡然,争其必定。努力做一个正直有为、积极进取的人民警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