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日合作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探索.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日合作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日合作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探索.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日合作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课程探索摘 要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与日本龙谷大学政策学部共同探索建设环境专业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课程,双方依托实践教学基地,通过问题导向式学习和项目驱动式教学,实现文理互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科学研究及公开演讲等综合能力。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关 键 词 实践性教学;环境专业;中日合作;文理互补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1-0054-02一、引言我国的环境专业目前已经形成了培养多层次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存在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
2、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从而桎梏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挥1。实践性教学是以教学实验、社会实践的形式让学生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是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国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目前进行实践性教学最常采用的就是以硬件设施为支撑,为学生提供各种与污染控制相关的实验和设计机会2,偏重于治理技术的实践,有一定的局限性。实际上,环境问题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技術手段,还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市场规则、公众参与等共同发挥作用,这决定了环境保护事业需要能兼有人文与社会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也就要求高校在培养时需要将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有机结合到实践性教学中,具
3、有较大的难度。在全球性环境问题频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环境学科的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国际交流合作是推动环境学科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一环,是高校间合作交流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提供海外学习交流机会,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竞争能力人才的重要方式。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依托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采用错位发展的思路,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环境人才。2020年3月,与日本龙谷大学政策学部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共同探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环境社会实践课程,为培养国际化的高层次综合型专业人才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二、课程介绍(一)教
4、学计划简述课程名称:国际交流合作环境社会实践课程;课程性质:实践选修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目标:(1)在实际环境问题的研究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重在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双方学生发挥各自的专业所长,互为补充,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全面的视角;(3)通过与国外学生的交流和实地考察,了解先进国家治理环境的政策及普通公众对环保的态度;(4)通过与当地相关组织合作,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二)课程组织情况双方学生用约十天时间在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约十天时间在日本龙谷大学,共同参与野外考察和社会调研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然后通过总结资料和查找文献等方式分组给出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合作 环境 科学 专业 实践 教学 课程 探索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