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引言目前,在全国各高校中,大学生社团比比皆是。这些社团由相同兴趣、爱好、志向的大学生自愿组成,具有特定的组织活动内容,在广泛联系大学生、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如何看待学生社团,如何评价学生社团对自身道德认知、个性社会化和角色认知方面的影响。二、关键概念有道德认知、个性社会化、角色认知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个性社会化即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过程。角色认知包括对角色素质
2、、角色规范、角色优势、角色冲突等相关角色问题的认知。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基础,认知越清晰、越全面,角色扮演越符合社会期望。(来源:瑞士学者皮亚杰理论)三、研究设计研究问题:高校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对象:江苏大学学生。研究工具:封闭式调查问卷。数据搜集和分析:问卷共发放300份,回收291份,有效率94.56%。从统计结果看,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道德认知方面社会公益型社团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最为深刻,调查结果表明参加社会公益型社团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高,道德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道德认知方面,在对江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调查中发现,45%的人对“没有永远
3、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持不赞同态度。在道德行为方面,50%的人对街边乞讨的人会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善行,且迟到旷课的行为微乎其微。超过65%的人有过献血行为,包括街边的献血车和医院献血。江苏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眼睛”公益活动,对于大学生支教的鼓励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江大学生投身于边远山区的支教活动中。从支教的跟踪调查来看,这些学生对于道德认知的感悟明显区别于支教前,这种进步不仅体现为自身更加注重道德认知的培养,还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鼓励身边的同学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认知。(二)个性社会化方面社团对于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技能两个方面。氛围活跃、承诺度高的社团在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高校学生 社团 大学生 社会化 影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