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doc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满井游记知识目的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文言文语感。2、知人论世,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才能目的1、注重诵读,在朗读中理解文意,培养学生的自学才能。2、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写景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感受文中描绘的优美的春天风光,再现课文图景。2、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文中所流露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式的人生哲理。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国南方物华天宝, 人杰
2、地灵。前面我们在柳宗元的陪同下巡游了湖南永州的小石潭;与范仲淹相伴,登临岳阳西北的岳阳楼;在欧阳修的指引下欣赏了安徽滁州的醉翁亭。今天,我们将“挥师北上”,看看北京东直门的满井一带又有什么好看的景致,走,我们一起踏青去,走进春的世界,花的海洋。二、 预习交流(一)理解作者,体裁,写作背景1、袁宏道(15681610),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万历年进士,官至吏部中郎,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真率自然、清新爽朗,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主张文章要“独抒性灵”。有袁中郎集。2、游记,散文的一种。以轻快
3、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反映某地的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俗适应和社会情况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属山水游记,又因其短小,称“山水小品”。3、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整天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更使他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述。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拟清闲,有空闲就巡游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如今。(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燕地 (yn) 花朝节 (zho) 飞沙走 砾 (l) 廿二日 (nin)脱笼之鹄 (h) 倩女qin 髻鬟(jhun) 靧面(hu)浅鬣 (li) 罍(li) 蹇 (jin)
4、 浃背 (ji)曝沙 (p) 呷浪(xi) 堕 (hu) 恶(w)2、听课文录音,留意字音、重音、节拍3、学生自由朗读三、落实双基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边读边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点作上标记。2、读完之后同桌讨论交流,处理疑难咨询题。老师巡视指导。3、老师出示咨询题,学生分成两组竞赛抢答。(1)解释加点的词语冻风时作(起)土膏微润(肥沃)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在这时;水波的颜色;初)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茗,罍,蹇都是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煮、泡茶喝、端着酒杯、骑着驴之意)(2)一词多义时:冻风时(经常)作 于时(这时)冰皮始解然:娟然如拭(-的模样) 然(然而)徒步则汗出浃背乍:
5、波色乍(开场)明 冷光之乍(忽然)出于匣也得:欲出不得(能够) 悠然自得(得意、满足)始:冰皮始(开场)解 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 髻鬟之始(刚刚)掠(3)难句翻译。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译:游人尽管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我这)才明白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明白啊。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译:大概说是不能由于玩耍而耽搁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4)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鳞:鱼鳞,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满井游记 教案 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游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