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doc
《2022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科版科学三上《我们周围的空气》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们四周的空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四周的空气是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中的第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本课通过“找空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历观察、描绘、猜测、实验等过程,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空气的微妙、探究活动的微妙,从而激发他们对空气进展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在已经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的根底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能够观察到不可见物质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同时理解空气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空气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是存在于我们四周,并占据空间。教学目的:科学探究1、能运用多种感官器官感受空气的存在并理
2、解其性质。2、能借助四周常见的物体(如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混泥土块等,来证明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四周。能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同时占据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树立互相协作、愿意探究的精神。2、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能交流在观察中发觉的现象,并能尝试说出所感悟的科学道理。科学知识1、明白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明白空气存在于我们的四周,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明白空气存在与我们的四周。教学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进展分析,能得出空气占据空间的结论。教学预备:老师预备保鲜袋、乒乓球、气球、扇子、砖块、海绵、粉笔、
3、混泥土块、水槽、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烧杯、纸张、锥子、去底的矿泉水瓶等。学生预备每个小组预备(4人一组):保鲜袋4个、扇子1把、气球4个、海绵1块、粉笔1支、枯燥的碎砖块1块、混泥土1块、乒乓球一个、水槽1个、套有气球的矿泉水瓶1个、烧杯1个、锥子1个。课时安排:本课教学时间为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猜谜引入1、谈话:你们喜爱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看谁会猜“奇异奇异真奇异,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打一四周的事物。2、谈话: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用四周的材料来理解我们四周的空气。(板书课题:四周的空气) 猜谜依
4、照儿童的好奇心、好胜心,设计猜谜的方式作为教学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找空气活动1:用保鲜袋搜集空气。用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1、谈话:老师在每个实验桌上预备了几个袋子,你们能不能抓住一袋空气?在搜集的过程中,运用我们学过的观察方法,细心观察空气。2、提咨询:刚刚同学们抓了空气,确信有特别多的发觉,谁来说说,你们都发觉了空气的那些特点?3、谈话:拿出你们的1号实验盒。你们能利用里面的气球、扇子感受空气的存在吗?4、谈话:说说本人的体会和发觉。(板书: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能流淌)1、尝试找空气;2、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空气;3、简单描绘本人的观察结果。4、学生利用器材自主探究;感受、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2 年教科版 科学 我们 周围 空气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