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主观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深圳教师招聘考试内部资料主观题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23深圳教师招聘考试考前辅导内部资料 班别: 主观题专项班 科目: 教综主观题 第六模块 德育一、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规律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即道德结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因是互相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结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重要特点:具有引导性、目的性
2、和组织性。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重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德育过程是德育和儿童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盼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关键在于儿童思想内部矛盾的转化。(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和矫正训练的的过程。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二、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
3、的、德育目的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定。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原则有:(一)导向性原则1、定义: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抱负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对的的方向发展。中小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少社会经验与辨认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2、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规定:坚定对的的政治方向。德育目的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规定。要把德育的抱负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二)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1、定义: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
4、结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2、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规定: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原则1、定义:尊重学生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规定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规定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规定一个人,也要尽也许地尊重一个人。”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规定是:爱惜、尊重和信赖学生。规定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规定,要做到合理对的,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规定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规定要认真执行。(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
5、性原则1、定义: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规定发展。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规定: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五)因材施教原则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结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性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规定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
6、年龄特性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六)课堂与生活相结合/知行统一原则1、基本涵义该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德育时,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把提高结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规定(1)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结识。(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加深结识,增强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对学生的评价和规定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七)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既要通过集体的力量教育个别学生,又要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集体,把集体教育和
7、个别教育辩证地统一起来。贯彻这一原则的规定:1、努力组织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2、充足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3、加强个别教育,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规定:1、要对的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2、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楷模教育引导学生。3、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4、要进行必要的纪律约束。(九)长善救失/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足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悲观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贯彻这一原则的规定: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规定学生对的结识自己。3、要根据学生特点,因势
8、利导,化悲观因素为积极因素。三、德育方法德育方法是为达成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涉及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我国中小学德育方法重要有:(一)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结识、形成对的观点的方法。说服涉及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定: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二)楷模法楷模法是以别人的崇高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楷模涉及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楷模等。运用楷模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定:选好学习的楷模激起学生对楷模的敬慕之情引导生用
9、楷模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三)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涉及: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定:坚持严格规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检查和坚持(四)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陶冶涉及: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运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规定: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五)品德评价法重要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认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克制,促使其良好品德形成发展和防止、克服不良品德滋长的方法。品德评价的方式有表扬与奖励、批评与处分、评选竞赛和操行评
10、估。 (六)指导修养法指导修养法师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使品德不断完善的德育方法。品德修养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己提出任务,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并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严格按照道德规范规定自己,不断发展自身品德。教师要充足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努力提高他们的修养能力。品德修养涉及: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和慎独(慎独是指一个在单独活动、无人监督、也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即使有许多不良诱因,仍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坚持道德行为。这是锻炼自我督促、自我调控能力极为有效的方法,也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指导学生自我修养要注意以下规定:1激发学生自我修养的愿望
11、2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品德评价4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四、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楷模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处罚等。(一)有效地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1.呈现证据注意点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佳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当积极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
12、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2.说服注意点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爱好,然后再用充足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当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规定。(二)树立良好的楷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测、模仿而完毕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测、模仿楷模的行为而习得。(三)运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
13、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运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四)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通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干形成清楚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处罚奖励和处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并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地。五、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一)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1、向学生提出的活动任务要与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指导,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三)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锻炼措施(四)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