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福建理综化学试题赏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福建理综化学试题赏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4年高考福建理综化学试题赏析6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之一 赏析:考察生活化学知识。生石灰没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有些盐类有毒,不能用作调味品;铝可以与乙酸反应,铝罐不能久盛食醋;小苏打是NaHCO3,是面包发酵的主要成分。选择D。7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 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 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 赏析:考察乙醇知识。乙醇与乙醛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选择C。8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只滴
2、加氨水鉴别NaCl、AlCl3、MgCl2、Na2SO4四种溶液B将NH4Cl溶液蒸干制备NH4Cl固体C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D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 赏析:考察实验基本操作。氨水与AlCl3、MgCl2都生成白色沉淀,NaCl、Na2SO4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NH4Cl溶液蒸干过程会分解;酒精与水互溶。溶液没有丁达尔现象,胶体有,可鉴别。选择D。9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YZNaOH溶液Al(OH)3稀硫酸KOH溶液SiO2浓盐酸O2N2H2FeCl3溶液Cu浓硝酸A B C D 赏析:考察物质反应情况。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3、即可以与NaOH反应,又可以与硫酸反应;二氧化硅可以与KOH反应,不能与HCl反应;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氢气反应,常温下不反应;Cu与氯化铁反应,也与浓硝酸反应。选择B。10下列关于0.10 molL1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B25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 + c(H+) = c(OH) + c(HCO3) + 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 赏析:考察碳酸氢钠的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4、=NaHCO3;加水稀释,促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虽然Kw不变,n(H+)与n(OH)的乘积变大。电荷守恒关系为c(Na+) + c(H+) = c(OH) + c(HCO3) +2 c(CO32);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CO3)减小。选择B。11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 Cl2 = 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 e = Ag + 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赏析:考察原电池原理。Ag为负
5、极,AgeCl=AgCl;氯气为正极,Cl22e=2Cl,阳离子与HCl直接反应形成沉淀,氢离子进入正极区,负极区盐酸浓度减小,正极区盐酸浓度增大;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不会改变,HCl与NaCl的作用都是作电解质,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反应的氯离子减少0.01mol,氢离子进入正极区,减少0.01mol。选择D。12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100c(N2O)/molL1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
6、0.0100.000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1、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1c2) 赏析:考察速率原理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根据分解原理2N2O2N2O2,增大C(N2O),反应速率增大,缩短了达到平衡的时间,半衰期所需要的时间缩短,考虑速率先快后慢,半衰期所需要的时间缩短应该成曲线下降,而不是直线下降。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转化率降低,平衡后浓度关系,c1c2。选择B。23(15分)元素周期表中第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广泛的。(1)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7、2)能作为氯、溴、碘元素非金属性(原子得电子能力)递变规律的判断依据是 (填序号)。aCl2、Br2、I2的熔点 bCl2、Br2、I2的氧化性cHCl、HBr、HI的热稳定性 dHCl、HBr、HI的酸性80,通电室温,KCl(3)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3晶体: NaCl溶液 NaClO3溶液 KClO3晶体完成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2O = NaClO3 + 。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3晶体而无其它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4)在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 1 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的相对大小如右图所示。D是
8、 (填离子符号)。B A + C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用离子符号表示)。赏析:考察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非金属性比较、电解方程式配平、反应类型、溶解度原理、和热化学方程式。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是F,能够说明非金属性强弱的可以是氧化性置换能力和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电解总方程式用电子守恒法配平;NaClO3KClO3是复分解反应,KClO3能够析出晶体是因为其溶解度小,根据图像,A是Cl,B是ClO,C是ClO3,3ClO(aq)=2Cl(aq)ClO3(aq)根据盖斯定律,H=602+(63-6)=117kJmol1。+927(1)(2)bc(3)NaCl + 3H2
9、O = 1NaClO3 +3H2; 复分解反应;KClO3溶解度小。(4)ClO4;3ClO(aq)=2Cl(aq)ClO3(aq) H=117 kJmol1。24(15分)铁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1)右图是实验室研究海水对铁闸不同部位腐蚀情况的剖面示意图。 该电化腐蚀称为 。图中A、B、C、D四个区域,生成铁锈最多的是 (填字母)。(2)用铁皮制取铁红(Fe2O3)的部分流程示意图如下:I空气、水、废铁皮一定条件HNO3、60分离废铁皮含有Fe(NO3)2的溶液未反应的铁皮NH4NO3溶液Fe2O3nH2O铁红分离 步骤若温度过高,将导致硝酸分解。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中
10、发生反应4Fe(NO3)2 + O2 + (2n + 4)H2O = 2Fe2O3nH2O + 8HNO3,反应产生的HNO3又将废铁皮中的铁氧化成Fe(NO3)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生产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是 (任写一项)。(3)已知t时,反应FeO(s) + CO(g) Fe(s) + CO2(g)的平衡常数K=0.25。 t时,反应达到平衡时n(CO)n(CO2) = 。若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0.02 molFeO(s),并通入x molCO,t时反应达平衡。此时FeO(s)的转化率为50%,则x = 。 赏析:以铁及其化合物为材料考察化学基本理论。涉及电化学腐蚀
11、、反应原理、氧化还原、绿色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计算等知识。从腐蚀图像分析,电解质溶液是NaCl,中性条件,是吸氧腐蚀,腐蚀最大的区域是与海水、氧气接触最大的区域,是B区;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NO2O22H2O;铁与稀硝酸反应,根据流程有NH4NO3产生,化学方程式为:4Fe10HNO3=4Fe(NO3)2NH4NO33H2O;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主要是NONO2HNO3,减少了污染,硝酸可以循环使用,原子利用率高;根据平衡常数,K=0.25,n(CO)n(CO2) =4;=0.25,x=0.05mol。(1)吸氧腐蚀;B;(2)4HNO34NO2O22H2O; 4Fe10HNO3=
12、4Fe(NO3)2NH4NO33H2O;使用空气与水,NO会转化成硝酸,硝酸可以循环使用。(3)4;0.05。25(15分)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采用右图装置(实验产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中有Na2S2O5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 + SO2 = Na2S2O5。(1)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要从装置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 。(3)装置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 (填序号)。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Na2S2O5溶液于水即生成N
13、aHSO3。(3)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填序号)。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3)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3)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一定条件、淀粉溶液用0.01000molL1标准I2滴定 盐酸蒸馏葡萄酒样品100mL馏分溶液出现黄色且30s内不褪色(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 I2 + 2H2O = H2SO4 + 2
14、HI) 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赏析:考察化学实验,是以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为基础的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装置I用于制备二氧化硫气体,Na2SO3H2SO4=Na2SO3SO2H2O;装置制备焦亚硫酸钠,考虑析出的晶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装置是除去尾气二氧化硫,最合适的装置是d,即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又可以防倒吸;证明NaHSO3溶液中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可以测定PH值,和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选择
15、ae;检验Na2S2O5晶体被氧化实质上是检验Na2SO4的生成。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HCl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被氧化。Na2S2O5溶液于水即生成NaHSO3,与HCl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收集的馏分就含有二氧化硫,根据关系式:Na2S2O52SO22I2,则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为0.0100025.00103264=0.16g/L;若有部分的HI被氧化,则消耗的二氧化硫增加,消耗的I2减减小。(1)Na2SO3H2SO4=Na2SO3SO2H2O;(2)过滤;(3)d(3)ae(3)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HCl酸化,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被氧化.(5)0.
16、16,偏低; 31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右图所示。(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键和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该晶体的天然矿
17、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在古地壳中被发现。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NH4BF4含有 mol配位键。 赏析:考察物质结构,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式、化学键、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分析、杂化类型、反应条件、配位键分析。B位于第2周期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1, 形成的六方相氮化硼,每一个B与3个N原子相连,每1个N原子与3个B原子相连,形平面三角形,向空间发展成层状结构。六方相氮化硼,不含键,只含键,层与层之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在一起;B原子的电子全部成键,能源自由移动
18、的电子,不导电。立方相氮化硼每个B原子与4个N原子相连,每个N与2个B原子相连,构成正四面体,向空间发展形成网状结构。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由于六方相氮化硼比立方相氮化硼稳定,所以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高温高压。根据配位键理论,NH4BF4有1个NH和一个BF属于配位键。(1)1s22s22p1 (2)b、c (3)平面三角形 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4)sp3 高温、高压 (5)2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叶酸是维生素B族之一,可以由下列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1)甲中显酸性的官能团是 (填名称)。(2)下列关于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名称)。a分子中
19、碳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是75 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属于苯酚的同系物(3)丁是丙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丁的结构简式为 。a含有H2N-CH-COOH b在稀硫酸中水解有乙酸生成(4)甲可以通过下列路线合成(分离方法和其他产物已经略去):步骤的反应类型是 。步骤和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 。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NHCOOH 赏析:以叶酸的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甲中,NH2呈碱性,COOH呈酸性;乙中,分子式为C7H6N4,C、N原子个数比为7:5,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既能与HCl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不属于苯酚的同系物;丁步骤1是取代反应,步骤也是取代反应,步骤是氧化反应,步骤是水解反应。步骤和在合成甲过程中的目的是保护羟基不被氧化。戊的结构简式是 。丁按题意是氨基酸,能够水解成乙酸,说明有CH3COO,按等效替换原理,丁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COOHNH2 (1羧基CH3COOCH2CHCOOHNH2(2)ac(3)(4)取代反应 保护氨基不被氧化稀H2SO4加热CH3CONHCOOHH2OH2NHCOOHCH3COOH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