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doc
《五下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品德与社会集体备课.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下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一、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力求做到教为学服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课前准备: 录像片、多媒体课件及有关文字资料;食品包装袋;每小组一份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猜:食物从哪里来 说到美食,每年最丰盛的一定是年夜饭。大家看-
2、出示CAI课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享受着丰富的佳肴)这顿美食你们感不感兴趣呀?你们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美食呢? 引导观察:同学们,你们餐桌上的食物可真丰富啊!可是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来自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它们的家吧!(出示一组农作物的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小结:看到这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活蹦乱跳的鱼虾,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米饭,大家有没有想过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新授 1.了解农业 老师这里有个录像片请同学们看一看。(放一段农业生产活动的录像片。) 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生回答: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 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 其实
3、,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请同学们看 大屏幕。(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教师介绍农业的种类 2.算一算:民以食为天 让我们来看看农民一年要为我们种植多少粮食?大家来算一算,一个人大概每天要消耗0.4公斤粮食,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请你们算算我国人民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要是一个月、一年呢? 小结:由此数字,我们也可以想像到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等每日的需求量也是大得惊人呀!宋庆龄奶奶曾经说过:“稻穗比金子还宝贵。中国人
4、口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如果年年五谷丰登,人民便可丰衣足食了”。“民以食为天”,是农业支撑了这片天啊! 3.找一找:生活中的农业 分小组探究农业与吃、穿、住、行的关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产品和农业有关。 教师分组提要求:组长组织大家积极讨论,每个同学都要踊跃发言,记录员将说到的农产品进行记载。(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讨论完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提要求:发言的小组声音要大,让每个同学和老师都听见,如果是探讨相同话题的小组,要特别注意,你的记录里,别人谈到的要打个勾,以便待会交流的时候不重复,其他小组的同学就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他们交流了多少种。 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小组的学习,大家的
5、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的确,我们生活的吃、穿、住、行等等各方面都和我们的农业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正如你们说到的这些,因此在我国的国徽上有(学生说:谷穗)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4.看一看:各行各业离不开农业 出示课件:“不仅日常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指名读) 观看录像片:(皮鞋的制作过程) 教师:农作物可以制成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为很多行业提供了原料, 你能将下面的农产品为其他行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制成的产品联系起来吗? 出示课件:(教材42页,各行各业离不开农业)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使我们了解到,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板
6、书:各行 各业) (三)总结升华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对农业和农业劳动者一定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化作一句话告诉大家吧! 2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四、板书设计: 我们的衣 食之源各行 农业 各业住 行 第二课农业大家庭 教学内容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4356页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目标态度:懂得珍惜土地、体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愉悦,从而形成对待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能力: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7、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知识: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教学重点知道土地对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知道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不违农时”的含义;了解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养成调查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倾听节约粮食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业
8、大家庭。(二)赖以生存的土地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地形、土壤方面的资料,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1.(自读“我国的土壤”,了解我国有哪几种土壤?分布在什么地区?各有什么特点?适合种植什么?)(东北地区:黑土地 十分肥沃 水稻、黄豆、玉米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土质松散、流失严重 小麦、花生、棉花、谷子、土豆南方丘陵:红土地 酸性土壤 茶叶、柑橘、松树、荔枝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2.“土地资源的多少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由多变少,也可以由少变多。”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试试看能否对照由多变少的原因列出由少变多的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将结果填在44页空框内。(三)一方水土,一方
9、物产1请四位同学代表书上的四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东北平原:小麦 青藏高原:青稞、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鱼米之乡“油菜花、稻米、茶叶、菱角、莲蓬 云南:药材之乡、橡胶园地 黑龙江:小麦、玉米、甜菜)2组织同学讨论交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内涵)小结:不同自然环境下人们生活习惯、特点不同,与不同地区的不同物产有着很大关联。(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作物也会有不同。)3让学生汇报调查到的家乡的农业活动及特点。教师总结: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北方:小麦、玉米、谷子、土豆、大豆;南方:稻米)4.交流:你的家乡在哪里?气候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农作物?将交流结果填在47页空框内。(小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 社会 集体 备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