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长春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长春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同步练习 基础知识达标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_?悠悠。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 天下英雄谁敌手?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 千古兴亡多少事?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根据理解回答问题。6. 对上面两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风豪放,于三问三答、回环往复中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时的爱国情怀。21cnjycom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永遇乐京口
2、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对三国时的英雄孙权的赞美,讽刺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抒发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C.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是相应的。D.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是怀古伤今的千古绝唱,但写法各异。前者风格明快,后者沉郁顿挫,由此可见辛词的丰富多彩。7. “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课后能力提升8. 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9. 从炼字角度赏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10这宋词表达诗人渴望_的愿望。参考答案基础
3、知识达标1.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2.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3. 年少万兜鍪4.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6.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孙权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7.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或“中国”。 课后能力提升8. 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9. 句中的“望”和“满”两字用得及其传神,“望”是动词,因词人身在高处,且所关注的是中原广袤的失地,所以只有用“望”字才能准确地表现他的阔大胸襟和豪迈气概;“满”是形容词,意为“全部充实;到达容量的极点”,它既交代了“望”的结果,有与作者心之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揭开了词人胸中的郁积,使其不禁兴起了对“千古兴亡”的感慨。10. 恢复中原、收复失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宋词二首 2018 年级 语文 下册 宋词 南乡子登京 口北 固亭有怀 练习 长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