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pptx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ppt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入导入破阵子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南宋:辛弃疾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名。可怜白发生!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雄心,也抒发了报国无门、,也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壮志难酬的悲愤悲愤。永遇乐京京口口北北固固亭亭怀怀古古学习目标1、文中写了那些人?那些事?作者通过这些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思想
2、感情?2、文中用了那些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手法有何作用?3、什么是怀古咏史诗?如何鉴赏怀古咏史诗?解 析 题 目解 析 题 目永永遇遇乐乐 京京口口北北固固亭亭怀怀古古词牌名,又名词牌名,又名 永遇乐慢永遇乐慢消息消息,原是宋代的宫廷,原是宋代的宫廷乐。用于祝寿宴会等喜庆场合的宫廷音乐,可能很乐。用于祝寿宴会等喜庆场合的宫廷音乐,可能很早就传人民间,北宋时已被文人用为词调。早就传人民间,北宋时已被文人用为词调。登临地点。登临地点。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长江口而得名。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北
3、固山上北固亭,原名北顾亭,取其不忘中原北固山上北固亭,原名北顾亭,取其不忘中原之意。之意。怀古,所写内容的怀古,大多怀古,所写内容的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知 人 论 世知 人 论 世辛弃疾(辛弃疾(11401140年年5 5月月2828日日12071207年年1010月月3 3日),原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词中之龙龙”之称。与苏轼合称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济南二安”。
4、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开禧三年(12071207年)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年)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谥号“忠敏忠敏”。知 人 论 世知 人 论 世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
5、备受排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
6、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知 人 论 世知 人 论 世写写 作作 背背 景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65岁了,辛弃疾从岁了,辛弃疾从4242岁到岁到6060岁一直岁一直过着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tu胄胄zhuzhu起用,任浙江东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
7、知府。1204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写下的。知 人 论 世知 人 论 世写写 作作 背
8、背 景景 年逾花甲的辛弃疾以为终于可酬抗金之宿愿,可惜实际上韩侂年逾花甲的辛弃疾以为终于可酬抗金之宿愿,可惜实际上韩侂胄只是利用他元老重臣的身份及主战派的名号作为个人建功立业的胄只是利用他元老重臣的身份及主战派的名号作为个人建功立业的棋子而已,北伐大计仍不能如稼轩所愿。棋子而已,北伐大计仍不能如稼轩所愿。由此,辛弃疾一方面在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熊熊燃起恢复中原由此,辛弃疾一方面在紧锣密鼓的北伐声中熊熊燃起恢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又苦闷于政治斗争的险恶、叹息于自身无可的壮志豪情,另一方面又苦闷于政治斗争的险恶、叹息于自身无可奈何的孤危、忧心于韩伉胃轻敌冒进的作为。内心矛盾交织、忧思奈何的孤危、
9、忧心于韩伉胃轻敌冒进的作为。内心矛盾交织、忧思深远的他登上京口北固亭怀古思今,抒发其复杂又真挚的情思,成深远的他登上京口北固亭怀古思今,抒发其复杂又真挚的情思,成就了这首气魄雄大而又悲壮苍凉的佳作。就了这首气魄雄大而又悲壮苍凉的佳作。永遇乐永遇乐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辛弃疾 千古千古千古千古/江山,英雄江山,英雄江山,英雄江山,英雄/无觅无觅无觅无觅/孙仲谋孙仲谋孙仲谋孙仲谋/处处处处。舞榭。舞榭。舞榭。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歌台,风流总被歌台,风流总被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雨打雨打雨打/风吹风吹风吹风吹去去去去。斜阳斜阳斜阳斜阳/草
10、草草草树树树树,寻常,寻常,寻常,寻常/巷陌巷陌巷陌巷陌,人道人道人道人道/寄奴寄奴寄奴寄奴/曾曾曾曾住住住住。想。想。想。想/当年,金戈当年,金戈当年,金戈当年,金戈/铁马,气吞铁马,气吞铁马,气吞铁马,气吞/万里万里万里万里/如如如如虎虎虎虎。元嘉元嘉元嘉元嘉/草草,封草草,封草草,封草草,封/狼居胥(狼居胥(狼居胥(狼居胥(xxxx),),),),赢得赢得赢得赢得/仓皇仓皇仓皇仓皇/北北北北顾顾顾顾。四十三。四十三。四十三。四十三/年,望中年,望中年,望中年,望中/犹犹犹犹记,烽火记,烽火记,烽火记,烽火/扬州扬州扬州扬州路路路路。可堪。可堪。可堪。可堪/回首,佛回首,佛回首,佛回首,佛
11、(b)(b)(b)(b)狸祠下,一片狸祠下,一片狸祠下,一片狸祠下,一片/神鸦社神鸦社神鸦社神鸦社鼓鼓鼓鼓。凭。凭。凭。凭/谁问:廉谁问:廉谁问:廉谁问:廉颇颇颇颇/老矣,尚能老矣,尚能老矣,尚能老矣,尚能/饭饭饭饭否否否否?初读课文,疏通文意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觅:寻找寻找风流 英雄业绩英雄业绩金戈 精锐部队精锐部队寻常 普通普通草草 草率草率赢得 落得落得可堪 不堪,哪堪不堪,哪堪疏通文意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
12、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佛狸祠里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廉颇将军年老,饭量可还好吗?理 解 典 故理 解 典 故1 1、典制和掌故;、典制和掌故;2 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3 3、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所谓所谓用典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
13、以抒发情怀,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用典”。恰当地用。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再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再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文中写了那些人?那些事?请在文中一一找出?(用原文回答)2、作者通过这些人和事想要表达怎样思想感情?结合课下注释,请完成以下表格(自主思考两分钟,小组内讨论五分钟,再到
14、黑板上展示)原文原文 人物人物概括内容概括内容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原文原文人物人物 概括内容概括内容情感态度情感态度 答案展示“千古江山,英雄无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觅孙仲仲谋谋处,舞榭歌台,舞榭歌台,风风流流总总被雨吹去。被雨吹去。”“斜阳草树,寻寻常巷陌,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人道寄奴曾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赢得得仓仓皇北皇北顾顾。”“佛狸祠下,一片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鸦社鼓。社鼓。”“凭凭谁问谁问:廉廉颇颇老矣,老矣,尚能尚能饭饭否?否?”孙权孙权刘裕刘裕刘刘义义隆隆拓跋拓跋焘焘廉廉颇颇孙权孙权在京口建都击击败败曹操,建太平曹操,建太平伟伟业
15、业。刘裕刘裕京口起事,北伐北伐收中原,气收中原,气势势如虎如虎。刘刘义义隆北伐,因草隆北伐,因草率而率而败败北北。拓拔拓拔焘击败焘击败宋宋文帝文帝廉廉颇虽颇虽老仍不忘国老仍不忘国。赞叹赞叹、惋惜惋惜赞叹赞叹、惋惜告诫当当权者忧虑、悲愤悲愤理 解 典 故理 解 典 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理 解 典 故理 解 典 故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想当年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
16、气吞胡虏。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兵强马壮的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辛弃疾远在乾道元年(11651165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北伐年)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北伐应取道山东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韩侂胄急于北伐,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略意图就能被采用
17、的意思。理 解 典 故理 解 典 故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思考思考思考思考: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孙权和刘裕?和刘裕?和刘裕?和刘裕?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建功立业令人仰慕理 解 典 故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