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课件.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7.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 课件.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法制和法治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法治是法的统治,指法在国家治理中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同等地遵守和服从法律。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法制是以法来管制,指以既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工具来实施管制。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7.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2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坚持依法治国的要求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中国实际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习近平强调,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
4、国工作?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原 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总目标:(2)具体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
5、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818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建立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和完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274件、行政法规700多部、地方性法规12000多部、行政规章11000多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还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进入新时代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法律规范体系8181法治实施体系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完善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确保法律全面有效实施。8181法治监督体系要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穿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强化监督责任,提高监督实效。8181法治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
7、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和坚实的物质经费保障。党内法规体系治国必先治党,党内法规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中国共产党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察委员会司法机关社会和公民全面依法治国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对不同主体的要求依法执政,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坚持依法治国的要求1、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因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
8、标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材料: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是依法治国的迫切需要。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和各方面,履行决策法定程序,增强公众参与实效,提高专家论证质量,坚持合法性审查,防控决策风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规范的程序、科学的决策维护重大公共利益、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9、幸福感、安全感。探究:谈谈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什么原则,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2)要求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1)原因二、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2)要求(1)原因人民是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精品资料 新高考政治精品专题 高中政治解题指导 高中政治课件 高中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精品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