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开题报告.doc





《中厚板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厚板开题报告.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厚板开题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中厚板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机理研究 学 院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应2008-02 学生姓名 向 欣 学号 2008540144 指导教师 阳 辉 2012年 3 月 4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
2、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本课题目的及意义 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50多年间,随着各种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建设,城市公共建设,公路与铁路建设,油气输送管道建设等促使中厚板的需求急剧增长。同时我国中厚板在生产技术方面得到很大提高,着力开发各种高端品种。然而在很多地方还是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是技术装备方面存在不足,如:大多数轧机宽度尺寸偏窄,老生产线加热方式落后
3、,自动化水平偏低,控轧控冷技术不完善及检测手段不完备等。其次是主要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如:生产工艺水平不高,表面质量、焊接性能、板型等诸多问题。针对上述现状,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在中厚板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研究中,须加强中厚板生产的机理研究,精确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轧制与再结晶行为,相变组织的研究,进一步提高中厚板的技术要求和改善组织性能,同时研制新产品,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使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1。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1.2.1我国中厚板轧机分类 1 21 类:4。3 m和5 m高水平轧机;2 类:以3。5 m为代表的中等水平轧机;3 类:2.3、2。8 m老旧轧机。但近来,某些
4、厂家新上的宽度在3.5 m 范围内的中厚板轧机,装备水平也较高.2008 年我国中厚板轧机达到59套,产能5553 万t/a。其中:5000 mm 轧机3 套,490万t/a;40004900 mm 轧机8 套,1030 万t/a;35003800mm 轧机19 套,2025 万t/a;28003000 mm轧机13 套,1239万t/a;2300mm 轧机16套,769万t/a。到2011 年我国中厚板轧机产能将达到6 5007 000 万t/a。1。2。2轧机类型中厚板轧机有4 种类型3 :二辊可逆式轧机、三辊劳特式轧机、四辊可逆式轧机和万能式轧机.1)二辊可逆式轧机。由1 台或2 台直流
5、电机驱动,采用可逆、调速轧制,通过上辊调整压下量(轧制中心线改变了),得到每道次的压下量.2)三辊劳特式轧机.由上下2 个大直径轧辊和1 个小直径的中间轧辊组成.由1 台交流电动机通过减速机、齿轮座、万向接轴转动上下2 个大直径轧辊。中间轧辊无动力(惰辊)且可上下移动(升降),其转动靠上、下辊摩擦带动。3)四辊可逆式轧机。由一对小直径的工作轧辊和一对大直径分别位于工作辊上下的支撑轧辊组成.通常由直流电机驱动工作辊。因此,工作辊直径可以比三辊劳特式轧机的中辊直径更小,可进一步减小轧制压力,提高辊系刚性及咬入能力,故这种轧机是生产中厚板的首选轧机。4)万能式轧机。万能式轧机是在二辊可逆式轧机、三辊
6、劳特式轧机和四辊可逆式轧机的进口一侧配置一对立辊或进、出口两侧各配置一对立辊轧机。设置立辊的原意是生产齐边钢板,后续不用切边,提高成材率和生产率。1。2.3我国中厚板轧机采用的新工艺我国中厚板轧机经过近些年来的改造和引进,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如在大多数轧机上普遍采用了液压AGC 和轧机过程控制系统,部分轧机已经采用立辊轧机的AWC、工作辊弯辊技术及CVC 技术等。特别是宝钢5000、沙钢5000、鞍钢5500 宽厚板轧机,均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轧机新技术。以宝钢5000 mm轧机为例,采用的新技术如下56:1)采用了高水平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如在置于精轧机后的加速冷却装置上采用喷射冷却
7、和层流冷却组合形式,使其可实现直接淬火(DQ),具有冷却速率调节范围广和高冷却速率等特点。2)采用了多功能厚度控制技术。如高精度多点式设定模型、厚度液压自动控制(AGC)(包括高响应液压AGC、监控AGC、绝对AGC 技术等)、近距离布置的射线测厚仪,可以生产变厚度(LP)钢板。3)采用MAS轧制法与近距离布置的立辊相结合,立辊采用宽度自动控制(AWC)短行程(SSC)技术,进行平面形状控制,可大幅度提高成材率和钢板宽度控制精度。4)采用了连续可变凸度(CVC)和垂直面双轴承座工作辊弯辊系统(WRB)配合的板形控制技术,可实现板凸度和板平直度的综合控制,有利于提高钢板的成材率和厚度的均匀性。1
8、.3国外研究现状分析1.3。1国外中厚板轧机世界上中厚板轧机已普遍加大。早期,从2300mm增至2800mm, 50年代, 以美国4064mm轧机为典型代表, 因受铁路运输超宽的限制,普遍发展4m上下的轧机,60年代,中厚板轧机的优势被日本所夺取,4790mm轧机成为典型代表。为满足船用和臂用板需要,意大利、南朝鲜和日本先后建成8套4700mm级的轧机,其中7套均为高产量的双机架轧机,70年代开始, 以日本5500mm轧机为典型,5m级轧机世界上有13套, 其中日本5套、苏联3套、美国2套、德国2套、法国1套.而日本在1970、1977两年中就投产了3套5500mm轧机。目前世界上有5500m
9、m轧机4套, 主要是满足直径1626mmUOE大口径焊管和大型船舶需用特宽板,以及一些特大单重用板的要求。轧机不晰增大尺寸,不单纯是为增加板宽和增大生产能力的问题, 而是包含着钢板质量等许多有利的技术经济问题.因此,8O年代又接连建造了3套5级轧机。7轧机性能普遍提高。首先,轧机的刚度系数已由5090kNmm提高到8000kNmm以上,有的已高达10000kNmm以上,单位辊身长度的轧制力由10kNmm提高至20kNmm以上,轧制速度由4ms提高至75ms。由手钢板宽度的增加、钢板强度的增高,压下量的加大, 特别是实现控轧后, 轧制力已成倍增大。如德国迪林根厂4300mm轧机的最大轧制力已达9
10、0900kN。瞬时过载最大轧制力为105000kN。日本水岛厂5490mm和大分厂5500mm 2套轧机的最大轧制力也达到100000kN。轧机已普追采用液压AGC,多教采BISRA AGC和FF AGC系统, 以厚定计模型(GMS)为基础进行绝对值控制,使控制功能和精度大为提高.目前轧制板长增加,液压AGC已成为中厚板轧机上设为关键的装置。横向板厚控制除了加大支承辊直径和原始辊型以外, 至今还没有一项比较成熟的装置问世.日本和歌山厂采用过VC辊,但没有长期的考验。福山厂开发了1套4700mmHCW型轧机,正在试用中。君津厂改造的1套4724mmPC轧机也在试用之中。日本,德国及法国等板生产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厚板 开题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