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同步练习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典常谈基础知识练习一、作者常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 ,号 ,后改名自清。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代表作有 、 、 等。二、作品内容经典常谈分 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 、周易、尚书、 、三礼、春秋三传、 、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1、说文解字第一 一、填空题1.仓颉泄漏了天机,却将人教坏了。所以他造字的时候,“_”。2.仓颉造字的传说,_末期才有。3.荀子解蔽篇说:“好书者众矣, _,一也。”4.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_七章,赵高作了_六章,胡母敬作了_七章。5.古代书写文字的方法,除“_ ”和“铸”外,还有“
2、书”和“_”,因用的材料而异。二、选择题1、说文解字是( )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A、文学B、言学C、史学D、文字学2.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汉 许慎 B.秦 许慎 C.汉 仓颉 D.远古 仓颉3.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 )来编排的汉语字典。A.首 B.节 C.体 D.别4.说文解字全书囊括了( )个部首,收录了( )多个汉字A.40 8000 B.450 8000 C.540 9000 D.450 90005.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下列不属于造字条例的是( )A.象形 B.事 C.意 D.注2.周易第二一、填空题1.讲五行的经典有_洪范,讲八卦的经典有_。
3、2.八卦相传是_画的。3.“易”有三个意思:简易,_,不易。4.周易现在已经变成了经_典的第一部。二、选择题1.儒家将周易分为( )( )两个部分。A.易经B.经 传 C.书 传 D.易 传2.易经中象辞有很多言语和( )一书相近。A.孟子B.尚书C.论语D.礼记3.( )是最重要的一部易传。A.系辞 B.文言 C.序卦 D.八卦4、儒家的周易是( )化了的。A.文学 B.政治 C.民俗 D.哲学5.说卦推演卦象,说明某卦的观念象征着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某些事物。譬如,乾卦象征着( )之类。A.天和母 B.天和父 C.天和地 D.地和母3.尚书第三一、填空题1.尚书是中国最古的_的历史。2.记事比
4、较的是_的,记言比较的是_的。3.尚书包括_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4.第一是清初的阎若璩,著_。第二是惠栋,著古文尚书考,两书辨析详明,证据确凿,教伪孔体无完肤,真相毕露。但将作伪的罪名加在梅赜头上,还不免未达一间。第三是清中叶的丁晏,著尚书余论,才将真正的罪人王肃指出。千年公案,从此可以定论。二、选择题1.尚书的主要思想其实就是( ),在上古时期,统治者们只要搬出“上天”和“先祖”来,就能让臣民信服,能够有效地解决纷争。A.“鬼治主义” B.“礼治” C.“法制” D.“以人为本”2.伪古文尚书是( )末年,魏国的王肃伪作的古文尚书,这部书还带着( )
5、的传。A.汉 鲁恭王 B.三国 孔安国 C.东晋 梅赜 D.西汉 孔安国3.伪古文尚书一直流传到( )初期才被人们识破。A.晋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4.儒家所传的“五经”中,( )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A.周易 B.诗经 C.春秋 D.尚书4.诗经第四一、填空题1.歌谣可分徒歌和乐歌,_随口唱,_随乐器唱。2.今诗经共_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诗,实存三百零五篇。3.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_,小序约出自_。4.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_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甚至断句取义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变本加厉了。5. _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
6、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_、_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二、选择题1.国风是( )的意思。A.国官乐 B.国土乐 C.国祭祀之乐 D.国贵族之乐2.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 )的叫做兴。A.发端B.间C.尾D.题3.诗经中除了风、雅、颂,还有两篇“南”,分别是( )。A.周南 召南 B.商南 召南C.周南鲁南 D.商南 周南5.三礼 第五 “三礼”第五基础练习一、填空1、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的大牌位。代表生命的本源。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2、荀子是大师。
7、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作。3、生万物,是个很古的信仰。这个天是个能视能听的上帝,管生杀,管赏罚。在地上的代表,便是。4、天子,和子孙祭祖先一样。生万物是个事实。人都靠着地里长的活着,地里长的不够了,便闹饥荒;地的力量自然也引起了信仰。天子诸侯祭,祭,都是这个来由。5、王道不外乎,是王道的一部份,按儒家说是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6、老子里攻击礼,说“”;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近来大家攻击礼教,说“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说的。7、教人平心静气,互相和爱,教人联合起来,成为
8、一整个儿。乐有的功用,所以与是相通的。按儒家说,礼、,到头来只是一个道理;这四件都顺理成章了,便是王道。8、孔子教学生要“”;那时要养成一个人才,必需学习这些。9、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已亡佚,和相传都是作的。10、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但多半只是士的礼。可以说是和的混合物;11、周礼却是一套理想的。12、“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论之作;所述的礼制有实施的,也有理想的,又叫作。13、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和四十九篇。后世所称,多半专指说。大戴是;小戴是,戴德的侄儿。相传他们是这两部书的编辑人。但二戴都是的仪、礼
9、专家。二、简答:1、“三礼”指的是那“三礼”?作者分别是谁?2、请同学们谈谈礼记的发展史。6.春秋三传 第六 “春秋三传”第六基础练习一、填空1.“”是古代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都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成了它的专名,便是了。传说这部是作的,至少是他编的。2.但是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3.只是的旧文,不曾掺进手去。4.可是一部,里面所记的,有次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5.书起
10、于元年,到十四年止,共年(西元前七二二四八一);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春秋是我国现存的。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史。6.所记的齐桓公、晋文公的霸绩最多;后来说“”是大义,便是从这里着眼。7.古代史官记事,有两种目的:一是,二是。国语记楚国申叔时论教太子的科目,有“春秋”一项,说“春秋”有的作用,可以戒劝太子的心。8.是第一个开门授徒,拿教给平民的人,也该是他的一种科目。9.、,所谓春秋三传里,所引孔子解释和评论的话,大概就是检的这一些。10.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作用;征实与否,倒在其次。按三传的看法,春秋大义可以从两方面说:其一是:;其二是:
11、。前者是,后者是的程序。这都是。而,也包括在王道里。11.春秋里记灾,表示;记鬼,表示,也还是意思。12.三传之中,公羊、谷梁两家全以为主,左氏却以为主。13.左传这部书,汉代传为鲁国所作。14.左传以外,还有一部分国记载的,汉代也认为所作,称为。后世学者怀疑这一说的很多。15.左传这部书大体依而作;参考群籍,详述史事,征引孔子和别的“”解经评史的言论,吟味书法,自成一家言。16.作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艳”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叙鬼神,预言祸福。这是句公平话。注左传的,汉代就不少,但那些许多已散失;现存的只有晋杜预注,算是最古了。17.作,论到,说“其文缓,其旨远”,
12、“缓”是委婉,“远”是含蓄。这不但是好史笔,也是好文笔。所以左传不但是,也是。18.左传的文学本领,表现在和上。春秋列国,盟会颇繁,使臣会说话不会说话,不但关系荣辱,并且关系利害,出入很大,所以极重辞令。二、简答:1.“春秋”三传指哪三传?作者分别是谁?2.春秋分两个方面分别是什么?7.四书第七四书基础练习一、填空1.五经是、;2.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前二者又简称、,后二者又简称、。3.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题目都出在“”里,而且是的“四书”里。4.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都在里,、是单行的。这些书原来只算是书,朱子原来也只称为“”。5.但最初用力提倡这几种书的是兄
13、弟。他们说:“是的遗书,是初学者的门径。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的程序。6.他们是很推尊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不偏叫作中,不易叫作庸;中是,庸,是。是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7.“六艺”指。大学里教、的道理。所教的都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循序渐进的。程子说是“初学者入德的门径”,就是为此。所以程子举为初学者。8.论、孟虽然也切实,却是“”,浅深先后,次序既不分明,抑扬可否,用意也不一样,初学者领会较难。所以程子放在第二步
14、。9.至于,是的心法,初学者领会更难,程子所以另论。10.但朱子认为,有了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里精微的分别去处;融贯了、的旨趣,也便能领会里的心法。他所以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11.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12.照近人的研究,的思想和文字,很有和相同的地方,大概是的著作。13.是孔子弟子们记的。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儒家称孟子为“”,次于孔子。14.传授心法,正是的根本。将它加在、之后而成“”,朱子死后朝廷将他的“四书”注审定为官书,从此盛行起来。他果然
15、成了传儒家道统的大师了。15.九经:,三礼,春秋三传。16.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8.战国策第八战国策基础练习一、填空1.春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晋国让、三家分了。这些,只得承认了。这是崩坏的开始。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2.、,称为“七雄”。3.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孟子说:“。”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4.那时候君主和大臣都竭力招揽有技能的人,甚至学鸡鸣、学狗盗的也都收留着。这是所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第三 单元 名著 导读 经典 同步 练习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