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文对比阅读 课件(94张PPT).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接中考九年级古文对比阅读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58题(15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1、
2、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任用,选拔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了解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通“弼弼”,辅佐,辅佐诚自古所希 确实,实在确实,实在2、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病复作,则不可救矣C(1)国恒亡 (2)河曲智叟亡以应D(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君谓计将安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治理国家如同治病,病即使痊愈,还应当护理调养。填空 甲文探讨了(甲文探讨了()和)和 ()两个问题,论述)两个问题,论述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是 ()。(3 3分分)造就人才造就人才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治理国家治理国家“吴广素爱人”“项籍少时”比较阅读【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
4、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节选自项羽本纪有删改)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剑一人敌,不足学/不足为外人道也 B虽吴中子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学书不成,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D
5、徒属皆曰:“敬受命/皆已惮籍矣9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2分)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共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况且壮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说狂话,要被灭族的。”项梁因此觉得项羽是个奇才。(每句3分,共6分)结合乙文具体内容说说项羽的性格特征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羁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
6、只要说出两个方面即可,每点2分共4分)对秦的统治,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阅读下面材料,对相关历史人物做简评。陈涉:“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人物评价陈涉:对暴秦的统治不满,有追求平等的思想;项羽:对秦充满仇恨,有灭秦的豪情壮志;刘邦:对秦皇帝充满羡慕之情,流露出对功名富贵的追求2008 南充市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24-27题(10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7、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陶潜,字元亮,年轻的时候志向高远,学识渊博又善于写作。天资聪明而不拘小节,以真性情而高兴。被乡邻所看重。曾写五柳先生传,在里面说:“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阳挡风,旧衣衫穿破了,盛饭的容器屡次空着,却安然自若。”他自己这么说,当时的人也这样说。他的亲戚朋友有时带着酒菜来,陶渊明一点也不推辞。每当喝醉的时候,就舒舒服服地睡觉。从没
8、有高兴或生气的样子,只是见酒就喝,如果没酒,也可以不停地吟诵。他不懂音乐,却有一张素琴,弦也不调音。每当朋友们来喝酒,就弹琴唱歌,说:“只要能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弦
9、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颖脱不羁 ()束缚,约束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停止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分)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1分)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阅读文言文,回答10-13题。(11分)【
10、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岳阳楼记)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轩邈:(2)把:翻译下列语句。(4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上下天
11、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比高远持、执 请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甲】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乙】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评分说明:(2分)每空1分。从【甲】段或【乙】段选文中,选出你喜欢的一个写景的句子,试加以赏析。(3分)思路点拨:最好选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角度赏析(修辞+效果+情感)。示例: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浮动的光比作闪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比作沉下的玉璧,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微波时水面月光和无风时水中月影,表现了迁客骚人在晴天时的喜悦心情。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7分)【甲
12、】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下列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和悦幸福,自得其乐。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只要领会琴中的乐趣,又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乙】文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
13、(之)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注:击:魏文侯的儿子。何如主:怎样的君主。人名,魏国的大臣快走。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 )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当面指责 )不以封君之弟 (用、把、拿 )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同“返”,使返回 )1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今齐地方千里 今
14、齐地/方千里 文侯问于群臣(曰)文侯/问于群臣(曰)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译文: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每句3分,计6分)13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方式相同处: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方式不同处: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规劝结果: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
15、: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阅读两段选文,完成912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乙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
16、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两段文字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注释: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颛(zhun):独一,专擅。乙文译文陈胜称王总共六个月的时间。当了王之后,以陈县为国都。从前一位曾经与他一起雇佣给人家耕田的农民听说他做了王,来到了陈县,敲着宫门说:“我想
17、要见陈胜。”守宫门的长官要把他捆绑起来。经他反复解说,才放开他,但仍然不肯为他通报。等陈王出门时,他拦路呼喊陈胜的名字,陈王听到了,才召见了他,与他同乘一辆车子回宫。走进宫殿,看见殿堂房屋、帷幕帐帘之后,客人说:“多啊!陈涉大王的宫殿深广气派啊!”楚地人把“多”叫做“伙”,所以天下流传“伙涉为王”的俗语,就是从陈胜开始的。这客人在宫中出出进进越来越随便,常常跟人讲陈胜从前的一些事。有人就对陈王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陈王就把来客杀死了。各位陈王的老朋友都自己离开了,从此再没有亲近陈王的人了。第5-7题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比至陈:()(2)或
18、说陈王曰:()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及,等到有人8.甲、乙两段都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甲段叙述重点:陈胜率众起义,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权。乙段叙述重点:陈胜率众起义建立了政权后丧失了民心,丢失了政权。9.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1)成功的原因:顺从民意,深得民心;失败的原因:违背民意,丧失民意。(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要以人为本,
19、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讲诚信;成大事者须得民心。2011年沈阳中考语文文言文真题【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选自出师表)【乙】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
20、岂可不企慕及之?【注释】表:指上表建议。廖立、李严:蜀汉之臣。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参考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蜀汉的丞相,治国也是坦荡无私,公正无偏。他曾经上表皇帝,把廖立、李严两位大臣贬到南中做普通老百姓。廖立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哭着说道我要一辈子呆在南中边地了。李严听到诸葛亮死的消息,居然发病死了。因此史官陈寿说,诸葛亮治理国家,诚心而公正,对国家忠心并有贡献的,就是仇人也奖赏,对触犯国法,不好好工作的,就是亲人也要处罚。爱卿,你们怎么可以不钦慕并赶上他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
21、的词语。(3分)(1)志虑忠纯:(2)悉以咨之(3)严闻亮卒忠诚商议,询问听到,听说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太宗谓房玄龄等曰太守谓谁(醉翁亭记)B.尝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C.立闻亮卒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D.发病而死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陛下(使用)。(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诸葛亮做丞相,非常公平正直。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