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课件: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课标:课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结构1.1.经济政策: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2.社会政策:社会政策:建立建立“福利国家福利国家”3.3.企业经营:企业经营: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经营者革命4.4.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兴起第三产业兴起5.5.增长模式:增长模式:新经济新经济战后战后资本资本主义主义新变新变化的化的表现表现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资
2、本主义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政策。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合的政策。它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实行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实质是实质是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知识梳理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1.原因原因(1 1)惨痛教训: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惨痛教训: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30年代大危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机的教训,放弃自由放任传统。(2 2)现实原因: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现实原因: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3 3)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理论基础:接受凯恩斯主义
3、,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济的政策。(4 4)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实践经验:罗斯福新政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实践经验。家提供了实践经验。(5 5)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科技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美美国国研研制制原原子子弹弹是是在在英英国国、加加拿拿大大的的合合作作下下,调调集集了了1515万万科科技技人人员员,花花了了2222亿亿美美元元。美美国国的的阿阿波波罗罗登登月月计计划划则则费费时时1111年年半半,耗耗资资近近300300亿亿美美元元,动动员员4242万万人人,其其中中包包括括大大批批高高级级科科技技人人员员,2
4、2万万多多家家大大中中小小企企业业和和120120所所大大学学和和实实验验室室。除除了了航航空空技技术术工工程程,其其他他如如环环境境保保护护、海海洋洋开开发发等等更更需需要要有有几几个个国国家家通通力力合合作作才才行行。有有些些项项目目获获利利少少,风风险险大大,预预期期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收益缺乏保障,私人资本集团往往不愿承担。2.2.方式:方式:(1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德英、德)(2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法、日法、日)(3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扩大政
5、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美国)3.3.特点:特点: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在不同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知识梳理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知识梳理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4.4.评价评价(1 1)积极性:)积极性:加强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威;加强了政府的职能和权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 2)局限性:)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
6、义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知识梳理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1.1.原因:原因:19731973年,年,“黄金时代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滞胀”现象。现象。滞胀:滞胀:(1 1)含义:)含义:“生产停滞生产停滞”和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简称。的简称。(2 2)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表现: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3 3)原因:)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具体原因:政府开支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具体原因:政府开支
7、过大,国营企业效益低下;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直接原因: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价格。2.2.表现:表现:发达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发达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但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出现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混合经济”。知识梳理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 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还是后来的“混合混合经济经济”,都是,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
8、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不可能超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义生产方式本身的范围。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它没有也不可能改变私有制、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系,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不平等分配关系。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正是因为这种调节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本矛盾,所以它尽管有用,但起作用也是有限的。1.经济经济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新科技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剧增;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
9、获得巨额利润。2政治政治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战后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导致的贫富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维护政权的分化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需要。3思想思想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人权观念加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欧洲福利国家制度实施的主要原因:知识梳理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6 6、实质:、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分配领域
10、社会化的趋势。7 7、评价、评价(1 1)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和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2 2)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8 8、发展:、发展: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后,为了应对经济的年代后,为了应对经济的“滞胀滞胀”,资本,资本主义国家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主义国家削减了社会福利开支。知识梳理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的发展历程阶段阶段时间时间概念起源概念起源1919世纪中叶世
11、纪中叶成功实践成功实践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罗斯福新政年代罗斯福新政高峰高峰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缩小规模缩小规模8080年代年代知识梳理三、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不正确。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不正确。福利制度虽然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它更多的是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通民众的生活水平,但它更多的是给垄断资本家带来了好处。好处。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福利基金的来源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一部分。当。当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资本主义经济面临危机之时,资本主义国家总是首先减少社会福利支出。因此,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少社会福利支出。因此,资本主义福利
12、制度是垄断资本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一种代价,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按资分配”的制的制度,并不能彻底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基本矛度,并不能彻底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仍然存在,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盾和主要矛盾仍然存在,所以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二战结束后的福利国家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同义语?同义语?知识梳理四、“人民资本主义”1.1.含义:含义: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股票呈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