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共35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共35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短文两篇》复习课件(共35页)--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文言文复习部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1616、短文两篇、短文两篇陋室铭陋室铭爱莲说爱莲说(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关于作者关于作者 “铭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
2、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陋 室室 铭铭刘禹锡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
3、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注释注释】名:出名,有名。名:出名,有名。灵:神异。灵:神异。斯:这。斯:这。惟:只。惟:只。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上:动词,蔓延到。上:动词,蔓延到。鸿儒:博学的人。鸿,大。鸿儒:博学的人。鸿,大。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
4、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素琴:弹琴。调素琴:弹琴。金经:指佛经金经:指佛经 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乱:使动用法,使乱:使动用法,使乱。乱。案牍:指官府文书。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形:形体、躯体。何陋之有:即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何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文意理解文意理解1陋室铭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
5、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惟吾德馨”?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一方面暗示着以暗示着以“君子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一句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君子居之”,即,即开头所说的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惟吾德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惟吾德馨惟吾德馨”仍然是我们仍然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我们更应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应该学习的,我
6、们更应该追求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2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陋室不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请举例分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以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优美表现优美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不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以交往人物交往人物博学表现博学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不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以生活情生活情趣趣的高雅表现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陋室不陋”。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诸
7、葛庐”“子云亭子云亭”有什么有什么作用?作用?参考答案:作者采用参考答案:作者采用类比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人品德高尚。作品主旨作品主旨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歌颂,表达了作者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歌颂,表达了作者高洁高洁傲岸傲岸的情操和的情操和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的情趣。的情趣。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托物言志。2.运用类比手法。运用类比手法。3.以骈句为主。以骈句为主。爱爱 莲莲 说说北宋周敦颐北宋周敦颐周敦颐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
8、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14 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关于作者关于作者 爱莲说爱莲说北宋周敦颐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