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qualities and practical working ability, and strive to build a contingent of league cadres with positive work style and high quality. Hold a regular meeting of the party secretary every fortnightly, arrange the work of the regiment, feedback the student information. Focus
2、 on training junior high school, junior high school secretary of the regiment branch to enable them to raise A firm political conviction, diligent and diligent learning spirit and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work style.岳阳楼记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27:岳阳楼记教师寄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预 习 案【知识链接】1、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
3、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2、背景资料。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
4、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骄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提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怎么停顿。明确:“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或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课文结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写作缘由 记叙属于作文以记之雄伟壮阔岳 概写胜景 描写 阳 气象万千楼 淫雨霏霏:感极而悲 旷达胸襟,远大抱负记 览物之情 描写抒情 春和景明:喜洋洋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胸怀抱负 议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守( ) 霪雨( ) 嗟夫(
5、 ) 浩浩汤汤( ) 日星隐曜( ) 樯倾楫摧( )( ) 岸芷汀兰( )宠辱偕忘( ) 暮冥冥( ) 忧谗畏讥(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百废具兴。 通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_。 3.解释一词多义。(1)和:政通人和( ) 至若春和景明( )(2)通:政通人和( _) 北通巫峡( _)(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_)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空:浊浪排空( ) 长烟一空( )(5)一:一碧万顷( ) 长烟一空( )(6)极:南极潇湘( ) 感极而悲者矣( ) 此乐何极(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或:而或长烟一空(
6、) 或异二者之为( )4.词类活用。(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 ”。“后”:形容词作状语“ ”。5.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气象”,古义: 。今义: 。) (2)微斯人(“微”,古义: 。今义: 。)6.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特殊句式。(1)衔远山,吞长江(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5)吾谁与归?( )7.流传至今的成语。(1) (2) (3) 家长签字:合 作 探 究 案【合作展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释疑1.请同学朗
7、读课文第一段。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_。守,_。政通人和:通, 。和, 。 百废具兴:具, 。增其旧制:制, 。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 。3.概括段意。 4.提问: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在“ ”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_。5.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于观夫巴陵郡胜状:胜状, 。 横无际涯:涯,_。朝晖夕阴: 。晖,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 。前人之述备矣:述, 。备, 。然则北通巫峡:然则, 南极潇湘:极,_。潇湘,_。迁客骚人:迁客, 。骚人,_。得无异乎:得无, 。6.概括段意。 7.提
8、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 ,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 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 _,效果没有这样好。8.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9.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探究质疑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若夫霪雨霏霏:若夫, 。 霪雨, 霏霏, _。连月不开:开, 。 浊浪排空:排空,_。日星隐耀:隐耀,_。山岳
9、潜形:潜形,_。墙倾楫摧:墙, 。楫, 。薄暮冥冥:薄 。冥冥, 。 去国怀乡:去国, 。忧谗畏讥:谗, 。讥: 。满目萧然。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感,_。2.概括段意。 3.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 ”的气氛,因 而悲。精读品析1.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至若春和景明:至若,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 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_。一碧万顷:万顷,_。沙鸥翔集:翔集, 。集, 。 锦鳞游泳:锦鳞, 。岸立汀兰:兰, 。汀, 。 郁郁青青:郁郁, 。而或, 。长烟, 。一空, 。浮光跃金:跃金, 。静影沉璧:壁
10、, 。此乐何极:何极, 。 宠辱偕忘:宠, 。辱, 。偕, 。把酒临风:把, 。临风, 。2.概括段意。 3.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 ”的气氛,因 而喜。4.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 ”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 ”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 自然转入 ,突出全文的主旨。拓展延伸1.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古仁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 。
11、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_。庙, 。堂, 。庙堂,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是进亦忧,退亦忧:是, 。进, 。退,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 。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_。2.概括段意。 _3.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讨论并归纳:内涵是“ _”。4.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 ”,“ ”。后讲“乐”,“ ”。5.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讨论并归纳:“进”指 ;“退”指 。6.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讨论并归纳:指 ,也暗指 ,表示对滕子京的 _之意。7.提问:怎样理解“先
12、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 ”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 。他提倡 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8.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9.课堂小结:课文第一节交代写人背景和作记缘由。字里行间反映了作者的积极的政治态度。接着作者从_、_两个不同角度描定写岳阳楼的美景,“ , ”一句,使我们
13、读者不由联想到,作者是为了由景,写人们的览物之情。第3、4节,作者把形式多样的览物之情概括为极有代表性的两种,即 。这两种,看起来“异”,其实是本质相同的集中议论,两次设问,层层推进地揭示了写作目的,即本文的主题思想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 的“ 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_,_”的阔大情怀和“_,_”的政治抱负。10.课文结构:(1)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2)抓住关键词句,尝试背诵全文: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 者矣嗟夫然则噫检 测 案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汉字注音。zh( )守巴陵 樯倾j( )摧 宠( )辱xi( )忘淫( )雨霏霏( ) 日星
14、隐yo( ) 忧chn( )畏讥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予观夫巴陵胜状( ) (2)浊浪排空( )(3)前人之述备矣 ( ) (4)锦鳞游泳( )(5)登斯楼也 ( ) (6)把酒临风(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B政通人和 北通巫峡C不以物喜 属予作文以记之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下列句中的“以”与“不以物喜”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 B属予作文以记之C以其境过清 D以衾拥覆5用原文语句填空。(1)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_”的旷达胸怀和“_”的政治抱负。(2)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_。(3
15、)概括“迁客骚人”览物而“悲”的句子是:_ _;览物而“喜”的句子是:_ _。(4)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 (5)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6(2016,长春)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前人之述备矣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7(2016,荆州)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其必曰C其真无马邪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
16、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故人耳。(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注释】负:依仗。贻:遗
17、留。规:劝诫。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子京忽以书抵文正( )故记中云 ( )9翻译下列句子。(1)微斯人,吾谁与归?_ _(2)愤郁颇见辞色。_ _10用原文来回答。【甲】文中体现范仲淹政治态度的句子是:_ _。【乙】文中表现范仲淹对滕子京态度的句子是:_ _。 11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人生启示? 学习目标:1、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赏析精彩语段。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点: 熟读背诵全文并能翻译。 理解和正确评价
18、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难点: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参考答案预习案1.zh yn ji shn yo qin j zh xi mng chn2.(1)“具”通“俱” 全,皆 (2)“属”通“嘱” 嘱托3.(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5)一: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
19、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4.词类活用。(1)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5.古今异义。(1)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6.特殊句式。(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7.流传至今的
20、成语。(1)气象万千 (2)心旷神怡 (3)政通人和探究案1.请同学朗读课文第一段。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通,顺利。和,和乐。具,同“俱”,全,都。制,规模。属,同“嘱”,嘱咐。3.概括段意。(略)4.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5.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胜状,胜景,好景色。涯,边。朝晖夕阴:或朝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述,论述。备,详尽。然则,(既然
21、)这样,那么极,尽。潇湘,潇水、湘水。迁客,谪迁的,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6.概括段意。(略)7.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8.讨论并归纳:(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9.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探究质疑1.请学生翻
22、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排空,冲向天空。隐耀,隐没了光辉。潜形,隐藏了形迹。墙,桅杆。楫,船桨。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离开国都。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感,感慨。2.概括段意。(略)3.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精读品析1.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天光,天色,湖光。万顷,极言其广。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顿
23、。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儿。兰,香草。汀,水中的小洲。郁郁,形容香气很浓。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跃金,金色的月光闪耀跳动。壁,圆形的玉。何极,哪有穷尽。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2.概括段意。(略)3.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4.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恰,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拓展延伸1.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求,探求。
24、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无、没有。2.概括段意。(略)3.讨论并归纳: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5.讨论并归纳
25、:“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6.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现箴之意。7.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 乐者,民亦乐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任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8.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
26、诵。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第2第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这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第3第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第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第6段):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9.空间、时间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物暗己悲,景明则喜 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 “览物之情”
2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检测案1.谪 楫 chn 偕 yn fi 曜 谗2.(1)我 (2)冲向(3)详尽 (4)美丽(5)这 (6)对着3.D4.C5.(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 (2)详尽 (3)迫近 (4)日光7.C8.书信 所以9.(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2)他的悲愤郁
28、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言辞)中和脸上。 10.【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11.我们要有忧国忧民的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做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对朋友要真诚帮助。要善于接受他人意见。做人要谦虚。(任意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Strengthen the team connection, strengthen the knowledge education among th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good school spi
29、rit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league members. All League branches should start with recommend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as the development objects of the League, take amateur league schools as the basis, conscientiously do a good job in the work of pre-league education, league membership education, Le
30、ague members vanguard exemplary consciousness education, excellent league members education, etc.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the quality, the development quantity of league members will increase steadily, and the ranks of league members in middle schools will be strengthened constantly. It is pla
31、nned to develop a group of new league members in April and mid-October.2. Carry out the regular meeting system of the League branch, and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ccomplishment and the training work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League cadres are the backbone of the work of the League, and their 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work. Therefore, they plan to use their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Wednesday to open special training and other forms of study activities. To help the regiment cadres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improve their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