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创新教学论文:概念为本的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创新教学论文:概念为本的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历史创新教学论文:概念为本的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大单元教学是近些年课程改革的弄潮儿,其以简驭繁、高屋建瓴的功夫,也早为实验区教师所服膺。然而,宏大的叙事如何避免细节的苍白?新潮的教学如何榫接精准的测量?这些智育与德育、教学与考试中的细枝末节,无不需要一线教师去逐一解决。历史概念是历史认识的基础,也是历史测量的单位。以概念为本优化大单元设计,既方便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也有利于教学考试的整体性、一致性。下面谨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的若干实践为例,就如何以概念为本优化大单元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供大家参考。一、立足全局的宏观建构(一)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梳理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风向标
2、,也是把握课程内容的门把手。本单元四节课,依次对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1.1早期中华文明”“1.2春秋战国时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三者之中,“中华早期文明”的历史时间最长,但在教材中的叙事时间最短;“春秋战国时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次之,“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节则恰恰相反它的历史时间最短,叙事时间却最长(活生生被拆分成了两节课)。这种近乎荒诞的叙事悖论,似乎在提醒着我们:秦汉时期建立和巩固的“大一统国家”,或许就是理解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牛鼻子。从大一统国家这一概念梳理本章教学内容,中华早期文明(尤其是商周早期
3、国家)不啻是它的历史渊源;春秋战国则是其孕育的过程;秦代大一统国家初次出现,而绵延近四百年的两汉,无疑是大一统国家的巩固时期。这些关联可以被整理如下:(二)循乎认知的概念整合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大一统国家”作为本单元的大概念,在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这一概念与“国家”等生活观念有何联系?如何将学生课堂上的学科概念与课外的生活观念有机地统一起来、继而形成完整的社会性认识?借鉴美国学者林恩埃里克森和洛伊斯兰宁在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中的观点,按照概念的抽象性和可迁移性,我们日常的认识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依次是超越学科局限的生活常识、立足学科内容的核心概念和支撑学科内容的基本史
4、实,其中位置越高者抽象性和可迁移性越强,在下位者反之。根据这一构想,我们可以将本单元所涉及的各级各类主要概念,做出如下的梳理:生活常识、学科概念与基本史实被归置在同一个概念体系之下,无疑有利于打破学校教育与生活认知的藩篱;而“民族”“疆域”“经济”“政治(制度)”等基本线索又贯穿三者、聚合辐射,无疑又为三者之间的理解与迁移提供了可行的把手。实际上,正是借力于这四条线索,通过自下而上的史实梳理、概念建构、观念澄清,书中的知识与窗外的常识不再隔膜生疏,而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视野也或可日益宽阔。(三)善巧方便的单元导学不可否认的是,上述概念结构严密深邃却失之生涩突兀。为了方便学生的温故知新,我们不妨
5、对其稍作调整、使之成为学生单元导学的脚手架:这些单元导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概念体系为扶手,在以线带点、宏观勾勒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微观透析奠定了基础于是,在极目寰宇的大视野之后,我们不妨来一场聚焦幽微的小透析透析核心概念。二、聚焦核心的微观透析针对核心概念的透析,笔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即基于体验的历史神入、追求理解的逻辑梳理和回归迁移的素养内化。(一)基于体验的历史神入核心概念多系历史学习中的重要现象与关键人物,也往往是初高中教学高度重合的部分。面对似曾相识的课程内容,高中课堂如何避免“依样画葫芦”“新瓶装旧酒”?面临模糊斑驳的学生记忆,高中教师如何“一石激起千层浪”唤醒学生的记忆
6、、激活学生的思维?情境,依托情境。以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课为例,武帝更张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针对汉武帝更张繁冗的历史背景,我选了两组史料予以突破:材料一:孝惠、高后时,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汉书匈奴传高后令大谒者张泽报书曰:“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而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汉书匈奴传材料二: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矣。单于能
7、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亟来臣服。何但亡匿漠北寒苦之地为?汉书匈奴传两组史事一前一后,情境相似情形迥异。五十年前的高后为什么不得不忍辱纳诟?五十年后汉武帝又凭什么快意恩仇?从细节神入时空,由疑问举证释史,于是在苦笑、惊叹、感慨、唏嘘之余,从朝廷到天下,从个人到时代,我们师生一点点地吐故纳新、一层层地抽丝剥茧,最终斑驳的记忆逐渐鲜活、生涩的概念也转向生动,而在这次情感与知识激荡共鸣之中,我们的教学也达到了“庸事或萌于新意”的设计意图。(二)追求理解的逻辑梳理历史教学不能不讲情感体验,缺少神入共情的历史教育难以沁人心脾;但历史教学也同样不能不讲理性思辨,缺少逻辑梳理的历史认识难免草率粗浅而后者对于
8、核心概念而言,尤为重要。以汉武帝更张为例,学生对更张措施的领悟程度,实际上决定了他对这一概念理解的深度。然而回看统编教材,相关内容只是被简单地罗列出来,彼此之间的逻辑关联语焉不详,更遑论对应历史背景的介绍。如何捋顺这些概念内部的逻辑纹路?如何归拢这一概念与概念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前者,笔者采取以人系事、以事析理的方式梳理历史脉络、解读历史信息:通过勾勒董仲舒与汉武帝的君臣相遇,梳理尊崇儒术的背景与汉武帝的更张初心;通过复盘吴王刘濞的发迹与倾覆,品味汉武帝对诸侯与豪强问题的解决之道;通过对丞相外戚武安侯田蚡恃宠擅权的抨击,理解汉武帝设立内朝架空相权的内在脉络。三对人物活化了干瘪的历史叙事、勾
9、勒出了内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为核心概念向大概念的回归做出了伏笔在叙事之后,通过对比秦代中枢体制与汉武帝时代的内朝制,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完善一目了然;通过对比秦始皇与汉武帝时代的疆域,大一统国家疆域的拓展不言而喻经过概念内部的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至此,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国家这一概念得到基本的解决。(三)回归迁移的素养内化知识是直观而具体的,素养则是内隐而持久的,因此对历史概念的透析,需要服务于学生知识性的深度理解,更需要服务于学生程序性的素养渗透。还是以汉武帝更张为例,在巩固大一统国家这一历史视角之外,能否更加辩证、发展地看待汉武帝时代?如何理解汉武帝治下的开疆拓土与流民暴动?没有武帝更张,流民暴
10、动是否可以避免?围绕这些疑惑,我援引了两则史料:元封四年,关东流民达到两百万口,无户籍的四十万。天汉二年以后,南阳、楚、齐、燕、赵之间,农民暴动不时发生。翦伯赞中国史纲要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班固汉书食货志关东流民暴动为汉武帝时代提供了一个历史的侧面,而一句“国家亡事,非遇水旱”,既说明了小农经济的艰难性,也揭示了文景之治的脆弱性。至此,汉武帝时代的开疆拓土与流民变乱,也有了一番更为深刻的视角。这种多元、动态、发展的眼光解释,不正是唯物史观辩证观念的方法渗透?当然,这种渗透与熏习,可以是在某节课的边角料上展开,更可以专门在一节课上聚焦:譬如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
11、,教材承袭史记陈涉世家的说法,认为“按照秦朝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而这一表述明显与1975年出土的云梦秦简“御中发徵,乏弗行,贷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贷一甲。水雨,除兴”的记录不相符。如何理解这种表述之间的冲突?如何认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关系?如何辨析一手史料二手史料的作用?以睡虎地秦简与史记文献记录的冲突为扶手,设置情景、链接问题,相信掘井及泉之下,无论是对学生们史料实证的素养,抑或是求真求实的精神,都会有所增益。三、融通开放的中观领悟无论是宏观建构还是微观透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都需要及时而有效的评价;而这些评价,既是验证、评估,更是诊断、补救课前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的诊断式评价,无疑是评估学生学习经验、掂量教学起点的关键;课堂中情境模拟、问题探讨等生成性评价,则是教师诊断学生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内容与节奏的依据;课后思维导图、概念树与习题作答等结果性评价,不啻是新一轮教学补救的凭据。最终在这种开放、多元、全域性的评价体系下,教、学、评各环节彼此融通、相互成就,共同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诉求下,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当然,无论是教学评的一体化,还是以概念为本的大单元教学优化策略,这些话题无一不是近些年的新兴事物。始生之物,其形必丑。新课题的深入讨论,有待各位同仁的戮力同心。期待方家学人们的进一步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