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考试大纲答案__周三多版.doc
《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考试大纲答案__周三多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考试大纲答案__周三多版.doc(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专插本管理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总论一、 考核知识点(一) 管理与管理学1. 管理学的定义;2.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管理的性质;4. 管理的职能;5. 管理者的角色;6. 管理者的技能;(二)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2. 行为管理理论;3. 现代管理理论;(三) 道德与社会责任1. 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2.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3.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4.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四) 全球化管理1. 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与动机;2. 国际化经营中的环境;3. 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五) 信息与信息化管理1. 信息及其特征;2. 信息管理工作;3. 信
2、息化管理;二、 考核要求(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 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 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 管理二重性: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强调客观规律性)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强调灵活性和创造性)统一性
3、: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6)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基层最重要) b人际技能(各管理层都重要) c概念技能(高层最重要)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二) 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
4、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3) 核心资源:是
5、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 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是指生产、制造、加工)商业活动(是指采购、销售、交换)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措、资金运用、资金控制)安全活动(是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
6、保护)会计活动(是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管理活动(是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管理的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力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3) 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三种权威: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和理性合法的权威,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韦伯的“理
7、想行政组织体系”或理想组织形式具有8个特点:存在明确的分工;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等级体系;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 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管辖的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
8、“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1、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做出最优规划和决策。主要内容包括:运筹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运筹学是一种分析的、实验的和定量的方法,专门研究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的,如何最经济、最有效地使用人、财和物等资源。系统分析(美国兰德公司于1949年提出)是解决管理问题是从全局出发进行分
9、析和研究,以制定出正确的决策。系统分析的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系统的最终目标,同时明确每个特定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必须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一个统一的系统,然后确定每个局部要解决的任务,研究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总体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寻求完成总体目标及各个局部任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 对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出最优方案;实施组织所选方案。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2、系统管理理论(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
10、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这一理论要点如下: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至于只重视某项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大目标,也不至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3、权变理论学派(P21)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求相应的管理模式。4、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
11、的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四条标准: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学习型组织的技能,即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在对待变革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只要还管用就不要改变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不变革那就不管用了。 在对待新观点的态度上,传统组织认为,如果不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如果是产生于此时此刻就拒绝它。 在关于谁对创新负责上,传统组织认为,创新是研发部门的事;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创新是组织
12、中每位成员的事。 传统组织的主要担心是发生错误,而学习型组织的主要担心是不学习不适应。 传统组织认为产品和服务是组织的竞争优势,而学习型组织认为学习能力、知识和专门技术是组织的竞争优势。 在管理者的职责上,传统组织认为,管理者职责是控制别人;而学习型组织认为,管理者的职责是调动别人、授权别人。(三) 道德与社会责任1. 识记:(1)道德的概念:(P27)道德通常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2)功利观、权利观、公平观和综合观等道德观的含义;(P27)a、功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做出。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利益。b、权利观:这种观点认为决策要在尊
13、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如隐私权、言论自由权和游行自由权等)的前提下做出。c、公平观:这种观点要求管理者按公平的原则行事。d、综合观:这种观点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两种方法并入到商业道德中,即要求决策人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3)道德准则的含义:(P33)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观和组织期望员工遵守的道德规则的正式文件。(4) 社会责任的概念:(P36)如果一个企业不仅承担法律上和经济上的义务(法律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遵守有关法律,经济上的义务是指企业要追求经济利益),还承担了“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义务,我们就说该企业是有社会责任的。(5) 古典社会责任观和
14、社会经济观的含义。(P37)古典观:主张企业只应对股东负责,企业只要使股东的利益得到满足,就是社会责任的表现,至于其他人的利益,则不是企业所要管的和所能管的。社会经济观:主张企业要对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如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员工、所在社区乃至政府等)负责。2. 领会:(1) 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P28)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2.以社会利益为重;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4.视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指导。(2)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P30)A、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层次、惯例层次、原则层次) B、个人特征(价值准则、自我强度、控制
15、中心) C、结构变量 D、组织文化(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那种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具有承受风险和冲突能力的组织文化;在弱组织文化中,管理者可能以亚文化作为行动的指南) E、问题强度(3)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P33)1、招聘高道德素质的员工;(招聘过程通常包括审查申请材料、组织笔试和面试以及试用等阶段,将低素质的求职者挡在门外,有助于管理者了解求职者的个人道德发展阶段、个人价值观、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2、确立道德准则;(道德准则既要相当具体以便让员工明白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来从事工作、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也要相当宽泛以便让员工有判断的自由。)3、设定工作目标;(明确和现实
16、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惑,并能激励员工。)4、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a、向员工讲授解决道德问题的方案,可以显著改变其道德行为;b、这种教育提升了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c、道德教育增强了有关人员对商业道德问题的认识。)5、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估业绩时,不仅要考察行为的经济成果,还要考察行为的道德后果。)6、建立正式的保护机制。(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那些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在不用担心受到斥责与报复的情况下自主行事。)(4) 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P38)A、古典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企业最大限度的满足了股东的利益,就是尽了最大的社会责任;如若相反,则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也会损害
17、社会的整体利益。B、 社会经济观下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的关系:(1)企业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还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2)短期、静态来看,对非股东的利益相关者负责通常给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3)但长期来看,企业在利他的同时也利己。C、总之,(1)在古典观下,企业在实现利润目标的过程中就在承担着社会责任,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是完全一致的。(2)在社会经济观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许会使短期利益受到损害,但换来的是比短期的利益多得多的长期利益,从而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利润取向相容。3. 应用: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四) 全球化管理1. 识记:国际化经营的概念:(P41)一般来说,如果
18、一个企业的资源转化活动超越了一国国界,即进行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形式的经济资源的跨国传递和转化,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开展国际化经营。2.领会(1) 国际化经营的方式:(P41)1、国际贸易 ;商品在国际间的交换2、特许;包括商标、专利权、专有技术及具有财产价值的知识产权的使用 3、劳务输出 ;包括市场广告、法律服务、财务信息咨询、保险、货物运输、会计以及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的输出4、国际间接投资;包括证券及不动产投资等5、国际直接投资;(2)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 (P41)(一)历史发展的角度:1、初始发展阶段(19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2、高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80年
19、代)3、全球竞争阶段(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二)企业发展的角度:1、出口阶段 2、非股权安排阶段 3、直接投资阶段 特许经营、技术转移、合同制造等属于非股权安排。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市场扩张的路径通常表现为: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邻近市场全球市场。经营方式的演变表现为:出口贸易非股权安排直接投资(3)国际化经营的特征:(P43)1、跨国界经营 2、多元化经营 3、资源共享 4、全球战略和一体化管理(4)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P45)1、利用优势能力 2、为了占领日益增长的世界商品和服务市场 3、获取关键性战略资源 4、抵御和分散风险 5、对竞争对手进
20、行反击。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即著名的OLI优势,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或能够获得的外国企业所不具备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生产诀窍、营销技能和管理技巧等。内部化优势是指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发挥自有的所有权优势,使企业缓解或免除外部市场的结构性和交易性的失灵可能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区位优势是指因生产地点的不同选择而形成的竞争优势。(5) 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 (P46)(一) 政治与法律环境。1、国家政治体制 2、政治的稳定性 3、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 4、本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5、法
21、律环境(二) 经济和技术环境。1、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潜力 3、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 4、科技发展水平 5、社会基础设施(三) 文化环境。1、权力距离 2、不确定性的避免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 4、男性化或女性化(四)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非人为因素所形成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6) 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 (P55)1、国际模式;是一种由母公司开发现有的核心能力并传递到子公司的战略模式;缺点是它不能为子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使它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反应,而且不能以规模经济实现低成本。 2、多国模式;与国际模式相比,多国模式中母公
22、司虽然也行使最终控制权,但它又赋予子公司很大的自主权,各子公司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优点:允许子公司根据当地市场的情况作出反应,很少需要公司总部来进行协调和指导。缺点:较高的制造成本和重复工作。3、全球模式;特点是由母公司集中决策,并对海外的大部分业务实行严格的控制。优点:规模经济、成本最低、技术最好;缺点:营销困难,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4、跨国模式;特点是将某些职能集中在最能节约成本的地方,把其他一些职能交给子公司以便更多地适应当地的情况,并促进子公司之间的交流以及技术的转移。(五)信息与信息化管理1.识记:信息的定义。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信息和数据是两个既有密切联
23、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数据不能直接为管理者所用,因为其确切含义往往不明显。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如报表、账册和图纸等。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2. 领会:(1) 有用信息的特征;(P61)高质量及时完全精确清楚有序媒介时间敏感性范围例外报告当前频繁范围简洁详细相关(2) 信息管理工作过程;(P62)一、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是指管理者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搜寻并占有各类信息的过程。为了使信息的采集富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做好以下各项工作:明确采集的目的;界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广东 考试 大纲 答案 _ 周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