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等.doc
《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后感等.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幸福的课堂教学读建设理想课堂后感文章作者:金丽蓉 2011年08月闲暇时,我捧起了建设理想课堂一书细细品味,其中 “学教的幸福”这一内容引起了我的关注。在学校,教师的生活场所主要在课堂,主要生活是教学。“没有幸福的教师,就没有幸福的学生”“快乐的教师带给学生快乐的生活”。教师教学的幸福不仅涉及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那么怎样的课堂,才算是幸福的课堂呢?大家仔细去观察那些充满活力、师生都感到幸福愉悦的课堂,就可以发现幸福课堂的“样子”。一、幸福课堂是高效的。幸福的课堂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学习,掌握技能和方法,内化提升情感,在轻松快乐中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用机械的
2、、摧残学生身心的方法去获得所谓的成功和高分数,从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二、幸福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有机结合。课堂上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会完成规定的动作,还让他们对自选动作特别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生成的课程资源有充分的学习。上课是师生彼此的对话、智慧分享和共同发展,是师生共同用生命和激情去生成的,是无法重复的、精彩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对老师和学生来讲,教既是学、学既是教。三、幸福课堂是美好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课堂上生生、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发现问题后的喜悦,解决不了问题时的困惑,老师讲解点拨和引导之后的豁然开朗,问题解决后所带来的惬意,都体现了师生的智慧、品德
3、、情感、理想情操和创造才能,体现了人的力量。这个时候,上课就是一种艺术享受,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幸福之旅。幸福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不需要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认真负责的精心准备,也不意味着学生无需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和反复演题,更不表明师生无需面临困难的挑战。教书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学习也是一种需要付出很大心智努力的复杂心理活动。但它是师生在积极状态下的自我感受、自我超越,是师生相长的智慧融合,是对追求幸福过程中痛苦跋涉的坦然面对。教师是幸福课堂的发动机,只有教师转变观念,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素养和教学技能,才能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而又充满生机活力,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才能教学相长,享受教学带来的
4、美的享受,得到实现生命价值的满足。教育中的每一个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教育者抑或是被教育者,都应转变观念,充分珍惜课堂、享受课堂。幸福的课堂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存在,是一种渴望,是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我们就能有行动的勇气,就有在现实中实践教育规律的魄力,进而享受到教育的幸福。理想课堂幸福人生 (2013-01-21 07:17:58)转载标签:教育分类:问题探讨理想课堂幸福人生2013年1月19日在贵阳市云岩区“理想课堂建设”项目会上的发言(使用请注明出处,谢谢!)陈大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对区域和学校如何推进理想课堂建设的理解和设想。我想从以下五
5、个方面做一介绍,请大家思考和批评一、对理想课堂建设的意义认识(一)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很早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老师让同学们用“发明”和“发现”造句,一位小朋友这样说“我爸爸发现了我妈妈,我爸爸和我妈妈一起发明了我”。由此受到启发,我意识到学校和教育的产品不是学生,也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是课程。教育要服务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通过什么、或者说创造什么实现服务?那就是课程。学校的产品是课程,学校和教师是用课程促进学生成长,用课程帮助学生取得进步的。下图试以学业成绩的提高为例,我们可以把左边的一组曲线看成学生在没有接受学校教育(或者没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的学业成绩,其学业成绩的均值在60分左
6、右,且学生学业成绩差距很大。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以后,学生的学业成绩统计可能就成了右边的曲线,与左边的曲线比较,其变化特征一是均值增大(由60分左右变为80分左右),学生有了更好的成绩;二是学业差距变小,学生成绩整体分布趋于集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实现学业成绩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我们期望通过教育,学生的生活质量也能有这样的改变,那就是学生的生活质量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生活质量的差距有所减小。追求这种变化(水平提高、差距缩小)是教育的目标,实现了这样的变化就实现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学校和教师是通过课程来促进和实现学生变化的,我们可以说,课程建设是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它是学校一
7、切工作的根本,课程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它是学校核心竞争力所在。正是看到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泛征求意见的时候,我曾经建议将“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改为“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对学校课程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见2010年3月30日华西都市报)(二)关于课程的操作性定义关于课程,现在很难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确切定义。之
8、所以会有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我以为一方面是言说课程的人各有自己的不同背景和视角;另一方面大家在课程开发和建设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从事着相互关联但又并不全然一致的工作。比如,制定课程政策的行政部门对课程有自己的话语和课程建设行为,编写教材的专家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建设方式,一线的教师会有自己的课程观念和实践行为。基于这样的思考,作为实践者,我们既要理解课程领导者、课程专家的课程含义,以此作为依据和参照,同时又要明确自己的课程建设和开发的含义。就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建设实践,我们可以给课程这样一个操作性定义:课程就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设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我们的任务就是利用和开
9、发课程资源,创设符合课程理想和学生需要的教育环境,并组织学生与教育环境对话、互动,从而完成经验改造,实现成长和进步。(三)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把课程看成“学校组织成员共同创设的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这里的课程建设就成了一个宽泛的实践行为,比如,学校的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制度和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校所设计和所开展的各种旨在促进组织成员(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学生家长等)经验改造的各种活动,这些都是课程建设。在这种种对象和任务中,课堂无疑处于核心和关键位置,课堂既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优质教育开始和结束的地方,也就是说无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乃至校
10、长为课程建设付出过多少努力,课程的作用都是从课堂教学开始的;无论课程前期设想多么美好,课堂上没有实践,这些美好的东西都会付之东流,都会终止在教学实践的面前。课程建设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牛鼻子”,必须深入到课堂中去。这是我们研究理想课堂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二、关于理想课堂的意蕴(一)教学需要理想2007年,我曾经写过一本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这几年也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讨论理想课堂教学,大多的校长和老师接受建设理想课堂的说法,但也有校长说:“我们当前主要的任务是要研究有效教学,你就说一说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就好了。”我不太赞成这样的思考,首先,教育本来就是一种意向性、理想性
11、的社会实践,只要对课堂教学有追求,就意味着对课堂教学有理想,就意味着这样的实践是一种理想的追求,可以说追求有效教学本身就是在建设自己的理想课堂,理想课堂建设就是一种构筑课堂愿景、追逐和实现课堂教学梦想的行动。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大地上”是我们的生存处境和现实,我们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环境,不能不考虑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现实要求,这使我们不能不考虑有效教学,但人还应该有“诗意”,“诗意”使我们活得更像一个人,诗意意味着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并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们需要包含实施有效教学的理想课堂建设。第二,理想课堂建设需要“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方面我们要扎根实践,另一方面
12、我们又需要高远的立意和定位,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就是一个根本不能登高望远的人,从而就是过高估计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反之,具有视域就意味着,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而能够超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理性课堂的愿景提供一种视域,只有建立了理想课堂的背景,课堂教学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才能昭然若揭,因此,理想课堂不仅提供一种愿景,而且提供一种反思性和批判性的背景,它促使我们反思现有的教育,批判现有的教育,改造现有的教育。第三,定位于“理想”的课堂,是因为课堂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理想课堂建设有方向,有愿景,我们怀揣着理想上路,在这样的旅途中,我们会看到与过去不一样的风景,收
13、获更多的欣喜和快乐,但我们始终“在路上”,理想课堂建设是我们共同寻梦、造梦、追梦的努力和行动。我们可能说,课堂教学的面貌正在改变,正在变得理想,但我们不会狂妄地宣称“我们现在的课堂就是理想课堂”,我们需要对课堂教学怀有深深的敬意。(二)理想课堂的愿景愿景是愿意为之奋斗或希望达到的图景,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理想课堂的愿景为理想课堂建设指明方向和目标。参与理想课堂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要理解理想课堂的愿景,在理解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学愿景,形成愿景的过程是澄清和梳理自己核心教育价值观、核心课程观念、核心教学观念、规划未来行动的过程,也将奠定学校课程特色建设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基础。
14、提出理想课堂愿景体现了我们对先进课堂教学的一种自觉和自信。我们有什么样的自觉呢?我们意识到,课堂上的人、物、时、空都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存在,其彼此的作用、地位和价值只能在关系中发现和实现,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建构理想课堂愿景必须综合考察课堂教学的要素,整体形成一种良好的关系。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由此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包括了“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等,从整体建构一种良好关系的角度,我们试图追求这样的理想课堂图景:第一,理想课堂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之所以提
15、出这样的主张,一方面,是作为愿意正视现实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痛苦地承认,当前学生所承受的痛苦已非学生所愿意和所能够承受,教育工作者要讲良心,我们就不能对学生的痛苦生活熟视无睹,不能不拿出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生活因为可爱而热爱,生命因为被珍视而珍惜,当下,学生课堂上的痛苦生活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比如,2010年1月10日人民网出现过这样的消息标题:某中学少年杀人事件:“杀个人,就可以不上学了”,在很多学生眼里,上学比坐牢更难受;另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将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快乐的课堂生活、积极而热情的学习状态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升
16、。可以说,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的精神才会愉悦,身心才能和谐;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习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升;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才可能表现出自己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只有有了美好的课堂生活,学生才能对自己未来美好幸福的生活进行展望和期望。理想课堂建设要改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包括与书本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关系;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在课堂上的安全需要,营造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儿童天性的自由表达免受惩罚,特殊表现不受歧视;开展学生能充分参与、彼此接纳、享受关怀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创造受鼓励的、被积极预期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成功,
17、培养“只要自己努力,就能改变现状的”的乐观心态,满足学生自我认可和接纳的成长和成就需要。通过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让他们能体味学习和生活快乐,使课堂具有“润泽的教室”的特征(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认为:“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是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柔和、舒适)。师生间有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融洽关系。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并不是不要规则和纪律,也不是不要惩戒,有规则有纪律的课堂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和纪律意识,帮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任,学会在集体中更好地生活(
18、更好地在人群中立足)。要研究建立尊重儿童天性,符合人道要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规范和规则(有一个例子,一位班主任要求学生不能迟到,学生闯马路,被汽车压伤,改变了对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违反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对学校学习生活秩序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会影响其自身发展的课堂越轨行为,要合理运用教师的惩戒教育权,要遵循合目的性、合对象性、合程序性、侵害最小化教育效益最大化的惩戒原则。第二,理想课堂致力于教师在教学中的幸福生活。对于课堂和教学中的幸福生活,我们有如下想象和展望:(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
19、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把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生存状态放在理想课堂建设的优先位置,体现了理想课堂建设以人为本的课堂价值观,是建设课堂教学中的“生态文明”,而不是单纯强调“效率优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过程作为目标,我们以为更为重要的是让教学本身成为师生快乐幸福的过程,成为师生有意义生活的过程。第三,理想课堂要在教学内容上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有所作为。对于教学内容,
20、我们需要回答教给学生的东西和他的幸福生活有什么关系?发现和寻找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什么是学生”出发来尝试理解。什么是学生呢?可以说,狭义的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同伴帮助和影响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里干什么来了?不是学“考”,而是学“生”。他们要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这是学生到学校里生活的意义,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而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并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这就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以语文教师为例,我们可以说,语文老师就不是教语文的了,而是教学生学“生”的,可以说,语
21、文学科的存在是因为其中蕴含着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并能帮助学生体味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的教学内容,如果语文教学中不能对此有所回应和帮助,语文教学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这样,在各科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我们就要挖掘和利用这样的课程内容,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从教学与学生生活关联的角度看课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课堂教学可以分成三种: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或和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
22、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这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教学追求方向,也可以成为理想课堂建设的一个方向。第四,理想课堂是合适教学效率的课堂。有效教学是理想课堂的一个目标和愿景,它也是保障前面三个目标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基础。有效教学首先是有效果的教学,有效果意味着教师讲的话学生愿意听,学生愿意照着教师的要求去行动。有效果的教师是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老师,教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信赖。这需要师爱为前提,以
23、师能和有价值的引导为基础,同时还要以师表做榜样,可以说有效教学的功夫在课外。我们需要把课外的功夫做足,把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改变放在突出而重要的位置。有效果是基础,有了效果才可以谈效益。学生听你的了,你要把他们带到那里去?这是讨论教学效益时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追求有效益的教学,我们有两个观点:一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追求要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二是衡量教学的效益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尽管我们只是一线的学校领导和普通老师,但我们办教育、搞教学要有大视野,大境界,要看远一些、看宽一些。学生愿意参
24、与教学活动了,方向又是正确合理的,这时就可以讨论教学效率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所谓真正地拥有知识,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反复思考过”。致力于提供提高教学效率的努力方向,我想向各位提供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时间。就大多的学科而言,教学效率通过比较紧张的智力和情意活动来实现的。这个公式的核心思想是教学效率并不在某一个事先预定的结果,而在有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在于通过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引起经验改造和成长变化,教学效率来源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幸福 课堂教学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