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已,受益终身.doc
《学而不已,受益终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不已,受益终身.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国 培 今年,我走上工作岗位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前,我是新余师范一名的学生。十六年看似弹指一挥,但却是人生道路上一个不短的驿站。,当“国培计划”的活动像一缕春风吹遍陇原教坛的时候、当我由起初的不愿学到最后学有所得的时候,我才深深的知道了,学真的是无止境的,而我自己,就像沧海一粟,却其实真的还好稚嫩哟!十六年的教坛生涯,与这短短的几个月间的培训学习相比,竟然显得是那么的没有内涵而简单。而通过培训,积压在我心间羞于求教的那些问题和困惑在专家的讲座和同学的交谈间一忽而解。我才知道,要当一名优秀教师,十六年的历练还显得是那么的短暂浅薄。因而 “国培”,只会丰富我的知识与理念。“国培”,犹如春天的
2、使者,就这样情人般袅袅的走进了我的心里。回想和“国培”在一起的的日子里,有苦有乐。开始觉得这是一项任务繁重,时间很紧的培训,心里直发愁。登陆之后,在“打破坚冰”活动中,我第一次与“国培”真正接触,写什么好呢?冥思苦想之后,用简洁的话语把自己介绍给大家。以下是我在培训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本次培训的内容有学习资料、上网聆听名师讲座、精彩课堂实录、网上交流体会、教学设计等活动,让我们在领略名师风采之余,又能够通过测试、和班里的同学们交流交流的方式来加深心得体会,最后,可以把我们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用之于实际,通过自己设计教学活动,在实践中尝试,然后和教师们互相切磋,互相学习,使自己的
3、业务水平得以提高。虽然才为期五十多天,可在培训的每一天,我都会有所收获。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教学理念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想,我还是需要从备课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因为,备课是我们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过程的需要,是积累经验、提高自我的重要过程,更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优秀的数学课。个人的思考总觉得不成熟和难以操作,本次培训多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实录让我醍醐灌顶,如三角形边的认识、统计的初步认识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真正看到了素质教育的课堂。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创造力展现在数学课上,让其在知识
4、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同时,在有效教学方面,我也学习到了一些技巧和策略,比如教学目标的确立问题,课堂问题的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对学生的评价等。当然,有效教学还必须懂得如何规范教学行为,比如懂得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如何进行课堂拓展、如何总结课堂所学等等。在学习过程中,我在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我的课堂是否有吸引力、我的教学是否有效我给自己的很多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也许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授完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迫使学生记住了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我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和激情的,我没有注重教学中的细节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做的一些教学改革还只是皮毛
5、的,没有深入骨髓和触及灵魂的,本次培训让我在反思中有所收获,让我在学习中找到方向。本次培训也让我知道,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在加强自身修养方面,我需要在情感上对学生做到真诚而丰富。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引导我的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我还要注重笔耕,使自己变得更加厚实。多读书、多动笔,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缺漏,在不断反思中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6、。我会继续努力,认真学习,把所学知识用到教育教学中,让孩子们乐学、会学,把孩子们从芬芳待放的花蕾浇灌成美丽的花朵,期盼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绚丽的人生! -我的一个新起点2010年10月9日到2011年1月9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地点在一个美丽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城市岳阳。在此培训期间,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优秀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权威专家不同课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众人之长解我所惑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
7、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尽管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培训过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听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而这次的岳阳之行,我算是真正目睹了李科敏教授、李奇云教授、刘喜斌教授等优秀教授的风彩,聆听了全国知名教育专家黄恕伯、黄国雄教授等教育专家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接受课改新理念,感受课改新思维,使用课改新教材,至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是一次革命,一场对话,一座平台,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
8、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这次经历使我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所提高,为自己今后的教育实践打下了基础。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我为曾经的困惑找到了答案,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像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让我们感觉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而同伴之间的交流,更使我耳目一新,以人为本、合作探究、不断创新等理念如股股清泉,深入到我们内心深处,思路越来越清晰了,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了。通过此次国培,使我对于新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
9、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其次,课改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课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着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课改应是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和“合作”的过程。我们常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课改的对话就是一场社会性的、多重网状式的对话。个人认为其内容表现为:1、课改需要加强各校之间的对话。 “路漫漫其修远兮”,课改途中困惑多,疑难多
10、,教具少,信息少。面对共同的处境,各校纷纷群策群力,进行一场场多形式的课改对话,通过教学研讨及现场的听课、评课等活动,使得课改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群众的智慧是无止境的。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正因为这样对话,我们的课改才能出现“百花齐放”教学新局面。2、课改需要加强教材、理念与家长的对话。 课改涉及千家万户,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是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课改不仅对老师提出要求,也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许多课都需要家长配合辅导,或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让家长了解新课程,取得家长对课改
11、的支持。让家长了解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如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 3、课改需要加强老师与学生的心灵对话。 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之中。通过此次国培之后,静下心来,细细体味,收获颇多。一、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我通过这次培训不仅加强了自己学科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参加了广元外国语学校公开课的听课、说课、评课,从那里我学会了多角度、多层面对
12、课堂教学上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我觉得,听了各位老师的经验谈以后,对教材把握的更准确了,自己调控课堂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提高,真正体会到了在学科教研中同伴互助的温暖。我愈加觉得,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新观念迫在眉睫;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应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3、二、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做到:1、 坚持体验性原则 在教学中,努力创设体验学习的情景、体验学习的气氛和体验学习的契机,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认识知识,从而使学生主体与学习活动融为一体。2、 坚持开放性原则 探索各种课堂教学模式,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给学生,也不是把教学纳入自己的轨道。而是变“牵”为“引”,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生生探索、交流,师生交流、对话,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孕育创新意识。3、 坚持合作性原则 这主要是通过小组学习、全班交流的方式指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使他们在交流与
14、探讨中共同成长。合作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志的发展。而教师则是幕后英雄,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同学生一起和谐发展。4、 坚持现实性原则 有一位教育家曾提出,我们的教育应“把人放到人的环境中培养成现实的人”。如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只有将学生置于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最大限度拓展教材与现实的联系,才能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才能体现这个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实性的要求还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我们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收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需要。总之,我
15、们要以一个参与者、研究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探索、研究、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看法。教师用商量的、研讨的口吻与学生对话,鼓励学生相互补充,展开讨论。比如“我想这样做,大家看行不行?”“这位同学是这么想的,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教师要热情对待,积极回答。在对话中,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最后,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科研兴校”已逐渐成为广大中小学领导和教师的共识。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们的课改也迫切呼唤科研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探寻教育规律
16、及有效途径。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参与课改的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崭新的定位,树立科研意识。启动课改以来我们力求通过加强课程改革的研究,达到以科研促进实验的目的,依据本校特色,将课改工作与“探究-发展”课题相挂钩,以科研为先导,开展群众性课题研究。三、在教学中要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好奇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作为学生要多提问题,作为老师应该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同样是问问题,
17、比较优秀的学生会问“这题怎么想”而不是“这题怎么做”,好的老师就要做到分析题目意思,教会学生怎样想,而不是光会做题给学生看。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一个真理更为重要,更有意义。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向课外,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给学生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并亲身参与到数学的活动中,能够自主探索发现并归纳数学结论及规律,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地提出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最好能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
18、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就掌握了知识及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提高了思维能力。因此,今后的教学要从“问题”中解决“问题”,设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然后自己独立去解决这个问题,激励学生共同参与,发挥想象。四、“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改进。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造成果的过程。总之,过程是至关重要的。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的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已 受益 终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