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辐射式传感器ppt课件.ppt
《第12章-辐射式传感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辐射式传感器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第12章章 辐射式射式传感器感器12.1 红红 外外 传传 感感 器器 12.1.1 红外辐射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俗称红外线,它是一种不可见光,由于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61000 m,红外线在电磁波谱中的位置如图12-1 所示。工程上又把红外线所占据的波段分为四部分,即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极远红外。图12 1 电磁波谱图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一个炽热物体向外辐射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红外线辐射出来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
2、越多,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红外光的本质与可见光或电磁波性质一样,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特性,它在真空中也以光速传播,并具有明显的波粒二相性。红外辐射和所有电磁波一样,是以波的形式在空间直线传播的。它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层对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存在不同的吸收带,红外线气体分析器就是利用该特性工作的,空气中对称的双原子气体,如N2、O2、H2等不吸收红外线。而红外线在通过大气层时,有三个波段透过率高,它们是22.6m、35 m和814 m,统称它们为“大气窗口”。这三个波段对红外探测技术特别重要,因此红外探测器一般都工作在这三个波段(大气窗口)之内。12.1.2 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 红外传
3、感器一般由光学系统、探测器、信号调理电路及显示单元等组成。按探测机理的不同,分为热探测器热探测器和光子探测器光子探测器 1.热探测器热探测器工作机理: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吸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某些有关物理参数发生相应变化,通过测量物理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探测器所吸收的红外辐射。与光子探测器相比,热探测器的探测率比光子探测器的峰值探测率低,响应时间长。但热探测器主要优点是响应波段宽,响应范围可扩展到整个红外区域,可以在常温下工作,使用方便,应用相当广泛。热探测器主要有四类:热释电型、热敏电阻型、热电阻型和气体型热热释释电电效效应应:即电石、水晶、酒石酸钾钠、钛酸钡等晶体受
4、热产生温度变化时,其原子排列将发生变化,晶体自然极化,在其两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热热释释电电型型传传感感器器:用此效应制成的“铁电体”,其极化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与温度有关。当红外辐射照射到已经极化的铁电体薄片表面上时引起薄片温度升高,使其极化强度降低,表面电荷减少,这相当于释放一部分电荷 2.光子探测器光子探测器工作机理:利用入射光辐射的光子流与探测器材料中的电子互相作用,从而改变电子的能量状态,引起各种电学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光子效应。光子探测器有内光电和外光电探测器两种,后者又分为光电导、光生伏特和光磁电探测器等三种。光子探测器的主要特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响应频率,但探测波
5、段较窄,一般需在低温下工作。12.1.3 红外传感器的应用红外传感器的应用 1.红外感应系统红外感应系统 2.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红外测温仪是利用热辐射体在红外波段的辐射通量来测量温度的。当物体的温度低于1000时,它向外辐射的不再是可见光而是红外光了,可用红外探测器检测其温度。如采用分离出所需波段的滤光片,可使红外测温仪工作在任意红外波段。图12 5 红外测温仪方框图 图12 6 几种气体对红外线的透射光谱 3.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红外线气体分析仪CO气体对波长为4.65 m附近的红外线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CO2气体则发生在2.78 m和4.26 m附近以及波长大于13 m图12 7 红外线气体
6、分析仪结构原理图 光源:由镍铬丝通电加热发出310 m的红外线,切光片将连续的红外线调制成脉冲状的红外线,以便于红外线检测器信号的检测。测量气室中通入被分析气体,参比气室中封入不吸收红外线的气体(如N2等)。红外检测器是薄膜电容型,它有两个吸收气室,充以被测气体,当它吸收了红外辐射能量后,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室内压力增大。12.2 核辐射传感器核辐射传感器 12.2.1 核辐射及其性质核辐射及其性质 众所周知,各种物质都是由一些最基本的物质所组成。人们称这些最基本的物质为元素。组成每种元素的最基本单元就是原子,每种元素的原子都不是只存在一种。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Z而有不同的质子数A的原子所构成的元
7、素称同位素。假设某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在没有外力作用下,自动发生衰变,衰变中释放出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等,这种现象称为核辐射。而放出射线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又称放射源。实验表明,放射源的强度是随着时间按指数定理而减低的,即(12-1)式中:J0开始时的放射源强度;J经过时间为t以后的放射源强度;放射性衰变常数。放射性同位素种类很多,由于核辐射检测仪表对采用的放射性同位素要求它的半衰期比较长(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数衰变到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这个时间又称为放射性同位素的寿命),且对放射出来的射线能量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只有20种左右,例如Sr90(锶)、Co60(钴)
8、、Cs137(铯)、Am241(镅)等。1.射线射线 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中可以发射出粒子。粒子的质量为4.002 775u(原子质量单位),它带有正电荷,实际上即为氦原子核,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作射线。放射出粒子后同位素的原子序数将减少两个单位而变为另一个元素。它从核内射出的速度为20km/s,粒子的射程长度在空气中为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电电离离:射线通过气体时,使其分子或原子的轨道电子产生加速运动,如果此轨道电子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就能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电子,从而产生一对由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组成的离子对散射散射:离子在物质中运动时会改变运动方向 2.射线射线 粒子的质量为0.000 549 u,带有一个
9、单位的电荷。它所带的能量为100 keV几兆电子伏特。粒子的运动速度均较粒子的运动速度高很多,在气体中的射程可达20m。粒子在穿经物质时,会使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电离作用较小,质量小易被散射。粒子在穿经物质时,由于电离、激发、散射和激发次级辐射等作用,使粒子的强度逐渐衰减,衰减情况大致服从如下的指数规律:J=J0e-h(12-2)式中:J0和J粒子穿经厚度为h、密度为的吸收体前后的强度;线性吸收系数。3.射线射线 原子核从不稳定的高能激发态跃迁到稳定的基态或较稳定的低能态,并且不改变其组成过程称为衰变(或称跃迁)。发生跃迁时所放射出的射线称射线射线或光子。对于放射性同位素核衰变时放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辐射 传感器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