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ppt课件.ppt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ppt课件.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一、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假设二、持续经营假设二、持续经营假设三、会计分期假设三、会计分期假设四、货币计量假设四、货币计量假设3/20/20231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将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将会计核算中对某些难以确切界定的,但对会计工作但对会计工作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做的根据一般的正常情况所做的合理判断合理判断,称为会计假
2、设(或会计前提)。称为会计假设(或会计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定义:定义: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和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定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理和提供的信息严格限定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在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之内。之内。在应用时,涉及三层含义:在应用时,涉及三层含义:首先,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在于明确进行会计加工处首先,会计主体假设的目的在于明确进行会计加工处理的空间范围和界限。理的空间范围和界限。(接下页)(接下页)3/20/20232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
3、确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其次,可否列为会计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可否列为会计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注意:注意:会会计主体计主体与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的区别的区别)最后,会计主体假设还揭示了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加工、最后,会计主体假设还揭示了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加工、处理时的明确立场。处理时的明确立场。二、持续经营假设二、持续经营假设 定义:信息处理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定义:信息处理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为前提。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企业是否持续经营,在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选择上有很大差别。有很大差别。当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时,应改按当持续经营假设
4、不再适用时,应改按“企业清算企业清算”会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3/20/20233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假设三、会计分期(会计期间)假设 会计期间假设可以说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会计期间假设可以说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必要补充。定义:按会计期间披露会计信息。(定义:按会计期间披露会计信息。(会计期间会计期间:为:为了及时提供信息将持续经营的期间人为地所划分了及时提供信息将持续经营的期间人为地所划分的首尾相
5、接、间隔相等的较短时间。)的首尾相接、间隔相等的较短时间。)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半年度、会计期间的划分:会计年度和会计中期(半年度、季度、季度、月度)月度)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公历年度公历年度 营业年度营业年度 3/20/20234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一节第一节 会计假设会计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货币计量假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一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记帐本位币记帐本位币)二是货币价值是稳定
6、的(二是货币价值是稳定的(币值稳定假设币值稳定假设)。)。记帐本位币:在会计上被选用的作为统一的计量货币,记帐本位币:在会计上被选用的作为统一的计量货币,称为记帐本位币。(首选本国货币称为记帐本位币。(首选本国货币 )当币值稳定假设不再成立,应该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当币值稳定假设不再成立,应该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方法。如,物价变动会计。方法。如,物价变动会计。3/20/20235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
7、报告的基础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3/20/20236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一、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基础基础: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或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应计制)在权责发生制下,会产生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应计在权责发生制下,会产生应收、应付款项以及应计收入、
8、应计费用等等项目。收入、应计费用等等项目。(需调帐)(需调帐)注意:注意: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或实(或实收实付制、现金制)。收实付制、现金制)。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不会产生预收收入、预付费用、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不会产生预收收入、预付费用、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项目应计收入、应计费用项目 。(不需调帐)(不需调帐)3/20/20237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
9、二、会计确认与会计确认标准(一)会计确认(一)会计确认 初始确认、再确认的概念初始确认、再确认的概念 会计确认,是指某一交易、事项会计确认,是指某一交易、事项应否、如何和何时应否、如何和何时作作为一项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内容的过程。为一项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会计报表内容的过程。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包括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两个步骤。初次初次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是指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标准,是指对发生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标准确定其确定其是否是否为会计事项的过程。为会计事项的过程。需要注意初始确认中的需要注意初始确认中的“会计事项会计事项”概念。概念。(接下页)(接下页)3/20/2023
10、8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会计事项:企业会计事项:企业经济活动经济活动 中可以在会计上加以记录中可以在会计上加以记录的的交易交易、事项事项,称为会计事项。,称为会计事项。“交易交易”:与:与外界外界一切单位之间发生的每一项往来,一切单位之间发生的每一项往来,只要能够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记录和反映,都只要能够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记录和反映,都称为称为“交易交易”。“事项事项”:指发生在会计主体:指发生在会计主体内部内部、
11、可以用货币形式、可以用货币形式加以计量、记录和反映的内部经济活动。加以计量、记录和反映的内部经济活动。(接下页)(接下页)3/20/20239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会计会计再确认再确认,是指确定,是指确定如何如何将某一项目,正式列入将某一项目,正式列入某一会计主体会计报表的过程。某一会计主体会计报表的过程。与前所述,会计确认的过程,就是确定会计事项以与前所述,会计确认的过程,就是确定会计事项以及将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
12、。及将其列入会计报表的过程。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对某一项目的确对某一项目的确认需要认需要在时间上在时间上选择确认的基础选择确认的基础。3/20/202310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二)(二)会计确认标准会计确认标准 会计确认标准:是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可作为会计信息会计确认标准:是判断经济活动是否可作为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事项的要求和依据。系统中的会计事项的要求和依据。通常,会计确认的
13、标准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方面:通常,会计确认的标准可以参照以下五个方面:1可计量性可计量性 2可定义性可定义性 3可分割性可分割性 4可靠性可靠性 5相关性相关性(需同时符合)(需同时符合)3/20/202311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三、会计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一)会计计量单位(一)会计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是指会计计量:是指确定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对有关项目所产生的某项经济业务对有关项目所产生的影
14、响额的大小影响额的大小的过程。的过程。会计计量单位:指对计量对象会计计量单位:指对计量对象量化时量化时所采用的具体标准。所采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包括货币计量单位货币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劳动的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劳动的计量单位。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货币计量单位在货币计量单位在会计上可采用会计上可采用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两种货币计量单位。两种货币计量单位。(接下页)(接下页)3/20/202312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
15、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1.名义货币单位名义货币单位:定义: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定义:是指各国主要流通货币的法定单位。(对货币(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不做调整)购买力的变动不做调整)优点:优点:(1)符合)符合“币值稳定币值稳定”的会计假设;的会计假设;(2)可以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便于会计处理;)可以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便于会计处理;(3)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真实地)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能比较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可以简化计量手续,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以简化计
16、量手续,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缺陷:物价变动大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缺陷:物价变动大时,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信息。3/20/202313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2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定义:就是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水平定义:就是以各国货币的一般购买力水平或实际交换或实际交换比率比率作为计量单位。作为计量单位。(需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需对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做出调整)做出调整)优点:优点:这种计量单位的存
17、在这种计量单位的存在以物价变动为前提以物价变动为前提,能,能够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够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缺陷:缺陷:这种计量单位的调整换算过程比较复杂。目这种计量单位的调整换算过程比较复杂。目前只在前只在“通货膨胀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中应用过。中应用过。3/20/202314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二)会计计量属性二)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事项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会计计量
18、属性:是会计事项予以货币量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式。会计计量属性有以下五种:会计计量属性有以下五种:1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历史成本计价,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各项财产物资在购置时应当按在购置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物资如果发生减值,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物资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一律不得自行一律不得自行调帐调帐)(接下页)(接下页)3/20/202315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
19、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负债负债也需要按也需要按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价。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进行计价。优点优点:(:(1)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结果有助于各项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的检查与控制 (证据易取得、结果可验证)(证据易取得、结果可验证)(2)促使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促使会计处理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3)各期的会计信息能够保持可比)各期的会计信息能够保持可比 局限性:局限性:历史成本不一定代表资产现时的真实价值。历史成本不一定代表资产现时
20、的真实价值。适用:适用:一般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在物价变动不大的情况下使用。3/20/202316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2重置成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也称现行成本,是指如果在现时的生产力水平重置成本也称现行成本,是指如果在现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物价水平下重新取得或购建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将和物价水平下重新取得或购建相同或相似的资产将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会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在重置成本计量属
21、性下,不仅资产而且在重置成本计量属性下,不仅资产而且负债负债也可按照重也可按照重置成本进行计量。置成本进行计量。优点优点:在价格变动时,可以合理地确定资产的价值和在价格变动时,可以合理地确定资产的价值和 生产耗费的补偿。生产耗费的补偿。缺陷缺陷:现行成本确定比较困难,计量缺乏足够依据:现行成本确定比较困难,计量缺乏足够依据。适用适用:资产市场上无参考价时、债务重组时:资产市场上无参考价时、债务重组时3/20/202317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22、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出售某项资产所能获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出售某项资产所能获得的现金。如果忽略资产的出售费用,则公允价值得的现金。如果忽略资产的出售费用,则公允价值就是现行的市场价格。就是现行的市场价格。(现行市价、自愿交易金额现行市价、自愿交易金额或现行脱手价值或现行脱手价值)优点优点:现行市价信息利于决策现行市价信息利于决策 缺陷缺陷:未能:未能完全完全消除通涨影响消除通涨影响 适用适用:某些有价证券上的(投资或偿还)计量。:某些有价证券上的(投资或偿还)计量。3/20/202318新会计学原理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
23、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第二节第二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基本理论 4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 可变现净值,又称为可变现净值,又称为“预期可脱手价值预期可脱手价值”,是指在正常,是指在正常经营过程中,某项资产经营过程中,某项资产可期望可期望带来的带来的现金净额现金净额。优点优点:变现价值信息利于决策变现价值信息利于决策 缺陷缺陷:未能完全消除通涨影响、难准确确定:未能完全消除通涨影响、难准确确定 适用适用:短期内短期内将要出售的资产或将清偿既定数额的负债。将要出售的资产或将清偿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确认 与会 计量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