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打造音乐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细节打造音乐课堂.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注细节,打造有效音乐课堂 2010年01月07日作者:临平一小 吕 婷来源:教研室访问次数(234)次 论文摘要: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节,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教师的教学思想,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我们关注细节,首先要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细节,改造我们“惯常”的细节,删除“无效”的细节。我们打造有效音乐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慧心发现细节,尽心呵护细节,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教学细节 无效 有效 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
2、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可以是师生之间心灵互动,行为组合;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中学生对教学的瞬时反应 细节虽小,却能见微而知著。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和质量。我们要打造有效的课堂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 关注细节,首先要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细节,改造我们“惯常”的细节。 败也细节:课堂在无效中蹉跎。 杨再隋先生说过:“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浅的、迷茫的。”期待中的精彩课堂,会因为细节的疏忽而与我们擦肩而过。正是那些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教学细节,导致课堂碌碌无为,成为了师生心灵飞翔的桎梏,
3、让他们在有效课堂外徘徊,如: 细节1 无的放矢的聆听。 这是一年级的一节音乐课:当学生学完歌曲小青蛙找家后,教师让学生聆听二胡独奏小青蛙。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听着音乐“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音乐一起,学生就跟着音乐沸腾起来了,教室里只有学生乱跳和说笑的声音,哪还有音乐声呢?整个音乐聆听从头到尾都是学生在乱跳乱叫。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身音乐知识水平有限,教师在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仅仅让学生进行单纯的聆听,学生往往不知道教师让他们听什么。教师也没有讲清楚让学生听什么,做什么,怎样做,就让学生自由创编律动,没有作深入引导。表面上,气氛热热闹闹,学生学得开心,笑声不断;但这种快乐是浅层次,脱
4、离音乐的。这样无的放矢的聆听导致教学目标形同虚设,课堂的有效性令人生疑。 细节2 无病呻吟的感悟。 中国音乐教师杂志主编吴斌老师在关注音乐一文中强调:“作为学科,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培养,音乐就失去了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支撑点。”所以,音乐课不能忽视与回避音乐知识的传授,而应将情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发现、自省感悟中获取知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有时会抛开知识技能,让情感体验成为孤独的舞者。 曾看到一堂一年级的音乐欣赏课海上风暴,上课时授课教师让学生一共聆听了4遍音乐,还安排学生海上风暴的表演活动。(学生非常兴奋
5、,大声模仿海风的呼叫声且满教室地奔跑。)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都没有以音乐要素(力度的强弱对比)入手去引导,而重视:“从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你能讲一下音乐中的故事吗?”其实,本内容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聆听,用划线条的方式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并学会用打击乐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合作制造表现心中的大海声响。 课堂上,执教老师想把新课程理念带入课堂,但却迷失方向,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却把主要学习的知识敷衍而过。脱离了音乐学科的双基,只能是标签式的感悟,隔靴搔痒的浅尝辄止,矫揉造作的无病呻吟。 细节3 无动于衷的歌唱。 如一位老师上国旗国旗真美丽,指导学生演唱“飞上蓝天亲亲您”一句。教师情感投入百分百,要求学生演唱中
6、带有热爱祖国的情感,可是学生一直没有入情入境,也唱不出其中所包含的美感。教师反复提醒学生要有感情地唱,可学生还是无动于衷。于是,教师反复示范,强调要带上微笑,用温和柔美的声音来演唱。唱了很多遍,学生勉强达到了教师的要求。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教学其实也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低年级的歌曲教学中,怎样挖掘歌曲情感内容,指导学生“声由心出”,有效歌唱,才是音乐教师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细节4 无关痛痒的评价。 如一年级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 师:谁知道这条节奏怎么念? 生:跑跑 跑跑 | 走 哦 | 师:(极度热情地)“太棒了!你真了不起!大家一起夸夸她!” (伴随着富有节奏的掌声,
7、教室里响起了“棒棒你真棒!”的夸奖声。与此同时,教师还给学生的额头贴上“星星”。可是,教室的角落里有个孩子却在嘀咕:我也会念,这有什么了不起的!)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发展性评价:即不是简单地作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对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好在何方作出必要的解释,对不完善的地方给以适当的补充。但上例中评价细节,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概以脱口而出的“真棒”“很好”进行笼统地随意性评价,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促动,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随意应付的浮躁心态。 细节5 无所适从的反馈。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于是课堂上有了许多“另外的声音
8、”。面对这样声音,教师反馈的细节值得我们思索。 在一节音乐课上,当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几种打击乐器以及每种乐器的节奏型,让学生按照教师写的乐器和节奏型模仿练习,为歌曲伴奏。大部分学生按着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练习着,这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能用自己想的节奏进行敲击么?”“我觉得我想的节奏也可以为这首歌曲伴奏。”“我想换一种打击乐。”顿时班级很多学生七嘴八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则一脸尴尬,不知怎么说,不能说“不能用这种节奏型”,也不能说“不能换乐器”,只能含糊其词:“你们说得都可以,有时间我们到课外再去练习自己的节奏型,好吗?” 新课标明确强调:“在音乐课中,每
9、一名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音乐的各种活动,表达各人的情智。”教师没有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只顾按照教材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而把学生的“球”抛到了课外,课外谁还会去练习呢! 反思我们的课堂,还有多少无效的教学细节如萋萋荒草充斥其中:如辅助手段喧宾夺主,教学策略费时费劲,课堂指导顾此失彼,教学节奏张驰无度,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等等。教学中无效细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理念层面的,有操作层面的,有客观的,有主观的。我们要善于寻找最关键的因素,提高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古诗云:删繁就简二月花,我们要努力删除课堂教学无效细节,减少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干扰,提高教学效益。 成也细节:
10、课堂在有效中提升 有效的教学源于有效的细节。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综观名师的课堂,教学的大智慧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积淀而成。细节,见证智慧!细节,彰显魅力!细节,成就完美!细节看似“随心所欲”,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却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 所以,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设计细节、尽心呵护细节、真心体验细节,慧心发现细节,用心处理细节,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精心预设教学细节。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性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慧心设计。细节的设计缘于对教材、对
11、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从本质内涵上说,教学细节有文化层面上的教学细节和操作层面上的教学细节之分。我们预设教学细节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 1.有效备课。 教师要备好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细节,深挖教材,尽量使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适当、有效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在任务的设计中,应当始终关注教材元素的构成,始终遵循着设定的目标,这样任务的设计才能减少随意性,增强可靠性和有效性。 备课,备课 “备自己”。 这句经典的话出自特级教师刘德昌老师之口,仔细分析,确实如此。一个 音乐作品,最先要备的是自己。教师对作品的理解有多深,准备的教材有多充分,很大程度
12、上影响着学生的学。如特级教师吴瑶香老师对春雨蒙蒙地下作品的剖析,她的教学分成不同的雨,由听雨、看雨、读雨多个角度切入,把作品科学分成几个部分来学,通过情境的话过渡,使整堂课整首歌学得有效而有诗意;又如阿细跳月的执教者邬淑颖老师,她这堂课是一节教学容量很大的音乐综合课,很明显,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几乎与跳月相关的音乐都被收集起来了。当教师的教学准备做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这堂课无疑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此,深究教材,抓住教材的音乐特性,善于寻找不同教料的切合点,把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到教材分析和处理之中,这将成为备课的重中之首。 备课,备课“备学生”。 在教师对
13、教材有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备课,备课,备学生。何谓备学生? 即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重孩子的兴趣,生活体验,预设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学生的学为主导等等,这样的备课又称“学案”,它相对于“教案”而言,就是教师把教的目标、过程,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过程,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导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2 设计有效操作细节。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细节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1)教具的准备。 教具准备要按课的实际需求而定,不是为吸引眼球秀一秀,而是要为提高教学效益而服务。如某教师在执教一首4/4拍子的歌曲前,先准备了几个纸杯,然后
14、从两个杯子开始,请学生看着杯子打节奏,这样从复习2/4拍子开始,渐渐过渡到4/4拍子,由浅入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了4/4拍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从而更好地为学唱歌曲埋下伏笔,使歌曲的强弱处理一气呵成。 (2)教师的穿着。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的衣着有时也能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如一位老师上四年级杨柳青一歌,她身穿旗袍,合着音乐伴奏为背景,给大家介绍“江苏民歌”,让学生陶醉其中。这样的细节是美丽的。 (3)情境的安排。 特级教师吴瑶香在执教春雨蒙蒙地下一课中,学生是踏着优雅的步子,合着咏柳的民乐演奏版,手里还随音乐挥动着绿色的
15、丝带出场的。这样生动的细节安排一下子把所有的人带入了春的情境中去。 (4)过渡语的设计。 情意绵绵的导语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富有音乐美感的个性化指令让学生乐于实践。精彩的过渡语总能让课堂如行云流水,收放自如。因此,有许多老师在上课前对过渡语精心设计,再三斟酌。 练习的指令性语言:如“一 二 三 走 |”、“预备 0 | 开 始 |”、“再来 一次 |”、“很好 再来 |”这些指令加上眼神、手势将力度、速度、乐感、情感融合在一起,富有音乐性、示范性和感染力。 使用教学媒体的介导性语言:如“王子、妈妈、姑娘都在听牧羊人歌唱,大家都在听,我们也来听听”、“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过二泉印月,
16、激动地说只有跪着听才有资格,这样震撼人心的音乐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静静欣赏”、“让我们放慢速度合着琴声轻轻哼唱起来”这些介导语将媒体使用融入教学情境,自然默契,恰如其分,将学生的注意点直接指向媒体所传播的音乐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的细节不胜枚举。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的应景之作。那是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精彩设计。如果教师在预设中设计好这样的一个个细节,课堂教学可以预约更多的精彩。 (二)巧妙生成教学细节。 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过程。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
17、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1.一次自主的选择,唤起有效训练。 “学生是音乐学习的主人”,是一个十分深刻而带根本性的命题。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音乐课堂教学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就是说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必须重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杭州市天地实验学校某老师在音乐双语学习圣诞快乐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制作了并
18、列关系的课件,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画面和环节,作为本课的学习程序。学生发表意见说: 生1:我喜欢贺卡,想先阅读一下。(歌词的朗读) 生2:我要红色带耳机的那份礼物。(歌曲的聆听) 生3:我想看看绿色的那朵花。(英语版欣赏) 生4:我想打开圣诞树上的那个红色的鼓。(节奏感知) 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教师顺学而导,学生在愉悦和自主的体验中,既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也灵活地开展了教学过程。 当然,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有教育价值大小之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估和筛选,但也决不能置学生的问题于不顾。如果质疑归质疑,教学归教学,质疑和教学是“两股道上开的车”,课堂教学生成的机会便失之交臂。 2.一次多情境的音乐探究
19、,生发有效结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对于实现音乐教学的情感、技能、学唱等目标,有着明显的作用。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结论不是现成的,学生会有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校的某音乐老师曾设计过小鸡快跑一课,本课的学习将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的乐谱作为教材,通过小鸡出发、小鸡玩耍、小鸡遇难、小鸡得救、小鸡休息等情境的创设展开探究,通过聆听、讨论与变化,让学生明白音乐的旋律随着速度、情节、音区等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凸现音乐有着丰富的表现力。课即将结束时,老师问学生,通过
20、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 1“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同样的音乐,如果速度不一样,听上去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我知道了同样的音乐通过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故事”; 3“我懂得了排队踏步时要有精神、有节奏感”; 4“我明白了玩耍时要小心”; 5“我觉得小鸡在妈妈怀里休息很幸福” 与教师直接揭示规律相比,虽然多花了一些时间,却生成了一些重要的“副产品”,如学生知道了很多生活中的音乐也要正确地把握,如踏步时要踩着拍子前进能使队伍更整齐,如明白了生活的一些常识和亲情的进一步体验等,这些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非没有体验价值。更重要的是,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小感受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问
21、题的答案也不是只有一个,这恰恰是中国人传统思维模式中十分缺乏的思想方法。 3.一句巧妙的提炼,引领有效对话。 “对话”中,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孩子虽然幼小,却常常有让老师心灵震颤的时候。三年级教学世界和平这一课时,老师手捧小白鸽,传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对小白鸽说一句话。其实,老师设计的意图只是要求学生能在聆听完音乐后,知道小白鸽可以传递信息,联系友谊等,可有位小朋友却说:“你是世界和平的象征,希望你为我们带来和平。”教师没有料到三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从生命、世界、和平的高度理解小小白鸽这首曲子,因此,老师马上说:“是啊,世界的和平也要靠我们小朋友从身边
22、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保持和同学的友谊做起。”我们看到,正是这种平等的对话使“教学相长”。 4.一次偶发事件,激起有效体验。 在中小学音乐杂志中曾有这样一篇教育故事: 由于学校没有圆号,所以在教学法国号一课时,我出示了圆号图片,并给学生聆听了它演奏的乐曲片段,邀请学生模仿圆号发出的“嗡巴巴”的声音与我一同歌唱。孩子们沉浸在角色中,唱出整齐愉快的歌声。忽然,一个异样的声音传入所有人的耳朵。循声望去,原来是平时较调皮的一名小男生。只见他将卷起的书紧对着嘴用力地唱着,那表情得意极了。我本想说点什么,可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说。一遍歌曲唱完后,我故意严肃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把书卷起来唱歌?”所有同学都不做声
23、了,以为这下他可要落个“不爱惜书”的罪名。小男生起初有点怕,但还是大声地说“这是我的法国号!”“哈哈”学生都笑开了,我也忍不住露出笑容,对他说:“你知道吗?你这样发出的声音还真有点象法国号,你很有想象力啊!”听了我的话,他高兴极了,把他的“法国号”举得更高了,其他同学这时也纷纷开始效仿。眼看音乐书由长方体形成圆柱体,我急忙制止了,问同学们:“有没更好的办法?”有人说用图画纸模仿比较好,因为比较硬,于是,我马上发了纸,很快一支40多人组成的圆号队成立了。当我再次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歌唱时,嗡声嗡气的声音响满了教室。再看看孩子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小圆号手自豪的神情。还用多说什么?他们已经有了最好
24、的体验。 对于课堂上这样发生的一些偶发事件,经验不足的老师可能会手忙脚乱,仓促处置而留下不少遗憾。而敏感和富有实践智慧的老师会抓住这种细节,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良机,成为教学教育的生长点。 5一句幽默的话语,达成有效评价。 如果说一堂成功的课是一曲动人的交响乐的话,那么课堂评价语则无疑是这首乐曲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尤其是老师风趣幽默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我在上小青蛙找家结束部分时,播放着小夜曲,用温和的声音说:“夜 深了,小青蛙终于找到了妈妈,在妈妈的环抱里安静地睡去。”可是,一位小朋 友却在后面转来转去
25、,我笑着说:“听,还有一只调皮的小青蛙在翻身呢!”全班小朋友听了偷偷地笑。于是,每位小朋友都在仔细聆听这段宁静柔美的乐曲。我轻轻地说:“哦,小青蛙今晚一定会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你走时可千万别吵醒他哦。”小朋友们都会心地笑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小小的幽默,富有启迪的语言创设了一种尊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历练,心灵得到了放飞,对音乐的体验更为深刻。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到位,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追求教学的高品位。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精心去把握,去探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细节优势”,在细节中探索学习音乐的有效途径,实现师生间有效合作,体现情感和音乐的有效融合,使音乐课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有效教学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陶晓勇 周利利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 彭 钢 蔡守龙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雷 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