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之八 .doc
《高效课堂之八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课堂之八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2日(04 版暑期特刊教师) 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建构或推行新的课堂模式成了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到底要不要模式,如何建构与推行模式,则有不同的声音。那么统一课堂模式:要还是不要 【专家观点】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 韩立福 在观课研课的实践中,有一些教师经常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来给自己找依据,其实这是一句教学境界达到一定高度后,才能使用的话。目前,对于一些教师没有跳出单一化的“新授课”课型,在这种课上,教师没有学会智慧导学,学生也没有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此时,引用类似“教无定法”之类的话就不太适用。如果真正想要达到“教无定法”的教学境界,一般而言,必须
2、经历以下五步:第一是依靠模式,实现教学方式转型,将“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第二,依靠模式,实现角色转型,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学会智慧导学;第三,依靠模式,规范教与学的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四,超越模式,达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第五,不再依赖模式,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关于课堂教学要不要模式的问题,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来选择和确定。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开始阶段须依靠模式,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则应逐步超越模式,走向文化自觉。从课堂教学改革
3、与发展角度来讲,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是提升课堂教学品位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下面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来谈一谈如何使一所学校实现由“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的成功转型。 基于理念建构模式。学校要依据素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理论,结合学校多年积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在课改专家引领下,建构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在建构模式时要突出五个要素:一是明确学校教学理念,基于多年实践和认识,学校应理清教学理念;二是创新课型,建立多元课型体系;三是确定教师和学生在不同课型中的行动要素,或确定师生统一的学习要素,要具体到细节;四是明确师生采用的教与学工具名称与数量;五是构建学生成长目标,明确通过
4、本模式的实施,将培养什么样学生。 基于规范研发操作指南。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要对学校建构的基本模式进行全面而科学地诠释,并研发制定“教师导学行动操作指南”、“学生学习行动操作指南”和“学校课改行动操作指南”,具体明确在本模式系统中,教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学校教务、德育、科研等部门分别要做什么,各部门应承担什么样的新职责和任务,目的是规范教师和学生的操作行为。 基于转型分科研训模式。在建构模式、研发规范基础上,学校要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分科培训,并对相关基本模式和各种操作规范进行专题研讨和深度培训,重点研讨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运用模式,如何用教师操作规范来改变教师习惯性的传统教学行为;如何用
5、学生操作规范来改变学生以往被动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通过这种比较性分析和研究,就能够很快辨别出实施模式前后的行为变化,明确今后在该模式系统中的操作思路和行动方向。到这个阶段时,教师可以按该模式要求来备课和上课,开始进入实验研究阶段。 基于个性创建学科变式。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操作后,对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在此基础上,由教研组或备课组开展专题研究,建构基于学校基本模式基础上的、符合学科特色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亦称学科变式。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边实践边思考,边研究边提炼,逐步突出本学科的教学特色和个性。 基于实践优化课堂模式。教师采用学科变式实施教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合
6、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关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同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应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智慧导学艺术和水平,推动由“教师搭台师生唱”走向“师生搭台师生唱”,由“师生搭台师生唱”走向“师生搭台学生唱”,再由“师生搭台学生唱”走向“学生搭台学生唱”。 基于发展超越模式范型。在学校模式和学科变式引领下,课堂教学境界将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也会达到一定水平。学生的学科学习基本上无需教师的无间断指导,而达到了“可有可无”的境界。此时,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已经超越了学校模式框架体系。达到这个境界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无需用固定模式来规范学习行为,从而达到一种行为自觉。 (作者系中国教
7、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学校案例】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构建学导型思辨课堂模式赵万科 为探索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请有关专家上门指导,实践性地提出了“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学导型思辨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学习。 学导型思辨课堂 学导型思辨课堂教学模式由三种课型、五个环节和三张评价单构成。三种课型即问题
8、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三个评价单即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三种课型的构建经过全校师生反复研究、对比、借鉴,主要基于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对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体现及我校学生兴趣不浓、状态不佳、巩固率低下的状况。 在这三种课型中各有五个环节。 “问题生成学导课”:一是情境引导,激发欲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二是自主学习,结构预习。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课前教师要发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学生结合此单的内容进行预习,主
9、要是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导。三是问题发现,小组评价。组长组织成员互批互改,发现学生通过自学而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每个成员的成果进行评价。四是组内展示,合作探究,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进行成果展示,围绕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五是归纳共性,生成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反馈给教师,教师结合预设的问题和学科生成的问题制作“问题解决评价单”。本课型的核心要素是充分预习。 “问题展示解决课”:一是问题引领,合作学习。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围绕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
10、逐组巡查,如发现讨论不积极、不热烈的小组,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二是小组展示,生生质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内派出代表进行问题展示。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问题展示形式要灵活多样,尽量满足学生的展示需要。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及时点拨提升,给予评价。三是师生质疑,拓展延伸,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难点进行延伸拓展,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
11、疑、补充。四是问题训练,评价指导,教师针对小组展示出现的重大问题,采用典型例题进行巩固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五是归纳总结,知识升华。每个小组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思维活跃,方法多样,能力提升。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知识更加条理、系统、完善。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打破陈规,敢于异想天开,向书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权威挑战,真正让课堂成为学堂。课后教师结合“问题展示解决课”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达三维目标的问题制作“问题拓展评价单”。 “问题拓展提升课”:一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前发放“问题拓展评价单”,教师要以问题形式创设情境,直入主题。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
12、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二是小组拓展,总结归纳。小组根据教师引出的问题进行联想、拓展,把本章节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规律。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三是问题训练,合作评价。通过“问题拓展评价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四是关键问题,师生共探。小组内还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全班作出展示,教师适时引导、点拨、修正,通过师生共探使问题得以解决、知识体系得以完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五是归纳总结,体验成功。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主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快乐。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对学生不作严格要求,既要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效课堂之八 高效 课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