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录井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岩性.doc
《地质录井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岩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录井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岩性.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质录井过程中容易混淆的岩性摘 要在地质录井过程中,岩性的辨别对于判断和分析地下岩石性质、特征和含油气情况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环境多变,特别是环渤海湾地区,地下断块星罗棋布,地质构造毫无规律可言,以及PDC钻头钻井过程中和泥浆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更直观的岩性变的更加难于判断了,然而更难的是相似岩性在这种情况下的辨别。本文就录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似岩性做一些辨别说明。关键词: 岩屑 岩性前 言地质录井是油气层(藏)发现的最重要手段,可以说离开了地质录井,就很难有所发现。而对于岩性的判断是地质录井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如果岩性判断能够及时准确,那么对于发现、保护以及开发油气
2、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有许多岩性具有相似性,容易引起混淆,那麽以下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几点辨别方法。一直接观察及现场化学试验法泥岩类1. 碳质泥岩与煤炭碳质泥岩大多是以黑色、灰黑色为主,成分以各种粘土矿物为主,含碳质,性脆、较硬,点火可燃,有沥青质味,成岩性较好,岩屑呈片状及块状,微污手。图1.煤炭煤炭是以黑色、褐色为主,成分主要以碳质为主,性较脆,中硬,点火可以燃烧,且有煤烟生成,呈片状及块状,断口平整、有反光,容易污手。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生物碎屑。通过比较就可以看出,虽然碳质泥岩与煤炭在颜色和外貌上相似,但是最大的区别就是,成分不同,煤炭点燃有煤烟、并且煤炭断口有反光
3、。2. 灰质泥岩与石膏质泥岩灰质泥岩以灰色、灰褐色为主,性软,成岩性差,直照成暗黄色。与5%稀盐酸反应强烈,反应后纸上留下生物残渣。石膏质泥岩以灰色为主,少见灰白色斑块。少含石膏,且分布不均。性较软,吸水,易膨胀,微造浆,成岩性较差,岩屑成团块状。在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岩性不容易混淆,灰质泥岩有荧光,且能与盐酸反应。而石膏质泥岩没荧光,不能与盐酸反应,但是有时在泥浆的影响下,石膏质泥岩也会与盐酸反应,这时就要仔细照荧光,在与临井做对比。3. 页岩与油页岩图2. 页岩页岩主要以灰色、灰褐色、棕褐色为主,成分以各种粘土矿物为主,惨有各种碎屑和化学沉积物。层里厚度小于1cm,具有明显的页里构造,页面光
4、滑平直,具有充填物,水中浸泡后不变软,无可塑性。油页岩多为灰褐色、褐色、黑色为主,成分以各种粘土矿物为主,层里厚度小于1cm,具有明显的页里构造,岩屑页理较发育、清晰,页面平滑细腻,岩屑呈块状及片状,有的油页岩页面有挠性或弧度,不平直,页面上有明显的生物碎屑。水中浸泡后不变软,无可塑性,可燃烧,燃烧时具有油味,荧光为暗黄色。页岩与油页岩有时候,在录一口井时,会同时出现,毕竟它们都属于泥岩类,所以这两种岩性有时会判断错误。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油页岩可以燃烧,页面上有明显的生物碎屑,并且大部分油页岩成褐色,并且有荧光。4. 玄武岩与黑色泥岩玄武岩为基性喷发岩。颜色常见黑绿色及灰黑色,成分以斜长石为主,
5、以斑状结构和无斑隐晶质结构为主,有杏仁、气孔构造,充填物多为碳酸盐类。物理性质致密坚硬,具有裂缝性,与盐酸不反应。然而风化后的玄武岩,因为与泥浆混搅与5%的稀盐酸也起反应,这时候就要谨慎判断了,一看有 无荧光,二看临井地层。图3.玄武岩黑色泥岩以黑色为主,属于生油岩,成分以各种粘土矿物为主,质不纯,含生物碎屑,性脆,中硬,成岩性较好,岩屑呈片状及块状。这两种岩性唯一的相似性就是颜色,然而玄武岩风化后在泥浆的影响下,就不容易辨别了,风化后的玄武岩在泥浆的影响下,性软,成岩性差。而黑色泥岩性脆,成岩性好。灰岩类1. 生物灰岩与白云质灰岩图4.生物灰岩生物灰岩颜色主要以灰色、浅灰色及棕褐色为主,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录井 过程 容易 混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