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知识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知识点 背历史不是简洁地把一本书从头背到尾。这种做法使自己脑海中一堆历史学问,却没有一个清楚的结构体系。要避开这种状况,在复习一本书时,就应从书目起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学问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学问点【一】 (1)生产工具的进步 商周时期: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在农业中起先运用铁制农具,有铁锄、铁斧等,并起先运用牛耕,战国时铁器更普遍,牛耕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运用桔棵来浇灌农田。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两汉时期,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
2、具。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碎土用的犁壁;西汉农学家赵过独创播种机械楼车;犁耕法除耦犁外,二牛抬杠式耕作方式东汉时已传到珠江流域;一牛犁耕作方式也已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曹魏的马钧独创翻车。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纳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等农具。 (2)古代农田水利建设概况 夏商周: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春秋战国:春秋时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纳桔槔浇灌农田;吴国开挖古江南河沟通苏州和扬州间的水道,是中国开挖最早的运输河,开挖邗沟沟通长江河淮河水系。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西汉:六辅渠、白渠;西
3、北修建坎儿井;江准、江汉修治自然陂池;东南排水筑堤,变淤地为良田;汉武帝治理黄河。三国:曹魏在淮河流域修复了很多渠堰堤塘;蜀国在都江堰设置堰官进行维护。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浇灌。隋炀帝在历代运输河的基础上,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输河。大运输河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输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还创制了新的浇灌工具筒车。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元朝政府先后修治、会通河和通惠河。连接原有运输河,将海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贯起来
4、。大运输河从杭州到大都全长三千余里,是当时南粮北运的重要水利枢纽。 (3)耕作技术的提高 浇灌技术:各朝代都特别重视水利浇灌工程的兴修,春秋时期的桔椽、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门豹渠,两汉时的浇灌渠、自然陂池、坎儿井,隋唐时期的大运输河、筒车等都是先进的浇灌技术或的浇灌工程,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 耕作和管理技术:商周时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两汉时期在运用二牛抬杠式耕作方法基础上又独创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驾驭了水稻育秧移植等技术,并总结了刚好收割、优选种子的管理阅历;隋唐时期普遍推广“圩田”和两年三熟耕作制,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放火烧山,开垦山地
5、的现象也许多。 (4)农作物品种增多 商周:黍、稷、麦、稻、豆五谷。西周时农作物种类增多,包括后世大多数农作物都有种植。两汉:农作物除粟、黍外,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也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东汉时已有双季稻;汉水流域稻麦轮作,一年两熟。西域的葡萄、石榴、首蓿、胡豆、胡瓜、胡麻等接连移植内地。魏晋南北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也是重要产粮区。隋唐:江淮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两宋:北方的粟、麦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江淮地区;棉花的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南宋时棉布渐渐代替麻布成为人们
6、主要衣被原料。元朝:农作物品种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清朝: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学问点【二】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嘉奖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 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 两汉时期,刘邦实行养精蓄锐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激励农耕。刘秀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吩咐,减
7、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复原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重视爱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接着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嘉奖农耕的政策。 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夫得到肯定的土地。 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夫得到肯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激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主动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沟通。 元朝设置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明朝明太祖实行激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夫的负担。 清初政府激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
8、亩”和“地丁银”制度。 历代封建王朝还大力推广推行嘉奖垦荒政策,在肯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过度的开发对生态造成了肯定的破坏。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在肯定程度上减轻了农夫的负担。保证了农夫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夫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满是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缓和了社会冲突,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原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学问点【三】 第十五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1、罪恶的“三角贸易”:(1)背景:美洲印第安人人口锐减,种植园主急需黑人劳动力。(2)线路:从欧
9、洲动身到非洲,俘获黑人运往美洲出卖,然后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3)时间:持续了三百多年。(4)影响:非洲丢失了近亿精壮劳力,给黑奴带来了凄惨的命运;血腥的资本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开拓以后,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但英国人青出于蓝,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3、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4、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起先于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2、“三角贸易”是指奴隶贩子从欧洲动身,到非洲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贩卖,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以此获得暴利。 第十六
10、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大张旗鼓的民族大起义,其中有一位的女英雄叫章西女王。 2、在南美的解放运动中,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3、19世纪以前,最早在拉丁美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是葡萄牙。 第十七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836-1848年,英国工人为了取得普选全而掀起了宪章运动,颁布了政治纲领人民宪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1844年,德国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1848年发表宣言,标记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
11、分。 4、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解放而斗争。 5、1871年3月,法国巴黎的工人起义,反对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倒戈,对内人民,并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这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大尝试。 6、为了纪念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和狄盖特创作了国际歌。 7、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第十八课:美国南北斗争 1、背景(缘由):南北经济制度的冲突特别尖锐,双方围绕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南北方之间的冲突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1861年主见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就任美国总
12、统。 3、内战爆发;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斗争爆发。 4、进程:(1)斗争初期,北方军事上一再失利。(2)扭转战局:在南北斗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为北方的成功奠定了基础。(3)结果:1865年北方获得成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5、意义: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建了条件,是美国历的其次次资产阶级革命。 第十九课:、日本的历史转折 1、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需出钱赎买这块份
13、地。 2、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历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驾驭实权;外国力力入侵。 4、1868年,以武士为首的日本改革派了幕府的统治,明治天皇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心集权;经济上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化。史称“明治维新”。 5、“明治维新”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历史学问点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