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课件.ppt
《道家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家的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道家美学思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的道是一种无形无相,不可名状的本体,但在无形无相的道中却又蕴含着有形的天地万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可遇而不可视,可知而不可触。“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道不可闻,闻而非也;到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家美学思想与儒家美学思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对立的成分,如果说儒家美学的主体是以“仁”为核心的“善”为美,那么道家美学中则是以“道法自然,自然而然”的“真”为美。儒家提倡“仁学”,讲究“礼”,而道家则认为“礼”是一切祸乱之根源,主张取缔一切所谓文明的“礼”,实行无为而治
2、的思想,要顺其自然,不要认为的干预。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儒家思想是以入世的“仁、孝”为出发点进行思考,而道家是以超世的宇宙智慧来思考。因而儒家是古道热肠,道家是冷心静智。道家思想强调事物运动的辩证统一,认为事物运动总是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同时,这种转化又是循环往复的,就如同四季更替自然规律一样的循环往复。在对待既定目标的实现方法上,儒家强调直接的直线式的奔向目标,而道家则是选择逆向式思维,从相反的方向走向目标。即“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儒家强调以文饰之礼和守礼之仁的有为治国平天下,而
3、道家则强调去礼、去名、去奢、去欲的无为而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体现在他的哲学思想中的。他不同于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家、人的基本单位的经验出发,而是从宇宙一切的最高点“道”的规律看待和思考一切。追求无限的、永恒的美,而不是有限的、短暂的美。老子美学中直接涉及到美的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此处老子所言之美皆为现世之美,是相对的辩证之美。老子并不是主张追求现世之美,避免现世之丑,而是要超
4、越现世的美丑,追求真正之美。何为真正之美,从现世之美来看,真正之美是虚空之美,是无之美,而非有之美。“三十幅,共一榖,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固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车、器、室正是因为有了虚空之处才成其为车、器、室。从道的高度来看,真正之美即大美,大美无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实际上,老子所认为的无音之声,无形之象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极高的忘我境界。是一种无饰之饰或无适之适的境界。理想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为腹不为目”。在老子看来,现世的东西相对于
5、道而言都是渺小的,人的审美不应当受固于现世之美,否则将会失去人的本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因此,老子的思想是以超世、理智、计算、辩证为特征,是一种被悠久的历史和无情的社会铸造出来的冷酷的智慧之心。他的美的理想则是表现为超世的圣与智,是得天道的平、淡、素、朴。庄子美学思想 如果说老子是道家美学的奠基者的话,庄子就是道家美学的集大成者。同时,庄子还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孔子的仁思想。不过他的仁是自然而然之仁,而不是特意追求之仁。例如,“道泽及万物而不为仁”,即道不特意追求仁却实现了仁,使万物受到了恩泽。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也就是道家所追求的“无为而无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家 美学 思想 儒家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