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法用量幻灯片课件ppt.ppt





《中药用法用量幻灯片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用法用量幻灯片课件ppt.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用用量量与与用用法法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2、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烊化等不同要求)。2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
2、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一、剂量一、剂量(一)剂量的含义:(一)剂量的含义: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用药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即相对剂量。3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二)计量单位(二)计量单位:1、古代重量单位:铢、两、钱、斤。、古代重量单位:铢、两、钱、斤。2、古代度量单位:寸、尺。、古代度量单位:寸、尺。3、古代容量单位:合、升、斗。、古代容量单位:合、升、斗。4、古代较粗略计量
3、方法:、古代较粗略计量方法:(1)刀圭:量药末专用量具,刀圭:量药末专用量具,1刀圭约刀圭约0.1方寸方寸匕。匕。(2)方寸匕:古尺一寸见方的药匙。)方寸匕:古尺一寸见方的药匙。(3)撮:三指撮取的量。)撮:三指撮取的量。(4)枚:个数。)枚:个数。4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明清以来,普遍采用16进位制现进位制现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在我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1两两=
4、30g1钱钱=3g1分分=0.3g1厘厘=0.03g5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三)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三)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剂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临床运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因素外,还应考虑
5、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因时制宜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6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1、药物方面、药物方面:(1)药材质量:)药材质量: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优者药力充足,用量勿须过大;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质次者药力不足,用量可大一些。(2)药材质地:)药材质地: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无毒药一般用量为量为310g。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金石、贝壳类质重的药物量宜重。无毒药一般
6、用量为般用量为1030g。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鲜品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一般用量为3060g7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3)药物性味:)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用量可稍重;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用量则宜轻。用量则宜轻。(4)有毒无毒:)有毒无毒: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无毒者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有毒者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8在整堂课的教学中
7、,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马钱子:内服剂量,马钱子:内服剂量,0.3-0.9g。樟脑:内服剂量,樟脑:内服剂量,0.1-0.2g。蜂房:内服剂量,蜂房:内服剂量,1.5-3g。(散剂)。(散剂)蟾酥:内服剂量,蟾酥:内服剂量,0.015-0.03g。轻粉:内服剂量,轻粉:内服剂量,0.1-0.2g。砒石:内服剂量,砒石:内服剂量,0.002-0.004g。9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
8、确雄黄:内服剂量,雄黄:内服剂量,0.3-0.9g。硫黄:内服剂量,硫黄:内服剂量,1-3g。胆矾:内服剂量,胆矾:内服剂量,0.3-0.6g。瓜蒂:内服剂量,瓜蒂:内服剂量,0.3-1g。甘遂:内服剂量,甘遂:内服剂量,0.5-1g。大戟:内服剂量,大戟:内服剂量,0.5-1g。(散剂)。(散剂)芫花:内服剂量,芫花:内服剂量,0.3-0.6g。10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巴豆:内服剂量,巴豆:内服剂量,0.1-0.3g。牵牛子:内服剂量,牵牛子:内服剂量,1.5-3g(散剂)(散剂)乌头:内服剂量,乌头:内
9、服剂量,1-2g。麝香:内服剂量,麝香:内服剂量,0.06-0.1g。牛黄:内服剂量,牛黄:内服剂量,0.2-0.5g。珍珠:内服剂量,珍珠:内服剂量,0.3-1g。1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2、应用方面:、应用方面:(1)方药配伍:)方药配伍: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一般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略小。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为重。药时为重。(2)剂型:)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多数药
10、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能完全溶解,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时的服用量为重。12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3)用药目的:)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于消积、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槟榔,用于消积、行气、利水,其用量为行气、利水,其用量为615g。再如洋金花,。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每日量不超过1.5g,
11、但若用作麻醉药,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牵牛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牵牛子,有泻下之功,若用量轻,则通便导滞;子,有泻下之功,若用量轻,则通便导滞;用量重,则峻下逐水。用量重,则峻下逐水。13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3、患者方面:、患者方面:(1)年龄大小:)年龄大小:小儿、老人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有小儿、老人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由于小儿身体发育所不同。一般来说,由于小儿
12、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尚未健全,老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对青壮年的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对青壮年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用药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使用。使用。14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2)性别:)性别: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
13、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不宜过大。15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3)其他:)其他:体质强弱的不同。体质强壮者,体质强弱的不同。体质强壮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强,用量可稍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强,用量可稍大;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力大;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宜轻(尤其是攻邪药)较弱,用量宜轻(尤其是攻邪药),即使是用补虚药,也应从小剂,即使是用补虚药,也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16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
14、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病程长短的不同。新病对患者正病程长短的不同。新病对患者正气的损伤尚小气的损伤尚小,患者对药物的耐,患者对药物的耐受力还较强,用量可稍大;久病受力还较强,用量可稍大;久病患者多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已患者多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已较弱,用量宜轻。较弱,用量宜轻。17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病势轻重的不同。病情急重者,病势轻重的不同。病情急重者,用量宜重;病情轻缓者,用量宜用量宜重;病情轻缓者,用量宜轻。若病重药轻,药不能控制病轻。若病重药轻,药不能控制病势,病情会发展加重;
15、若病轻药势,病情会发展加重;若病轻药重,药物也会损伤正气。重,药物也会损伤正气。18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职业、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体力劳动者的腠理一般较脑力劳动者致密,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动者致密,使用发汗解表药时,对体力劳动者的用量可较脑力劳对体力劳动者的用量可较脑力劳动者稍重一些。平素嗜食辛辣热动者稍重一些。平素嗜食辛辣热烫食物者,需用辛热药物时,用烫食物者,需用辛热药物时,用量可稍大,反之则宜小。量可稍大,反之则宜小。19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
16、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此外,确定药物的具体用量时,此外,确定药物的具体用量时,还应当注意季节、气候、居处环还应当注意季节、气候、居处环境等自然条件,做到境等自然条件,做到“因时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地制宜”。20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二、中药的用法二、中药的用法 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用法,指中药的应用方法,内容十分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中药容十分广泛。这里主要介绍中药的给药途经、应用形式、煎煮方的给药途经、应用形式、煎煮方法和服药方法。法和
17、服药方法。2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一)给药途径:(一)给药途径: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中药的传统给药途径,除口服和皮肤给药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两种主要途径外,还有吸入、舌下给药、粘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膜表面给药、直肠给药等多种途径。本世纪本世纪30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年代后,中药的给药途径又增添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了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穴位注射和静脉注射等。临床用药时应怎样选择给药途径?射等。临床用药时应怎样选择给药途径?首先应考虑各种
18、剂型的特点,以充分发挥首先应考虑各种剂型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其优势。其次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其次还需注意病证与药物双方对给药途径的选择性。的选择性。22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二)应用形式:(二)应用形式: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无论从什么形式给药,都需要将药物加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工制成适合医疗、预防应用的一定剂型。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传统中药剂型中,有供口服的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剂、散剂、酒剂、滋膏剂、露剂;供皮肤用的软膏
19、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的软膏剂、硬膏剂、散剂、丹剂、涂擦剂、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浸洗剂、熏剂;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药条、酊剂等等。条、酊剂等等。本世纪本世纪30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年代研制出了中药注射剂,以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后又发展了胶囊剂、冲剂、气雾剂、膜剂等新剂型。其具体内容可参见新剂型。其具体内容可参见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23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三)煎煮方法:(三)煎煮方法: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的类别有关外,还与制剂
20、工艺有着密切关系。外,还与制剂工艺有着密切关系。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用的剂型,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效,医生应将汤剂的正确煎煮法向病家交待清楚。病家交待清楚。24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而问题的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所提出的问题也很明确1、煎药器具:、煎药器具:(1)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砂罐。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因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且导热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用法 用量 幻灯片 课件 ppt

限制150内